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务二十年发展成就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3-20 发表评论>>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以来,海南商务部门始终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海南的战略方针,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努力优化投资环境与投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围绕发展海南特色产业的战略要求,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和投资及消费的快速增长。2007年同建省初期的1988年相比,海南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0倍,年均增长17.57%以上。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比1988年增长近10倍,累计引入外资118亿美元,海南经济出现了一个快速、平稳和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海南进出口总值73.58亿美元,是建省当年的11倍。出口市场也从几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南建省20年以来,对外贸易发展发民迅猛,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波澜起伏的过程。“八五”以前,外贸进出口是一个高开低走到缓慢爬坡的时期。由于中央给予海南经济特区外贸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企业来琼从事外经外贸,这一时期我省外贸进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41.1%,大大高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16.7%的水平,为高速增长期。“九五”期间,由于中央取消了给予海南的外贸优惠政策,而支撑本地产品出口的重点产业尚未形成,这一时期我省外贸进出口陡然呈现负增长,年均负增长率达9.97%,为发展低谷期。“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制定“一省两地”发展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夯实发展基础,逐步提高工业比重,外贸进出口与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结合,产业带动效应逐步增强。这一时期我省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8.04%,为恢复增长期。

特别是近年来,海南大力实施 “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和优势产业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进口商品从消费型物资进口向生产型物资进口转变;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也由四六开向三七开转变;出口市场也由单一市场向多元化市场格局发展。从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主,逐步发展到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远洋贸易,地产品出口占出口的比重从20%上升到60%以上。目前,支撑海南发展的一批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化工化肥、水海产品、轻纺服装、家具、机电产品出口与日俱增。如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业,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一些海外公司在海南已形成竞争态势,各业主相继提出一揽子长期项目计划,在海南形成国家三大石油公司齐头并进的局面完全有可能。 “十一五”期间预计石油天然气化工业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36亿美元,其中出口将达到26亿美元。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造纸项目,“十一五”期间出口将达到3.48亿美元。汽车产业方面,一汽海马公司已跻身全国汽车产业十强行列,2010年将形成生产乘用汽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出口将达5千万美元。另外, 70万吨浮法玻璃项目、正在壮大的海口药谷等项目都将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呼唤大贸易支撑。尤其是洋浦已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内第四个保税港区,必将成为外贸的重要增长极。未来几年,我省外贸必将迎来难得的加快发展机遇,必将为产业发展壮大和经济腾飞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海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商务部门将紧紧抓住海南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依托重点产业,培育和做强机电、汽车、纺织、钢铁、有机化学、家具等一批出口工业龙头企业;依托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出口种养和加工基地,提高标准化水平,创建农产品出口品牌。重点开拓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等市场,积极拓展东南亚、俄罗斯及东欧市场。力争到2010年,农产品出口达6亿美元,2012年达10亿美元;紧紧抓住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机遇,以建设东方边贸城为切入点,扩大对越边贸,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城市产业升级和设立洋浦保税港区的机遇,积极发展对外加工贸易。充分利用我省区位优势和洋浦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依托我省沿海对外开放口岸,在坚持“三不”前提下,积极引进符合海南发展需要的加工贸易项目,推动重大项目产业链的延伸配套。积极推进海口、澄迈、琼海、定安等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紧紧抓住以服务业对外开放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眼于形成一批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链,突出抓好外资大项目及其配套产业的投资促进;积极引进服务外包、医疗康复、现代物流等外资服务业项目,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20年来,海南外商直接投资118亿美元。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0%以上,为海南大特区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外资的来源由建省初期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60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的结构、质量和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热带高效农业、生态环保、海岛旅游以及新兴工业领域延伸。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也正在着手进行,新一轮投资建设的高潮逐步显现。

