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作品展示> 民俗风情

探秘原生态哈萨克族毡房[组图]

发布时间: 2015-05-20 10:26:2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孙继虎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毡房,哈萨克语之为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等特点夏季来了,塔尔肯邀请了左邻右舍帮自己搭毡房。哈萨克毡房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外包白毡。中国网图片库 孙继虎/摄

    毡房,哈萨克语之为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等特点。夏季来了,塔尔肯邀请了左邻右舍帮自己搭毡房。哈萨克毡房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外包白毡。中国网图片库 孙继虎/摄

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毡房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围住,外包白毡。毡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

2015年5月16日,在新疆哈密西山乡,哈萨克牧民塔尔肯搭建起毡房。虽然现在绝大数牧民都实现了定居,住上了安居房,但是塔尔肯72岁的爷爷习惯了毡房,自小与爷爷亲的塔尔肯每年到5月中旬就会在开满马莲花的河谷地区搭建毡房,和爷爷一起住。

搭建毡房是个技术加体力活,所以塔尔肯请了许多帮手,而爷爷亲子掌勺做手抓肉招待客人。

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这种芨芨草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几千根芨芨草,还要把它编织起来,单这一项就得花很大功夫,然后在墙篱外面用毛绳拦腰扎紧,包上毛毡。扎围墙的主带(毛绳)是用染成黑、红、蓝、黄、绿色的绒毛编成的,宽约25-40厘米,捆在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既能保护围墙和房杆不受损坏,又能使毡房更加美观。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杆搭成骨架,房杆由红柳木做成,长约3米一3.2米。靠毡房墙的篱一头弯曲呈方形。房杆的上头则笔直光滑细圆,房杆的下端有1米多长的细毛绳捆在房墙上,顶端插入直径1米左右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既是毡房的屋顶,又是天窗,它是用三截弧形的水头加工做成的圆形,接头处用牛皮包扎,上面打洞眼,作穿房杆用。还用4根(或6根)圆细木交叉窝成半圆形,嵌在圆形木圈顶上,呈锅底朝天形。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

毡房屋架搭好,栅栏围墙外的芨芨草帘也围好后,再围毡,撑杆上围盖篷毡,顶部中央开一直径1尺左右的天窗,上安一活动毡盖,白天通风,接收阳光及排除屋内炊烟,夜间和雨雪天盖上。所有围毡、篷毡和顶毡都是用羊毛擀制成的,边上系有连结固定的绳索。最后用毛绳在外面拦腰扎紧。

1   2   3   4   5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