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规委获悉,目前本市中心城已建包括海淀区海淀公园、朝阳区太阳宫公园在内的24个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344.3万平方米,可容纳160.1万人。
根据《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今后中心城每年要完成20-30处应急避难场所、各新城每年完成3-5处应急避难场所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所有大型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场所规划
人均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
避难场所的用地一般分为紧急避难场所用地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用地。
紧急避难场所用地应平坦,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并配备自来水管等基本设施,以满足临时避难及生活需要。紧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标准为1.5-2.0平方米,长期(固定)避难场所人均用地(综合)面积标准为2.0-3.0平方米。但考虑到一些地区,尤其是四个老城区的实际用地情况,紧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可以略低一些,但最低不应少于1.0平方米。
长期(固定)避难场所除划定棚宿(居住)区外,还要有较完善的所有“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配套建设应急供水、应急厕所、救灾指挥中心、应急监控(含通信、广播)、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用房、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备消防器材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洗浴设施,设置应急停机坪。
服务半径
最快步行5分钟到达
考虑到紧急避难场所距离住宅区较近的特点,服务半径定为500米,即步行5-15分钟内到达为宜。考虑长期(固定)避难场所主要为城市公园、区级公园、大型体育场、学校操场(有400米跑道)的特点,服务半径定为2000米-5000米,即步行0.5-1小时内到达为宜。
场内道路
至少2条以上疏散道路
为保证灾后救援车辆的正常行驶要求,避难场所(公园绿地等)内的主要道路的宽度应不低于3.75米(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宽度)。另外,要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难场所进行无障碍设计,保证全部用地无障碍化——坡道化。还要根据残疾人、老年人等需要帮助群体的特殊生活需要,安排无障碍洗手间或专用厕位。
同时,紧急避难场所应设置2条以上疏散道路,长期(固定)避难场所应设置4条以上疏散道路(要安排在不同方向上)。另外,参照一般防火通道的有关宽度标准,紧急避难场所的道路宽度不小于3.5米,长期避难场所疏散道路的宽度不小于15米。
名词解释
应急避难场所
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用地,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或地震后相关设施可以进行相应功能转变,储备应急物资,设置标识,能够接收受灾市民疏散避难,并确保避难市民安全,避免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和火灾等危害,以及方便政府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主要包括公园、绿地、体育场、操场、广场等室外开放空间。
管理要求
地震发生时应无偿开放
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单位),要按照规划要求安排所需设施、应急物资,划定各类功能区,并且设置标志牌。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等要经常对避难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完好,以保证其在发生地震时能够有效利用。已确定为避难场所用地的,不论是何类何等,在地震发生时,有关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单位)均应无偿对受灾群众开放。(记者蔡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