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人的故事>

汪心恩和他的农耕“老古董”

2023-12-07 09:11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原标题:汪心恩和他的农耕“老古董”

河南日报记者 汤传稷 文/图

革命老区新县,既是一个山区县,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县。随着时代的变迁,属于农耕文化的那些记忆正在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线。不过,一位叫汪心恩的退休干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搜寻那些农村老物件,想把农耕文化的“根”留住。

讲述农耕历史

11月25日,记者走进新县陡山河乡白马山村的“新县汪河民俗非遗文化艺术展览馆”。那里就是新县退休干部汪心恩多年搜寻到的农村“老古董”的大本营。

琳琅满目的老物件凝结着汪心恩多年的心血。

这是一座传统的农村小院,几间房屋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农村老物件。陈旧的纺线车、织布机、马灯、捕鼠器,锈迹斑斑的老式收音机、老电影放映机,还有各种传统的农具……每一件老物件都记录着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走进这个民间展览馆,藏品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琳琅满目,或臻精巧,或趋朴拙,但无不浸润泥土的芳香,无不凝聚先人的智慧。重新审视这些铁石竹木、百行器具,仿佛又触摸到从远古走来,已经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的温度和灵魂。这些陈列,为历史存照,既是乡土的记忆,也述说着我们人生的来处。

与其他展馆不同的是,汪心恩给每一件老物件都配有一个专属二维码。记者用手机扫码之后,屏幕弹出页面,详细介绍这件老物件的名称、用途等信息。同时,信息之后还配有一首汪心恩创作的古体诗,读起来别具韵味。

面对这些老物件,汪心恩总是神采飞扬,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展览馆里有些“老古董”真的是很稀罕。像一杆大秤,有一人多长,能称300多斤的重物,是农村大集体时代收购生猪用的,这种大秤现在几乎绝迹了。还有一个巨型的老式算盘,有1米多长,算珠还保存完好,也算得上是一件珍贵的民间文物。

“我一直热爱古诗词、摄影、围棋等,愿意为家乡的文化鼓与呼。现在虽已退休,却仍喜欢奔波在田间地头,访乡野、寻传奇,以诗词回溯历史,用照片留住乡愁。”汪心恩说,“看着这些‘铁石竹木’,仿佛又回归到田园牧歌的乡村,重拾渔樵耕读的诗意栖居。这些农耕文明,在今天依然有温度有灵魂。”

汪心恩说,他曾长期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工作。从2019年起,他就翻新改造老家的房屋,不断征集豫南民俗老物件,组织摄影家开展非遗专题拍摄,举办民俗文化论坛。

汪心恩说,展馆的展品全部由其本人征集,绝大多数照片影像资料为他自己拍摄,并为众多实物及农耕非遗文化配上古诗词和简介,这种“实物+图片+诗词+简介+故事+二维码”相结合的陈展方式,在各类展馆也是首屈一指。

感受乡土文化

目前,新县汪河民俗非遗文化艺术展览馆征集有各种文物及影像资料5700余件,2022年2月25日正式注册登记并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展览馆线上线下参观浏览人数达300多万人次。2022年5月9日,“新县汪河民俗非遗文化艺术展览馆”被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布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2023年2月17日,国家文物局网站以《全景式陈展方式讲好传统农耕故事》为题,对展览馆进行了报道。

这座远近闻名的农耕展览馆,吸引了大量学校师生、村民、游客前来参观,实物、图片及影像资料,通过全景式陈展方式,生动还原了一幅幅传统农耕生活场景,让展览更具趣味性,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诠释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乡村情景式教育的鲜活课堂。

“今天我们一家慕名而来,不仅想重温儿时同父母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也想带孩子长长见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游客张先生说。

据介绍,当地的村民没事就喜欢到展览馆看看,这里有他们捐赠的老物件,有着他们对过去生活的点滴回忆。村民在这里回忆过去,对比眼前的好生活,更加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汪心恩说,这个展馆是公益性质的,建成以来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目的在于展示民俗收藏,促进非遗传承抢救性保护,挖掘农耕文明,留住历史记忆,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构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汪心恩说,目前他正在编校一本个人新专著《豫南民俗非遗诗图集》的书稿,该书即将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汪心恩也有一些期待。他感觉展馆还是太小了,很多展品只能堆在那里,不能为每一件展品单独设立一个展区。安全设施投入也明显不足。另外,农耕文化的“老古董”很珍贵,征集和保护都需要资金支持,以他个人财力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他希望能得到政府和社会上更多热爱传统文化人士的支持,共同把我们的“根”留住。

【责任编辑:孙晓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