  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两个增长期,一个回落期):1988年至1995年为第一个增长期,1996年至2000年为回落期, 2001年以后为第二个增长期,从恢复性增长向加速增长转变,引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07年底,全球共有80多个国家/地区来琼投资,亚洲是海南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实际使用外资占总量的80%。所有来琼投资的国家/地区中,投资最多的是香港,居首位;新加坡仅次香港列第二位;美国、台湾、日本、维尔京群岛、英国、韩国、泰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分列第三至第十二位,历年投资额度均在1亿美元以上。截止2007年,在琼投资的国家达80多个。截止2006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4.93亿元,同比增加62.29%;利润总额34.35亿元,同比增加89.99%;净利润28.70亿元,同比增加1216.51%;纳税总额25.31亿元,同比增加7.97%;解决就业69465人(新增加9826人),同比增加16.48%;为海南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金海浆纸、中海石油建滔化工的投产,福耀海南浮法玻璃、海南雅居乐房地产等新批大型企业的启动,纳税总额和就业人数将继续提高。近年来,海南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围绕建设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海岛休闲度假胜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方针,积极推行“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扩大招商引资,调整外商投资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重复建设产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有效提高了利用外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成效凸现。从1978年的28年中,由于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海南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加之国内形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海南迎来了加快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特别是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也随着对外经济工作管理机构改革逐步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我省累计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为11398万美元,营业额为8848万美元,劳务外派人次1868人。其中累计执行的援外工程项目25项,累计合同金额7426.6万美元。建省以来,我省一共执行了25个国际援助项目,利用国际无偿援助资金3084万美元,涉及环保、教育、妇女参与发展、经济改革等多个领域。如1985年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资助的松涛水库东灌区农林综合开发项目、1993年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资助的妇女参与发展项目、1996年由日本政府资助的海南省少数民族示范中学项目、1997年由德国政府分别资助的海南省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及保护项目和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与培训项目、2002年由意大利政府资助的海南省基础教育项目、2006年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海南省生态补偿机制制度建设及中部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等等。这些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相关领域的发展,推动了我省有关机构的能力建设,不但为我省引入了资金和设备,还培养了人才、转变了管理理念。通过执行这些国际援助项目,我省有关项目执行单位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和渠道,对外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下一步多渠道、多方面地争取国际合作资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援外培训是近年来我省对外经济合作工作中的一个新亮点,虽然起步晚,但已开始展现出我省由于鲜明的产业特色而带来的一些比较优势,截止目前为止,我省已累计为来自亚洲、大洋州、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40多个国家培训政府官员和有关技术人员300多人次,培训内容主要集中于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即农业领域和海洋渔业领域。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天然橡胶生产与加工技术、热带农业新技术、腰果栽培技术、海洋产业开发等。我省有关科研院所还积极开展援外技术派出工作,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2005-2007年间就派出专家20人次分别赴缅甸、多米尼克、格林纳达、瓦努阿图、老挝、毛里求斯等6个国家执行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5个,内容涉及橡胶苗木基地和技术培训、瓜果蔬菜花卉种植、油棕种植、木薯种植与加工技术等。这些援外培训和技术派出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相关领域的能力建设,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人才,密切了我省与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同时也提升了我省在农业等具比较优势领域的品牌和国际形象,拓宽了我省对外交往的范围和渠道,是对我省对外开放事业的有益补充,也得到了有关国家人民的赞扬和积极评价。

——城乡商品流通规模和消费市场不断扩大。20年来,海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97亿元,比建省之初1988年的34.3亿元增长了10倍。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87.08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4.89亿元,分别比1988年的22.45亿元和11.88亿元增长了11.79倍和5.3倍,实现了城镇消费、农村消费共同快速发展。20年的发展,海南市场物资从匮乏逐渐走向丰富、繁荣,市场供应品种已达50000余种,一批著名的流通、零售大型企业相继进驻海南,连锁、特许加盟等零售业态发展迅速,并逐步向乡镇延伸,特别是近两年来,大润发、家乐福、国美电器等一批著名的流通、零售大型企业相继进驻海南,连锁、特许加盟等零售业态发展迅速,既为老百姓带来实惠,也带动了消费市场活跃走旺。近年来,在海南经济强劲发展的良好环境下,我省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商务部门不断推出新举措积极“促消费”,导致百姓的消费结构悄然升级。金银珠宝等高档消费品继续升温,与住房相关的产品持续热销,汽车消费方兴未艾,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的消费增长点。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会展经济”等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海南旅游、会展、节庆活动促进消费成效明显。黄金周、欢乐节、大型国际性会议等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消费,拉动了我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也为消费的升温、升级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实现了我省商业服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成为拉动省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年来,随着全省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全省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基本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为主体的多种类、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和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设施。全省已有规模以上超市103家,营业面积16.97万平方米,就业人数7188人;购物中心17个,营业面积29.19万平方米,就业人数2464人;大中型百货店42个,营业面积15.72万平方米,就业人数5602人;城乡农贸市场493个,摊位64750个,营业面积105.44万平方米,就业人数9935人;建材市场13个,建材门店902个,营业面积19.18万平方米,就业人数4795人;汽车交易市场7个,4S门店77个,营业面积13.28万平方米,就业人数1774人;农产品交易市场24个,营业面积37.34万平方米,就业人数1129人;林产品交易市场7个,营业面积1.93万平方米,就业人数47人;花卉交易市场4个,门店97个,营业面积14.2万平方米,就业人数414人;水产品交易市场5个,摊位238个,营业面积7.52万平方米,就业人数160人;畜禽交易市场12个,摊位679个,营业面积4.19万平方米,就业人数372人。随着先进的流通经营理念与管理技术逐步推广,全省商业网点建设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各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业态形式几乎全部进入我省商品市场,全省大中型商场大都建立了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同时也应用了条形码技术,一大批零售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积极应用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互联网(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流通费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目前以南亚广场、宜欣百货、第一百货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大楼、大型超市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20年来,我省农贸市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建省前,全省共有农贸市场325个,建筑总面积543341平方米,总摊位24375个,其中市、县一级农贸市场32个,乡镇一级农贸市场293个。目前全省共有农贸市场473个,建筑总面积达1,317,952平方米,总摊位59399个,2004年总成交额68.49亿元。其中市、县一级农贸市场127个,乡镇一级农贸市场344个,全省市场总量、建筑面积及摊位数量分别增加了148个、774611平方米、35024个。 20年来,全省各市县及乡镇都设立了农贸市场,并且大部分已由原来石条及铁皮搭建的简易市场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市场。2007年制定了《海南省城镇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编制了《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标准,必将有力地促进海南农贸市场建设向高标准迈进。

