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变迁两代人的售票记忆(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8-10 发表评论>>

    难舍情结

  90年代董秀云家家训“下海了,别忘了良心,要对得起自己”

  在售票台上获得成功的杨本莉,并未忘却歌唱的梦想。业余时间,她经常参加歌唱团体的排练,并向专业老师学习。

  1984年,她考上了北京社会音乐学院歌剧系,少年时的梦想在向她招手。

  此后一年多,杨本莉一直用下班时间随老师学习发声。然而一天的售票员工作,让她声音嘶哑,“老师告诉我,说我声音基础很好,但是想唱歌就必须放弃售票员工作”。

  几经犹豫和挣扎,杨本莉最终放弃了唱歌的机会,专心售票员工作,“现在的人们看来,可能会觉得我很傻,但我真的离不开售票台”。

  1986年,董秀云家迎来了一件大事,儿子杨本胜要结婚了。

  此前,杨本胜因表现优异,经选拔培训,已成为一名公交司机,他的恋人,就是和他同车的售票员。董秀云的“公交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员。

  结婚时,杨本胜用获奖得来的电视机票,买了一台进口的日本彩电,这也成为当时董秀云家最豪奢的家电。

  时光流逝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开始迈上轨道,“下海”一词变得风行。

  几经考虑,杨本胜夫妻决定经商创业,离开公交系统。此举一度遭到全家反对。

  董秀云最终同意了儿子的决定,“我告诉他,下海了,别忘了良心,到什么行业,都要对得起自己”。杨本莉同样面临着离开的诱惑。上世纪80年代末,她完成了北京大学社会文秘专业的大专课程。当时,她面临着从事领导工作等机会。

  最终,她选择继续留在售票台上,她希望写一本关于公交服务理论的著作。决定一出,当时的北京媒体哗然,《北京晚报》曾在头版头条登出“杨本莉又回来了”的报道,

  1993年,杨本莉调到公交系统的服务科工作。最后一天售票时,杨本莉动情地说出了告别话语,乘客们回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在车上,我听过许多次掌声,这一次最难忘,我真的舍不得售票台。”杨本莉说。

公交变迁两代人的售票记忆(组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实习生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