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里花脸龙亮相《天天向上》 Word贵州“非遗”,个个棒棒哒!

隆里花脸龙亮相《天天向上》。

  隆里花脸龙亮相《天天向上》。

一提到春节,大家的脑海里是不是自然浮现出舞龙耍狮这般欢腾的景象?今年小年夜,我们贵州锦屏隆里的花脸龙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小露一把脸,这一亮相啊,就被主持人大张伟和钱枫玩得停不下来。

其实“花脸龙”只是贵州具有民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外还有布依族勒尤、彝族撮泰吉、仡佬族打蔑鸡蛋等一大波“非遗”见证了贵州多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勒尤、撮泰吉这些字眼,微报哥根本不知道是啥,但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咱们贵州还有这么多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隆里花脸龙

  身份:贵州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类)

地区:锦屏县

历史:自北宋以来已有1000余年历史,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明代屯军时由隆里先民带入隆里,清代臻于成熟,传承至今。

“花脸龙”顾名思义,所有扛龙人的脸上,用颜色画上五彩脸谱,生、旦、净、末、丑尽全,旦角持龙头,丑角持龙尾。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大型群众性花脸龙灯表演娱乐活动,玩舞游街时兴腻粑粑(腻,方言即强行往别人嘴里塞东西),故称“腻粑龙”。

侗族月牙铛

  身份:贵州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竞技类)

地区:天柱县

历史:侗族所传承的一种武术,留存于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一带,师祖是清朝道光年间武术大师龙大正,为御敌、擒兽、健身而创造月牙铛。

月牙铛呈弯月形,大小不等,一般为10—15公斤,径长2-3尺,柄长3尺,用硬木制成,外形又如一对粗壮、锋利的小牛角。由原来的御敌、对抗野兽,到后来形成一门有套路的武术,动作简单明了、易学易会。表演时身械并用,虎虎生风。动作招式有“水中练塘”、“雄鹰叼鸟”、“金箭离弦”、“神猴捞月”等。

布依族勒尤

  身份: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音乐类)

地区:贞丰县、兴义市、镇宁自治县

历史:勒尤是布依族双簧气鸣乐器,最早被运用于布依戏中,距今己有300余年的历史。

勒尤形似唢呐、无碗、上置虫哨吹奏,音色明亮甜美。管身长约40厘米,管身上开有六个大小一致的发音孔,通常可发出八个音。由于这件乐器像唢呐一样的吹奏,且又用蝉儿做虫哨,发出蝉虫悠悠的歌声,所以也叫“勒悠”。后来,它又逐渐成了布依后生们谈情说爱的媒介,因而也叫“勒尤”或“勒友”(布依语,即邀朋友)。

仡佬族打篾鸡蛋

打蔑鸡蛋。网友“无风起浪”摄

  打蔑鸡蛋。网友“无风起浪”摄

身份:贵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与竞技类)

地区:平坝区、道真县

历史:据说在夜郎国时期,便在民族群体中传承着,仡佬先民就用其作为练兵的手段之一。

打篾鸡蛋亦称“打花龙”或“打竹球”,“篾鸡蛋”用竹子编成,分实心和空心两种,因外形与大小如鸡蛋和绣球,且用竹篾穿编插扣而成,故有此名。比赛时,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上阵。人员,均分为两队。传球方法,有手抛、手托、脚踢、木棍赶逐等多种。

彝族撮泰吉

  身份:2006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戏剧类)

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历史:产生年代因史料缺乏,难以考证。从戏的内容分析,可能孕育于汉时期,后经修改补充,到清代中叶才基本定型。

撮泰吉为彝文译音,通译为“人类变化的戏”。一般于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多在夜晚进行,地点选择在村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面具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锅烟涂为黑色。雕刻不分男女貌相,靠戴胡须和用粉笔画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区分角色的性别与老少。

仡佬族高台舞狮

  身份:贵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与竞技类)

地区:务川自治县、道真县

历史:源于花灯庆新春和愿灯的酬神祈福求子,兴于明,盛于清,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

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台高可达7—10米,形似宝塔,亦称“宝塔桌”。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五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演员们在高空中腾挪闪躲,把惊险与欢迎从高空掷下给观众。(记者申凌来源: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