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背朝天”渐成过去[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2-16 发表评论>>

阎峻岭的儿子开着联合收割机作业。

 

用联合收割机收麦子,减轻了农民繁重的劳动。

 

Δ麦收的巨变Δ

  以前的夏收可不是这样。阎峻岭在70年代曾当过生产队长,“那时候,早上4点钟起来割麦子,晚上在麦场上脱粒要干到11点多。全村200个劳力,每天起早贪黑,还要忙活20多天。”

  当时的农活完全是人工作业。收麦子靠镰刀割或手拔,然后把麦子打成捆,车拉人挑送到麦场,用牲口拉碌碡将麦粒碾压下来,再晒干、扬净。如果预报有雷雨,那就得全体齐上抢在雨前把麦子收好,否则在此之前的努力就要全部泡汤。

  每逢夏收,城里的机关、工厂和学校都会组织人力到农村帮助麦收。小学生拣麦穗,成人则拔麦子、割麦子。现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有过头上骄阳灼烤、麦芒刺痛皮肤、镰刀割破手指的经历。

  实际上,城里人对麦收的帮助是有限的。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些“麦客”。他们来自人多地少的贫困农村,以帮人收麦子为生。每到麦收时节,麦客们腰别一把镰刀,带上两件衣服,随着麦子成熟的脚步,或在本省,或走得更远。哪里有金黄的麦子,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80年代,这些如候鸟般游走的麦客,在农村很受欢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的庄稼种得更多更好了,需要大量劳动力。

  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农村逐渐有了小型农机。小收割机取代了人工拔麦、割麦,脱粒机代替了牲口拉碌碡。但机割的麦子还得人捆人运,脱粒更是需要好几个人一起上,从递麦捆到脱粒、堆麦秸,好几道工序环环紧扣不能停。加上噪音巨大、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劳动强度依然很大。

  90年代前后,联合收割机出现了。这种从割麦到脱粒一次完成的大家伙,让农民彻底从麦收的繁重作业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传统的麦客渐渐“失业”了。

但代之而起的新麦客,开着联合收割机,从南到北追随着逐渐变成金黄的麦子。新麦客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麦收主力。各地政府也给予他们从农机维修服务,到减免高速公路收费等多种支持。文:侯若虹 图:冯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庄昊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