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图片征集——母校印象[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2-08 发表评论>>

 

 

酉阳第一中学屹立在清山环抱、碧水流长的龙潭河畔

酉阳第一中学屹立在清山环抱、碧水流长的龙潭河畔

历史悠久的龙潭古镇给学生时代的我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历史悠久的龙潭古镇给学生时代的我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亲爱的校长,亲爱的老师,感谢你们辛勤的培养,母校的荣誉我们一定保持,你们的话语永远记在心上。我们是一群白色的鸽子,有一双坚强的翅膀。假如祖国需要我们去到哪里,我们就展开翅膀向哪里飞翔。。。。。。。” 

这悠扬而久违的歌声仿佛给我们带回到50年前的母校,当时我们高中毕业唱着这首毕业歌向母校告别,至今唱着它仍让我们这些年愈古稀之年的人激动不已。因为在这首歌里,既表达了我们对母校的眷念之情,又反映了我们听从祖国召唤的决心。1957年由于当年毕业生很多,有大约四分之三的同学将不能升学,所以当时毛主席向我们发出农村是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为了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我们所在的涪陵地区教委还专门召开毕业生代表、家长代表会。我有幸作为毕业生代表坐两天汽车赶到涪陵去参加了这次会,祖国号召我们“一棵红心两种准备”,这首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唱出来的。去年10月,为了庆祝高中毕业50周年,我们班的同学千里迢迢从祖国各地回到母校,一方面想看看母校的变化,另一方面想向母校和当年的老师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我的母校酉阳第一中学地处重庆市东南部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解放初期,附近三个县只有这所学校兼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在这里虽然校舍和教学条件比较差,加之学校地处农村,生活条件也比较清苦,但这里集中了一批优秀教师,他们有的是原有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有的来自部队,有的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他们都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执著的钻研精神,所以教学质量闻名附近几个县,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位居几个县的前列。但是由于经济长期落后,直到70年代末全校的校舍、教学设备都没有多大的改变。据现在还健在的老师告诉我们,文化大革中我们的母校大伤元气,王校长和一批老教师被揪斗,我们最尊敬的刘禺圭老师含冤去世,学校许多设备被毁,教学质量一度下降。1980年以后,学校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特别是最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学校新建了许多校舍,购置了众多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实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待遇,学校才逐渐恢复了它昔日的荣耀。在参加同学会期间,我们也亲身感受到母校的巨大变化。当年破旧的校舍被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所取代,昔日的平房宿舍也变成了一栋栋现代化的公寓楼,当年茅草搭建的食堂现在也变成二层楼的洋房。我们在学校里企图寻找当年的足迹,但除了三棵高大的约有100年历史的桂花树外,再也没有什么旧迹可寻。最近十年来学校步入了最佳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远非昔日可比,以2007年为例,全校高中毕业学生就达1230人,高考成绩创校史之最,升入重点大学的174人,本科514人,专科及高职321人,合计1009人。由于母校成绩突出,1992年光荣入选国家教委主编的《中国名校》一书。划入重庆市后,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级电化教育示范校、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五十佳、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重点中学。

在同学会期间正值学校举办土家族摆手舞大赛,这是学校加强民族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举办一次,每一个学生必须参加。看着同学们优美的舞姿和充满阳光的一张张笑脸我也陶醉在他们中间,令人惭愧的是我这个出身土家族的子弟至今仍不会跳我们土家人的传统舞蹈!

在同学会上我向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朗诵了我创作的一首诗“母校,我们回来了”,表达了我对母校的感激和祝愿:

带着五十年的离情别意,

带着年轻时的多彩记忆,

我们——五七级的学友们,

终于回到母校的怀抱里,

见到了还健在的恩师,

会见了久别归来的学子。

我们是多么的激动,

我们是多么的欣喜。

 

在五十年的沧桑岁月里,

我们纵然客居异地,

但我们对母校的思念,

一天也不曾停息!

多少年来,

我们常常在梦里,

回到熟悉的校园里,

追寻着我们青春的足迹……

 

清晨,

我们被起床的铃声叫起,

在晨曦中,

锻炼着身体。

傍晚,

我们三三俩俩在一起,

在晚霞的余辉中,

迎接星星的升起。

 

即使夜幕降临,

我们仍舍不得休息。

我们要用知识充实自己,

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

大家仍舍不得离开教室。

许多同学在被窝里,

还默默地背着俄语单词。

 

最难忘的是,

在清澈的龙潭河里,

我们尽情地游泳、嬉戏,

欢声笑语把我们的友谊,

溶进了河里泛起的涟漪……

更难忘却的是

那一周一次的“牙祭”,

荤素搭配,

芳香四溢,

至今仍让人垂涎欲滴。

多么紧张的生活,

多么快乐的时光,

就这样一天天地

离我们远去……

 

在五十年的漫长日子里,

我们的职业虽然迥异,

但母校的嘱托,

我们始终牢记。

在我们中间,

纵然没有腰缠万贯的大款,

但我们为祖国,

倾注了一生的心力。

在我们中间,

即使没有耀眼的明星,

但我们为人民,

奉献了全部的精力。

尽管我们曾受过许多委屈,

甚至经历过种种打击。

但我们对祖国的忠心,

始终表里如一。

我们对人民的热爱,

可以感动天地。

 

今天,

我们这些当年的“山里娃”,

从祖国各地

又回到了这里,

以垂暮之身,

向老师送上一声问候,

向母校表达一份感激。

在这里

我们要表达

最诚挚的心意:

祝老师寿比南山,

祝母校鹏程万里!

图文:侯志平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杨楠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