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国家科技特派团深入田间地头 用科技助农富农

2023-07-14 08:27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谢红江(左)在示范果树修枝。  本报记者王永战摄

果品加工车间。  越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村民在搬运苹果。  越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隅。  越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数据来源:中组部  农业农村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2022年初,中组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以“一县一团”方式,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1500多名专家型科技支撑人才,精准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帮带。

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产业发展建议……国家科技特派团组建一年多来,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科技兴农的种子播撒在乡野沃土。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倾听科技特派员助农富农的故事,感受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编者  

扎根乡村——

“把技术讲给村民听、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

从四川成都出发,沿着山路驱车近7个小时,国家科技特派团四川越西团负责人、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谢红江带着团队成员,月内第三次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

“如今是苹果幼果膨大、枝梢生长的关键时期,水肥一定要跟上。”来到越城镇河东村龙幺妹家庭农场,谢红江一边从车上搬运专程带来的微生物菌剂,一边跟农场负责人龙定常说。

时间回到2019年,当时从外地返乡的龙定常有了种苹果的念头,但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咱没学过苹果种植技术,辛辛苦苦种苹果,万一挣不到钱咋办。”听说了龙定常的顾虑,谢红江带着团队主动上门,逐一解答疑惑,并且承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在谢红江等人的帮助下,龙定常的家庭农场逐渐步入正轨,种出的苹果销往内蒙古、黑龙江、重庆等省份,年销售额突破30万元。

在越西县,像龙定常一样,受益于科技特派团技术支持的农户不在少数。据统计,通过集中培训,科技特派团已结对帮扶当地农技人员、企业骨干、种养大户等165人,培育科技示范户22户。

选派能长期扎根乡村、练就过硬本领的农业技术人才,是科技特派团的重要原则之一。2018年初,越西县举行产业发展摸底会,多个产业发展建议摆到了相关农业负责人的案头。当时,作为专家代表的谢红江对不同产业发展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蓝莓经济效益好,但采摘难度大”“樱桃遇到雨季容易破裂、不易储藏”“越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苹果易储藏和运输,比较适合当地发展”……一番讨论之后,他提出的发展苹果产业的建议被大家认可。

2022年,在组建国家科技特派团时,熟悉越西农业产业发展的谢红江被选为苹果产业组组长,并担任国家科技特派团四川越西团负责人。随后,熟悉荞麦、特色蔬菜等产业的专家也被纳入。

“去年3月26日,专家们在越西召开了对接需求会,并签订了服务承诺书。”越西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站站长张武琼介绍,“一年多来,结合生产技术难点,科技特派团专家深入农业园区、示范基地、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服务138次,覆盖168个行政村、1010个种养大户。”

在乡村振兴中,科技特派团能发挥什么作用?对于这个问题,谢红江回答得干脆:“我们要把技术讲给村民听、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真正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倾情帮扶——

“把科技成果切实转变成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

进入夏季,索玛花在山坡开放,但东坪村农户莫罗阿里期盼的雨水却迟迟没来,看着地里矮小的荞麦,他急在心里。

“现在最重要的是夏季保墒,尽可能留住水分。”凉山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一边观察作物长势,一边给农户出主意,“要为荞麦起垄,把有限的水分利用上。”

作为国家科技特派团四川越西团荞麦产业组组长,罗晓玲常常通过实地操作,向当地种植户、县农业部门的农技人员讲解荞麦品种选择、施肥用量、荞麦精量播种等方面的技术。“今年2月,罗老师带着川荞1号、云荞2号等新品种,在村里的试验基地进行种植”,莫罗阿里说,新品种亩产能达到300斤,生长期则只需3个月,很适合在山地上种植。

“去年我们在东坪村引进了9个荞麦新品种,最终确定了3个适宜的新品种进行推广。”罗晓玲介绍,新品种与其他作物轮作,能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

新品种落地,新农技见效。去年以来,在科技特派团努力下,越西已引进农业新品种65个,建立试验示范基地8个,评价筛选适宜优新品种8个,同时示范推广苹果和蔬菜轻简高效栽培、荞麦机械作业、肉牛驱虫和疫病防控等新技术12项。

指尖“小屏幕”,变成随时交流的“大平台”。坐在家门口的院子里,越西县中所镇零关村种植大户杨仕华打开手机,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苹果产业的交流群,科技特派团的专家都在里面,有问题,随时问!”

