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拍摄的天安门广场鸟瞰图
建国十年保密照片 作为原始材料
还原这张1959年城区地图的过程非常艰难,其中制作地图采用的原始资料是1959年摄影的黑白航片,这些航片来之不易。
该中心负责人马主任向记者介绍取得航片的经过:“因为当年的航拍是保密的。我们的片子也都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但是感觉历史跨度不够,因为那时已经改革开放了,包括旧城墙和一些王府都已经拆掉了。”所以专家们便开始搜集上世纪50年代的航拍图。
今年3月份,测绘院偶然得到了一批在1959年春天,为了准备当时建国十年大庆而拍摄的航空照片。“这些照片不论是清晰度、比例尺寸,还是图片的内容,都非常符合测绘工作者的要求。”范工对记者说,“看到当年航拍的片子一张张地放在那里,那些保存完整的城墙,一片一片的老四合院,每个老北京人都倍感亲切。于是就非常想把它们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图,这样不仅保存了历史片,再现北京1959年的原貌,对我们这些老北京人来说,也是一种纪念。”
拼接修正“倾斜”照片
虽然只有120多张航拍图片,但把它们无缝拼接成一张1:2000的影像图,专家们遇到的最大技术困难包括两点:色彩修饰和拼接修正“倾斜”角度。
在制作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他们手中的100多张航拍照片,虽然画质很好,但是要变成真正的影像地图,还需要很大的修改。因为航拍的照片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且由于拍摄的时间不同,画面上也会有明暗的差别。专家们首先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把过去航拍照片的倾斜角度调成了制作影像图所需的水平角度,并努力使画面的明暗程度达到了一致。
然后就要将这100多张改好的照片拼接在一起。“现在的二环路就在城墙的位置。”范工介绍,由于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原来的坐标没有了,而过去航拍的照片又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要通过电脑软件,将原有带有倾斜角度的中心投影逐一找到新坐标,引入到每一个点,拼接成全部垂直投影,既清晰又准确。由于摄影资料年代久远,影像的匀色和拼接非常困难,经过了多次的尝试和修改,最终完成了北京旧城护城河范围内120多幅1:2000的无接缝影像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