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二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公布
新增两颗风云气象卫星、六十七部天气雷达
光明日报北京3月19日电(记者袁于飞)今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包括中国气象局全球天气数值预报模式投入业务运行,新增67部天气雷达,新增两颗风云气象卫星投入业务运行,中国气象卫星广播系统转星升级,新增4架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建成新一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等。
据介绍,中国气象局全球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中国芯”更加强大,最高可用预报天数达8.5天,全球空间分辨率从25公里提高到12.5公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全国雷达监测覆盖率提升3.3%,西部地区监测覆盖率提升6.5%,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在全国推广运行,粤港澳率先建成大湾区相控阵雷达协同监测网。
据介绍,2022年我国极轨、静止卫星组网运行观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世界唯一同时运行上午星、下午星、黎明星的国家。极轨卫星每6小时提供一次全球观测资料。第二代静止卫星完成规定区域扫描所用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5,扫描精度提高1倍。
亚太7号通信卫星启用,升级后覆盖国家由21个增至65个,覆盖范围从亚太地区扩展到非洲、欧洲以及中东大部分地区,服务精细化程度、传输稳定程度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国内、国际用户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国形成58架(包括购买和租用)人工增雨飞机、1.2万台(套)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作业能力,在应对2022年南方高温干旱、森林防灭火、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建成以雷达、卫星资料为主的新一代短临监测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
另外,2022年我国新增330余种地球系统多圈层气象相关数据;数据资源持续丰富,两年来新增数据15PB,数据量增加30%。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0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