去年4月的一天,杨仕华发现园子里的一些苹果上长出了“黑点点”。“过了几天,长黑点的苹果越来越多。”零关村的种植大户邓中福也发现了类似问题,赶忙在群里求助。

看到消息,谢红江立即回复:“这是黑星病。”随即,他给出了针对性的用药方案。“按照专家的指导买药、打药,没过几天,黑星病就被控制住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杨仕华说。

指导常在线,帮扶不断线。“我们采用实地帮扶+线上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精准答疑解惑。”谢红江说,“要把科技成果切实转变成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农民学了能懂、懂了能用、用了能增收。”

培训育才——

“要用真心、诚心、细心,留下一支懂技术、留得住的队伍”

走在果农邓中福的果园,一棵棵苹果树“束”着腰,一米五一棵、三米五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树上圆润饱满的苹果压弯了枝条……一排排的果树间,邓中福正在向科技特派团成员杨文渊请教种植技术。

“新品种外观好,但是有点酸,会不会影响销售”“波尔多液容易引来红蜘蛛,该怎么解决”……邓中福拿着小本,边问边记。从“门外汉”到村民公认的“土专家”,靠着爱琢磨的劲头,如今的邓中福不仅种植了20亩苹果,还担任着越西县苹果产业技术员,负责对其他农户提供指导。

“多亏了科技特派团专家的指导,现在施肥、拉枝等技术操作有了管理日历,心里有本明白账。”邓中福说,现在每逢科技特派团到越西进行技术培训,自己总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去年5月,黑星病暴发后不久,谢红江和杨文渊便专门举办了主讲黑星病等病虫害防治的讲座。“谢老师既讲防治措施,还分析问题根源,帮助我们举一反三,思考遇到其他病虫害该如何应对。”邓中福回忆。

学好知识和本领的同时,邓中福也在帮助更多人增收致富。一开始,同村村民彭开清不懂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没掌握套袋技术要领,苹果产量少,口感也不佳。去年开始,彭开清有空便往邓中福的果园里跑。“最近正是夏季拉枝的关键时节,我想着来老邓这儿补补课。”彭开清说,自从有了邓中福这个身边的好老师,果子长势更好,自己的干劲也更足了。

开展荞麦生产技术培训,罗晓玲也喜欢将培训会开在田间地头。今年3月29日,一场关于荞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的培训会在东坪村举行。培训现场,罗晓玲不仅发放资料、示范讲解,还一一测量新品种试验田,现场撒种。“在田间示范栽培技术,大家可以随时交流,效果更好。”罗晓玲说。

“要用真心、诚心、细心,留下一支懂技术、留得住的队伍。”在谈到如何育才时,谢红江介绍,科技特派团通过建立“省州专家+本地人才+种植能手”的“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为当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去年以来,科技特派团到越西已开展集中培训28次,培训农技人员、种养大户等1198人次。

献策产业——

“不仅要带来好技术,还要带来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越西县委办公楼八楼,不大的会议室里,科技特派团半年度工作推进会正在进行。“今天要总结上半年科技特派团工作推进的情况,再安排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会议一开始,谢红江便点明了会议目的。

按照《四川省越西县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科技特派团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半年还要召开一次推进会,梳理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当下,要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做文章。”会上,谢红江提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的具体建议。

提及荞麦产业的发展思路,罗晓玲也发了言:“结合荞麦的市场需求,建议加快利用电商销售荞麦,培育电商实体和主播带货机制。”

…………

一场工作推进会既是总结会,也是集思广益的讨论会。越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热古说:“工作推进会上,好思路接连涌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少有益参考。”

“强化标准化管理,实现提质增效”“逐步实现早熟的红露等品种占到50%”“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会上,专家提出的相关建议被纳入越西县相关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作为专家,不仅要带来好技术,还要带来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谢红江说,国家科技特派团要为产业长远发展出主意、献良策,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

得益于专家建议,越西县果园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预计“十四五”末可实现优质苹果年产达30万吨,商品果率达80%,总产值将超11亿元。“我们还计划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尝试开发苹果汁、苹果干等产品。”罗热古说。

优化政策供给保障,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去年4月,凉山州开始策划向州内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的工作对接方案,要求每月统计相关工作情况。“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成立了协调小组,服务科技特派团开展工作。”罗热古说。今年3月,越西县委组织部等10部门还发起成立当地教育、医疗、科技“组团式”帮扶工作协调服务小组,协调科技特派团工作。

月光如水,从叶片的缝隙间洒落;清风拂树,叶子发出清晰的沙沙声。坐在院子里,龙定常和丈夫一边看着苹果树,一边畅想着未来。科技助农的故事正在让这片土地、让身处其中的人们焕发新的面貌……

【责任编辑:吴闻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