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三农”工作部署总体格局基础上,将深化农村改革贯穿全篇,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持续、四个着力”。文件特别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那么,当前“三农”领域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文件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乡村全面振兴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在四架苏-35S战机的全程挂弹护航下,1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访中东两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普京在24小时内访问两个国家,堪称“闪电”出访。普京的助理尤里·乌沙科夫表示,这是一次工作访问,普京首先与沙特王储会谈,然后前往阿联酋进行工作访问。
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言,涉外法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中国网《见智》专访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建设的最新重要讲话,为读者提供专业学习参考。
近日,中国在多场外事活动中密集阐释本轮巴以冲突的中方立场。"人道主义"“停火止战”“两国方案”等成为本轮巴以冲突中方立场的高频词汇。如何理解本轮巴以冲突以来的中国立场?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被长期漠视的原因何在?
即便新晋总统米莱的涉华言论过激,但阿根廷的对华政策也不是能被轻易推翻的,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他们需要大规模对华出口农产品,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符合阿根廷实际需求和自身利益。我相信米莱也许会调整对华政策,但不会拒绝中国。
这是一次中美关系处于关键阶段的重要会晤,也是习近平主席时隔六年再次访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的会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中国网《见智》专访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兴杰,为读者更全面理解本次中美元首会晤提供专业视角。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中美之间的元首外交更是重中之重。习近平赴美之行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广泛关注。
11月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当前,中澳两国已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阿尔巴尼斯总理此次访华,是中澳关系的一件大事,中澳双方正站在 “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携手合作向未来”。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以下简称“八项行动”)。为全面、准确理解八项行动,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新趋势,中国网《见智》栏目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此重大节点发布白皮书有何深意?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哪些实践成果?为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这场突袭何以成行?接下来事态将如何演化?又会对中东安全局势带来哪些影响?《见智》栏目专访中央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副教授、以色列海法大学亚洲研究系博士后丛培影,为读者更全面理解该事件提供多一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