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习惯地登录邮箱查收新邮件。麻衣来信了,说东京的樱花又快开了,又给我寄来了一个“日本娃娃”。
一
我和麻衣的交情要追溯到我的高中时代。那时,学校来了日本交流团的学生,校领导再三斟酌,选了我们九名学生作为此次接待日本团的中国家庭。和麻衣生活的那段日子,让我至今难忘。
麻衣说在日本时就听说过北京的西单、王府井这些地方。当我带她到那里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着中华美食,听着我这个临时“导游”讲解的时候,她很惊讶的跟我说:“原来中国是这样啊!”
晚上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正在包饺子,麻衣也想试一试,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实际操作,在日本,中餐是很贵的,一般的家庭都很少吃。虽然说麻衣是第一次包饺子,但是包得还真不错。妈妈夸她聪明,她用中文说“教的好”,全家人都笑了。
睡觉前,我见她在写东西,便好奇地问她:“你们还带着作业出来的?”她告诉我,老师让他们每天都把来到中国的见闻记录下来,回国后加以整理,到时候要向全校师生演讲。我祝她演讲成功!
她要回国了,我陪她收拾行礼的时候,她交给我两瓶矿泉水,还有五六只空瓶。原来,她把每次出去玩喝剩下的水都带回了来,集中倒在一个空瓶子里。
二
一年后,我们学校也要派交流团去日本回访,我是被选中的成员之一,便兴奋地给麻衣写了封信,第一时间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那天我们是晚上11点钟抵达了成田机场的,便捷的地铁让我一下对日本的印象颇好。
到了目的地,日方家庭早已在等候我们了。我努力寻找着麻衣的身影,日方老师告诉我:“麻衣让我向你解释一下,感谢那段时间你和你的家庭对她的热情招待与关照,麻衣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好,所以怕招待不好你,学校为此做了调整,让你住到萌的家。”看我失望的样子,老师又补充说:“没关系的,明天麻衣会在学校欢迎你!”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萌结成了对子,每天一起上下学,很快我熟悉了萌的家庭。妈妈是典型的日本家庭主妇形象,和蔼可亲,处处关照我,总是叮嘱女儿萌把我陪好。
日本家庭是很注重早餐的,萌的家也不例外。妈妈每天早上都准备丰盛的早餐,都会有我爱吃的寿司。吃过早餐还帮我们提着书包,送出门口,鞠躬,再见•••直到今天,那情景还常常浮现在眼前。
三
东京的街道很干净,绿化的植物都修剪得圆圆的,非常漂亮。城市中的公园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我们每天早上上学都要步行穿过两个公园来到学校。一天,下午放学后萌带我来到“雷门”。
“雷门”是作为浅草寺的寺前商业街“门前町”发展而成的,与银座、新宿、池袋、涩谷同为繁华街区。
浅草寺的历史很悠久,听萌向我介绍,相传在1370多年前,一对以捕鱼为生的兄弟俩在出海打渔时,无意中捞起了一座观音像,就认为是佛祖显灵,天天供奉参拜。结果兄弟俩真有运气,出海打渔回回满舱而归。当地的渔民知道后,就为这座观音像修建了一座寺院,都来参拜。
风雷神门是这里的象征,上面挂着写有“雷门”两个大字的大红灯笼。这里每天都有前来参拜的观光客,终年熙熙攘攘。从寺门到神殿,是一条300米左右的长街,两旁都是带有浓郁日本特色的各种纪念品和名小吃。那各种有着日本传统风情的扇子和用纸制作的小玩意儿,着实让我喜欢。
我买了不少具有日本特征的小挂件,配上精美的包装,回国打算送给同学。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萌家。萌妈妈专门为我做了红豆饭,日本人每逢喜事时,常吃红豆饭。糯米中加入红豆一起蒸,作成红豆饭,红豆的颜色会将糯米染红,而红色象征火和太阳的颜色,也是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的颜色。这些都是萌告诉我的。
吃过晚饭,我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萌爸爸神秘地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我一翻,原来是一本中国地图!他翻到“北京”问我家住哪儿,这让我不知怎么回答,北京那么大,我说了他肯定也不认识,于是我随口一说“靠西边”。萌爸爸一副释然的表情,“噢,是石景山么?”这一下让我们的感情拉近了许多,“来来,你来看看地图,上面有没有?”萌爸爸也一下子来了兴致。
萌爸爸对北京地理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后来才知道他是个大学地理老师!
