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作品网络联展:郭晓冬个展《二七塔影》
前 言
“用极其简单的照相机把一座塔的神秘、一个城的繁华、一个人的强烈主观意识链结得天衣无缝”。《二七塔影》让人读出晓冬先生创作心智里的“巧”。
就《二七塔影》的创作心态,晓冬先生说,二十年前,18岁的自己因毕业分配来郑州。第一次见到了二七塔,塔是巍峨、庄严的,每次经过都要仰望二七塔。随着二七商业圈的繁荣与掘起,63米高的二七塔在周边林立的现代化气派大厦重围下矮了、老了甚至被淹没了。站在二七广场二十多层的大厦房间朝下俯瞰二七塔,这还是当年心里的二七塔吗?塔虽然被商业的建筑群包围挤压,但在四周建筑大理石墙面上,商店的橱窗玻璃上,路过的汽车光滑车体上,基至夜色下地面上水中,二七塔的镜像与倒像无处不在。塔所承载的纪念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塔的那份高昂却渗透在广场每个角落,对塔那份崇敬却刻在了所有到过二七塔下人们的心里。
政治点化、激活商机,商业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朝前迈进,世界各地许多地标性建筑,在释放丰富的神秘色彩、寄托人们的心志情怀的同时,也兼容了太多的商业卖场。然而,人们心里的兼容空间局限性在扩容、延展之前,渗透、吞噬和包容的过程是极其矛盾的,如同北京曾经风行过一阵“老胡同保卫战”,对于这样一个属性太多的问题,进步的时代会给后人更多的历史交代。对于一个拿相机照相的究竟能解决了多少,只要用心尽力地纪录下了进程,昭示了更多的觉醒,明天的史志上,就会有您影像存在的一席之地。
问题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摄影人应该这样去做,去拍摄出不朽作品,去把社会向前走留下的脚印、百姓心态的变迁通过照相这种最没有意识色彩、最机械直接的本质手段留给明天,让后人在读图中能够找到对我们的今天注解和佐证。也许现代的PS、三维术让不少人不着急,包括我们也受到冲击和感染。
第一次看到《二七塔影》印象不太深。当看到一组50多幅塔影时,让我们的记忆立即能检索到照片里映照的每个角落的实际存在。晓冬先生说,这套片主题酝酿、现场观察的时间很长,真正拿相机拍只用了不足两天,片子是一次拍成,没有用二次曝光和二底合成,因为二七塔的影子在二七广场和周围的建筑上随处可见,影像太丰富了,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的确用手段现在是能克隆出1万个爱因斯坦,但能复制出一个大科学家吗?对于这样一个属性不太多的问题,也许现在还没有人勇敢地挺身而出,未来会有吗?同样,对于未来影像术,能不打折扣地还原出值得未来人考证的今天事物的毛孔吗?
激情点燃灵感,细心创作震撼;给今天留影,让明天看图。《二七塔影》让照相的人领略了照相的真实纪录性所高人一筹的骄傲。
龙邦 阿舰
2007.01 于北京 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