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0日,中国选手郭晶晶(右)/吴敏霞在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后向观众挥手致意。 新华社发
2008年8月13日,中国选手秦凯(右)/王峰庆祝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 新华社发
少说多做--《爱拼才会赢》
中国跳水队盛产明星,然而,大部分跳水精灵在跳水池之外的故事却是少而又少。因为周继红始终在队伍中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坚持认真严肃的科学训练,而不是夸夸其谈。
在训练局,跳水队永远是最早起床的队伍,去训练局的第一班班车上就有他们,最后一班班车接的也是他们。有人做过统计,跳水队员每天在水上、陆上的训练课中至少要翻300多次跟头。
200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中国跳水队只有4块金牌入账,一时间“把老底吃光了”、“已经全面落后”等批评铺天盖地。这时,跳水队没有解释,而是默默承受并以此为动力,提出“没有梦之队,只有拼之队”。于是,有了雅典奥运会的6金,更创造了北京奥运会的7金纪录。
跳水队是参加比赛次数较多的队伍,他们注重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发现问题,在日常训练中解决问题。
即使是在训练中,队员也竞争,咄咄逼人的小将会给名将“难堪”;二线队员会刺激主力,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小标题)精雕细琢--《DA师》
“不在夹缝中死亡,就在两难中诞生。”
对于中国跳水来说,在难度和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就是胜利。
近年来国外运动员依靠难度试图抢占王位,跳水队不断深入研究跳水制胜规律,始终保持难稳结合,并且提出了“别人没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有的,我们的质量更高”的目标。
同时,跳水队注重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全面提高训练效率,有效地促进了国家队以及全国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周继红说:“跳水比赛中,每个0.1分都需要做足功课。我们所做的就是精雕细琢。”
在狠抓管理和训练的同时,跳水队不断完善队伍结构,注重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不断调动老队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让年轻队员频繁参加国内外比赛。
目前,全队已经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结合、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年龄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强。在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阵容中,只有郭晶晶、王峰和吴敏霞3个人参加过雅典奥运会,其余7人都是初出茅庐。
跳水队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请学者讲课、军训等,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升,终于成就“水立方”里的“王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