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修得农家乐[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1-28 发表评论>>

干净整洁的“梨都农家院”很受城里人喜爱。

 

女主人罗生莲在为客人准备住宿的被褥。

 

农户变商家

    鲍德生(55岁)和第弟鲍应德(49岁)有三亩梨园,紧邻公路,梨花盛开时,总引得过路人驻足观看。然而,梨树产量低,若运出去贩卖,成本又太高。因此,兄弟俩每年只得把收获的果实分给村里人,三亩梨园的收入几乎为零。

    今年30岁的马克强,曾是青海海南州外贸局的公务员。他听说贵德公路旁的农家乐旅游生意红火,便辞了工作,准备投入50万元,在这里搞一个集餐饮、住宿、黄河旅游于一体的农家旅社。今年春,马克强找到鲍德生,要出12万元租用梨园土地6年,并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租用他家的老宅--三间平房。而且,园内的所有果树还归鲍德生经营。

    鲍德生的儿子对此十分感兴趣,因为全家辛苦一年的收入不过6000元,把地租出去,什么都不用做也可以收入25000元。但是,老鲍坚决不同意,他说:“梨园和老宅是我太爷爷留下的,家神都给了别人,要财神何用?”儿子与他争吵不休。最后,还是儿子作主,把房子和梨园出租了。

    短短几个月,大梨树下摆上了餐桌,几间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院外的空场上停满了大客车。院门口卖梨的农民正是鲍德生。

    房子出租后,老鲍在黄河边上租了房子,每年租金500元。尽管他对儿子的决定还耿耿于怀,但眼看着家里钱多了,有了电视、电话,吃穿不愁了,也就不再怪罪儿子。但老人还是舍不得梨园,便天天到院门口卖水果。游客争相购买,生意十分红火。自家产品供不应求,老鲍就到别处批发收购。现在,他在梨园门口开了特产商店,与家人一起经营。问起是否还生儿子的气,他只是笑:“看来思想是得变变了。”老鲍想,待租赁期满,他要把家神、财神都请回来,自己经营农家旅社。

    不仅是贵德县,青海省各地的旅游资源都因交通状况的改善而得到开发。互助县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曾经的土族村落如今变成了“民族风情园”。每年几十万游客到此旅游,吃土族饭,住土族屋,这个小县一年的旅游收入就有2000万元。此外,青海湖畔兴起了小城镇;人迹罕至的拉脊山上也有了度假村。

    马岩平的女儿马瑜芳去年考上了西安翻译学院,专攻英语。村里的许多年轻人,有的从事本地的旅游服务,有的外出学习,还有的专门出租土地,招商引资。马瑜芳说:“公路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我希望让更多的家乡人走出去,让外面的人到贵德来。”

文:侯若虹 图:冯进

    

资料:

1、 2000年至2005年,青海省政府投入1417亿元,新建公路1.1万公里。目前,省会、县城、乡与乡之间都开通了公路。

2、 贵德县政府对于农民创办农家旅社旅游给予经营许可、税收和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由农民自主经营或承包经营的农家旅社已达115个。2005年,该县接待游客34.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611万元,旅游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庄昊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