为进一步振兴商贸服务业,努力扩大消费,商务部门将不断提升城市商业业态档次,规划、建设和引进一批大中型零售商场和超市,力争五年内主要城市都有跨国零售集团的超市进驻。同时完成全省乡镇以上471家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努力促进农村个体商业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消费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五年内还将建设和改造1800家标准“农家店”,覆盖全省85%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鼓励个体户从事商贸服务业,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广泛开展“品牌兴商”活动,五年内扶持和支持100个企业或产品注册商标,50个企业或产品获国际质量认证,创建3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通过品牌创建示范企业的典型带动、专项资金扶持、参加国内外展销会、知识培训等途径,强化商贸企业品牌意识,提高品牌创建能力。同时将努力建设现代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增产增收。建设一批集信息服务、产品展示、仓储交易、流通加工为一体,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现代农产品集散市场,大力推动海口第一物流中心、临高渔业物流中心、万宁永青农产品批发市场等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扶持农垦中橡电子交易中心、东方果蔬配送中心、陵水鲁宏等1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构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流通配送体系,培育海南绿生农资、海森泉、省供销社等5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农资经营主体。在海口、三亚、乐东、儋州、琼海建设农资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形成全省农资流通配送体系。建设全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五年内,力争在全省重点乡镇、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成100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

——区域经济合作更趋紧密。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海南的特殊政策和环境、资源及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扩展,区域经贸合作作为海南对外开放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海南省区域经贸合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自发投资阶段。前10年,由海南建省及其特殊政策引发的海南投资热,吸引内地各省大批投资者来海南投资经商,外省投资者蜂踊而至,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都在海南有投资企业,外省在琼注册企业累计约1.9万家,累计实际投资400多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生长点。10年里,区域经贸合作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调整阶段。1992~1994年是我省区域经贸合作飞速发展的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国内外投资海南更加踊跃,各类开发型项目、服务型项目全面铺开,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至1994年底,注册内联企业1.05万家,实际投资约230亿元人民币,约占10年内资投入总额的57%。自1995年起,我省外引内联由数量扩张型向结构优化型转变。这一时期,外来投资项目减少,但实际投资额高于前7年平均水平,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推动了产业升级。在市场竞争中也淘汰了一批企业。热带高效商品农业、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兴工业和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业成为这一时期国内外投资的热点。第二阶段即政府引导阶段。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对区域经贸合作的指导和引导,提出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区域经贸合作工作思路,陆续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政策法规,编制了海南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大型区域性的经贸洽谈活动,并把区域经贸合作的重点放在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港澳地区。从九十年代末参加中国天津全国商品交易会开始,到参加中南五省经济协作区和组织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贸洽谈活动,区域经贸合作推动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海南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先后组织参加了中国天津商品交易投资洽谈会、第一至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贸洽谈会、“琼沪双大互动”、“中国中部投资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经贸洽谈活动,区域经贸合作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大项目和投资额大幅增长,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里,外省在琼签订的投资项目246个,签约总金额1595.43亿元,累计实际投资992.51亿元。特别是我省在香港成功组织了2004年海南(香港)贸易与投资合作洽谈会(简称“海洽会”)。 “海洽会”共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项目79项,协议投资金额346亿元,投资合作意向17项,意向投资120亿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对内对外充分展示了海南经济建设的成就、良好的投资环境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展示了海南省政府及企业界加速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愿望和自信。这一时期我省引入了一批大企业和兴建了一批大项目,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持续下降,但投资额不断攀升,特别是新型工业项目建成,成为海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海南现在已进入全面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建设充满着活力与希望!随着海南不断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实行“建设新型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大公司进入、大企业带动”发展战略。海南的明天将更加灿烂,商务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宽广,海南必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之岛、开放之岛、繁荣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阳光海南,风情无限,商机无限。800多万勤劳智慧的海南人民,真诚地欢迎海内外朋友来海南投资兴业、观光旅游,共同分享海南的椰风海韵、碧水蓝天,共同创造海南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 亨得尔文章来源: 南海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