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金可丽雅(Gold Corolla)美容院洗个牛奶浴、做一做皮肤护理,是常欣在工作之余放松、奖赏自己的一个好办法
随着都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美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昂贵的价格是和高档美容院热情、细致的服务相同步的,在金可丽雅(Gold Corolla)美容院剪一次头发要80元人民币以上
Δ 爱美的变化 Δ
33岁的田青在一家做港口工程的公司任职。作为业务主管,她常常为公司在各地的工程往来奔波。每次回家休息,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美容院“报到”,在那里洗牛奶浴、做全身按摩和面部皮肤护理,这能让她迅速地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持皮肤的滋润、美丽。
对于尚未成家的田青来说,她比别人更加在乎自己的容颜。同时,没有家累,也让她能更从容地面对美容院的各种消费价格。但田青并不是一个特例。现在,在城市里,定期去美容院已经成为许多女性的正常生活内容,不少人把去美容院当作放松精神、调理心情的最佳场所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没有“美容”这个词,若想修饰容颜,最多也就去理发馆。“文革”之前,爱美的女士也有到理发馆把头发烫成大波浪的,文革期间,极左思潮的泛滥,使人认为朴素才是最美的,任何外形的装饰,都被视为崇尚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烫发也被禁止了。那时候,提倡的是年轻姑娘留辫子,中年妇女剪短发。有的人长着自来卷的头发,为不被人嘲笑、辱骂,只得戴帽子上街。至于化妆,只是演员们的职业需要,和老百姓无关。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人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但由于长期的限制还是让人们对于打扮自己心存疑虑。记得那时20岁出头的我,很羡慕一位伙伴拥有自来卷的漂亮头发,自己又不敢去烫发,只有在洗头之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得弯曲一点,美上一天。
后来虽然烫发、化妆不再限制,但人们并不懂怎么才是美。有的只是盲目跟随港台的风潮,以至于那时只要出现一种新的发型,在短时间内就会在大街上看到许许多多相同的发型,时髦变成了十分可笑的街头风景。甚至还有一些女孩子,不论什么身份,什么场合,总是浓装艳抹,结果让“美”变成了“丑”。
到80年代中期之后,开放的环境使人们的眼界变得开阔起来,在中国的大城市开始有了比较正规的美容美发店和美容美发学校,百姓渐渐地理解美容美发的内涵。现在,人们已从追逐时髦转变为关注自己,更多的人在发型、化妆等方面,要求符合自己的身份、职业特点、年龄、性格等等。在城市妇女心中,已经将化妆认知为在社会行为中一种必要的礼仪。如果在正式场合,看到一位素面朝天,穿着不整齐的女人,人们不会认为她艰苦朴素,只会觉得此人不懂礼议。文:侯若虹 图: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