四
那段时间里,我们几个中国学生一凑到一起,就开始谈论对日本的印象。大家毋庸置疑的有一点——日本城市街道的整洁。同样是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在高层建筑、立体交通等城市硬件基础设施上也不逊色东京多少,但城市的卫生状况却差得很远。
走在东京的大街上,你不会看见一点垃圾,街道、房屋都显得那么整洁,就连公共厕所也是一尘不染,可你还看不见清洁工人的身影。最让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垃圾箱,更不用说垃圾站了。无论是在银座、新宿的繁华闹市,还是郊区的街巷,除了饮料自动售货机旁会设置一些供丢弃饮料瓶、罐的专用垃圾箱外,想丢弃一张废纸,你都找不到垃圾箱。日本人的做法是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现在我才明白麻衣来中国的时候为什么每次出去都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再带回来的原因了。
“如果你想日子过得安宁,请先把你的垃圾摆平。”萌爸爸开始解答我关于垃圾的疑惑。
在日本,垃圾是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及资源垃圾(金属、纸张、玻璃)等三大类。居民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用标准的垃圾袋摆放在固定的地点。
在东京,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居民用白色垃圾袋把垃圾摆放在自家附近的垃圾摆放点。上午8点钟左右,市政垃圾清理车会沿居民区收集垃圾,然后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厂。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居民密集,不适合修建大量垃圾站。及时地处理垃圾,保证了城市的整洁。特别是夏天,由于垃圾从居民家中直接被运往垃圾处理厂,在城市街道停留时间极短,避免了垃圾因腐烂而发出异味,也避免乌鸦等鸟类啄破垃圾袋,破坏环境。
五
泛着草香的榻榻米、清雅的日式卷帘,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着粉色和服,细细讲述着茶道的由来、礼节和饮用方式,两侧跪坐着穿着整齐校服的日本高中生。手捧着细瓷碗,浓浓的“抹茶”清香扑鼻,传统的日式点心精致细腻……在日本的高中,一节茶道课就这样淡淡地铺陈开来。
在日本的高中课堂上,学生能学到几乎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学校专门为学生提供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平台,茶道、插花、料理、书法、剑道、摔跤、柔道、甚至弓道都作为学校设置的课程面向所有的学生。在我们所访问的日本明星学园,一共开设了100多门不同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自主地完成自己的高中学业。
在明星高中,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非常多,先是四人接力赛,然后是110米跨栏、推铅球、跳高,最后是200米冲刺跑。在110米跨栏中,一名日本女学生在跨栏时摔倒,石子和沙子铺成的跑道擦破了膝盖,可是她并没有停,而是马上爬起来,坚持冲到终点,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让我们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动容。
从体育运动中的拼抢合作,到与中国学生联欢时经典的集体舞、合唱,全情投入的日本学生处处体现着他们对这个团体的热爱,观众也会不自觉地被他们专注的神情所打动。
沿着教学楼明净的走廊,在一幅幅装裱精美、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作品的尽头,是明星学园的书法教室。教室里矗立着一块约三米高的黑色“石碑”,从造型到碑文完全是西安碑林的“克隆版”。书法老师斋藤介绍说,这块碑是由学校多名爱好书法的学生仿照西安碑林的石刻,按照拓片一刀刀刻上去的,唯一不同的是刻在木头上而非石头上。
斋藤老师非常喜爱中国文化,教了23年书法,不仅三次造访西安碑林,带回许多珍贵的拓片,还鼓励女儿在中国读书。在自己的书法课上,他经常教学生颂读中国的古诗,为了鼓励学生对书法的兴趣,还将历届学生的书法作品扫描,制成光碟留作纪念。
我们很荣幸,斋藤老师送给我们一套他们的书法教材。原来学生当中很多人都读过《史记》和《三国志》呢。
其实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一段时间通过和萌家人接触,知道他们也非常喜欢中国,我休息的卧室里就挂着中国的书法“弄花香满衣”,柜子上还摆放着京剧脸谱。家里还收藏着不少邓丽君早期在日本时候发行的唱片。
六
在东京的那一段日子里,出门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坐地铁的也不外乎两种人:上班族和学生。站在东京地铁站里,有种地下被完全掏空了的感觉,我用八字概括为“密密麻麻、四通八达”。它纵横交错却又有条不紊,波涛汹涌却又从容淡定。
1927年,东京第一条地铁开通。80年后的现在,东京拥有13条地铁线路,全长286.2公里,224个地铁车站如网眼般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东京地铁日均客流量达750多万人次,运力惊人。地铁站台上常有这样的风景——刚才还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趟列车掠过,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站台上顿时空空如也。
在地铁站内,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男的西装领带,女的短裙套装,行色匆匆地奔走在东京这深深的地下。这里尽管人山人海,但却秩序井然。这让我这个从中国来的外国人有一些惊讶,高峰时电动扶梯前面会排成长长的队伍排队上电动扶梯,安静有序与刚才赶路的匆匆忙忙别如云泥。
电梯上,大家很自觉地靠左边站,右边自然形成了一条通道,事急者就匆匆地从这里走过。车厢内人不少,但是很安静,大家或睡觉或看书,或木然发呆,不会有人大声说话。这时候大家也都会把自己的手机调成震动模式,有电话一般也不接,倒是正在手机短信的人不少。车厢里能听到的声音除了报站的广播之外,就是运行的列车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呜呜声。
我眼中的东京地铁是不知疲倦、昂扬向上的,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给麻衣回复了邮件已是深夜了,写字台上的一排“日本娃娃”陪伴着我,数一数已经是第八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