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一个塑料袋,造价低、商家免费给,重量几乎为零,叠起来方便携带,展开来却特别能盛东西,能装稀能装稠还能保鲜,它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亲切称之为“方便兜儿”。“方便兜儿”是如此方便,迅速风靡。
“方便兜儿”用完就成了垃圾,而这种垃圾极难处理,让人无可奈何。这种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塑料袋很难降解,可以在自然界存留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埋进土里,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漂在水里,污染水体,一旦被动物误食,可能绞进消化道无法消化而使动物活活饿死;焚烧则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任由它飘在风中,又成为“视觉污染”,还可能成为老鼠、蟑螂等有害生物的巢穴。大量丢弃的“方便兜儿”和塑料薄膜等塑料包装制品形成的危害和隐患越来越严重,这类废弃物多为白色,故被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不容忽视,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中国终于对“方便兜儿”大声说“不”。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国家的规定无非是希望引导人们尽量少用“方便兜儿”,而真正解决“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人人践行环保观念。
从“方便兜儿”到“白色污染”再到“限塑令”,这个进程直观体现了中国人发展理念的升级,从片面强调发展转变为践行科学发展。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街道的居民正往“方便兜儿”里装垃圾(1993年8月摄)。新华社发
昆明大观公园里一个被随手丢弃的“方便兜儿”随风飘起后挂在树枝上(2008年2月11日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