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 片>>国际字号: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2007诺贝尔文学奖[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10-12  发表评论>>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获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
 

人民网文化频道北京10月11日电 据诺贝尔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10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小说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她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给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理由是“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1962年,她推出《金色笔记》奠定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后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

莱辛的主要作品包括《青草在歌唱》(1950年)、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金色笔记》(1962年)、《幸存着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

详细介绍: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莱辛1919年10月22日生于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青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大约从六十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七十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着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年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嘉霖
1   2   3   4   5   下一页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相关新闻
-法兰克福书展:“只有中国热衷谈诺奖”(图)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传奇:从流浪少年到科学家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中国交往密切(组图)
-德国科学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组图]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两家[组图]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组图]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昵 称 匿名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