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评观世界>

再次胁迫日荷“脱钩”,美国为何拒绝承认

2024-06-25 09:21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美国毫不尊重一些固定的外交礼节和安排,派出官员像对下属下指令一样,到日本、荷兰等国要求它们配合美对中国一些高科技行业进行限制,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全事务的副部长埃斯特维兹前几天访问了日本、荷兰,要求两国进一步限制中国生产尖端半导体的能力。或许担心这么做会遇到一些阻力,美国方面目前拒绝对相关报道发表评论。

早在今年3月,《日本经济新闻》就曾曝光美国政府对日荷两国提出要求,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对象,并加强监管。或许是因为日荷两国当时都选择了“软抵制”,没有完全跟着美国的步调走,所以美国政府此番再度派高官亲自前往施压。采取这种阵前督师式的做法,说明美国胁迫盟友搞对华半导体遏制做法不得人心。

事实上,美国以所谓“联合盟友”为名强制他国配合对华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彭博社分析称,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购买半导体和生产先进半导体的能力,但结果并未能如其所愿,反而刺激华为等中国公司在技术上自主突破取得重大进展。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瓦德瓦尼人工智能与先进技术中心主任艾伦也指出,“美国是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最重要的参与者,但它远不是唯一重要的国家。日本和荷兰也是半导体设备的主要供应商。荷兰和日本对出口有限制,但对服务没有限制,而这是整个技术控制架构中的一个关键”。然而美国一些人仍执意坚持保护主义政策,在他们看来,“小院高墙”效果不彰的原因并非砌墙是错误的,而在于“高墙”还存在漏洞,必须施压盟友“查缺补漏”,才能实现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卡脖子”。

2023年1月,在美国的胁迫下,日本、荷兰与美国达成限制对华出口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协议,但两国国内一直存在比较强烈的反对和抵制声音。如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认为,“作为亚洲一员,日本应采取理性对华政策,不应追随美国,盲目在亚太地区搞集团对抗”。《日本经济新闻》也曾提到,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的日本被要求采取与美国相同的管制水平,“这导致日本企业失去此前一直依赖的巨大中国市场”。荷兰政坛此前也传出“即便是盟友,单方面改变规则也令人难以容忍”的反对声。其中既有对美国自私自利霸道做法的不满,也有对被迫跟着美国对华“脱钩”导致本国产业乃至国家利益受损的担忧。只是迫于美国的霸权,日荷两国政府“敢怒不敢言”,只能进行“拖延抵制”,但这治标不治本。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期又在暗示日本在对华电动汽车领域也要“站队”。诚然,中国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速,不少日本车企也感受到了压力,但如若像对待半导体一样,盲目跟着美国搞“脱钩断链”,并不符合日本自身的利益。一方面,电动汽车目前占日本新车销售市场规模较小,根本没有达到“破坏”日本汽车产业的程度。另一方面,中日经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日本跟着美国提高对华关税看似简单,但结果必将是损人不利己。路透社6月20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日本企业认为,日本政府没有必要跟随美国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

美国胁迫他国进行半导体管制的行为,严重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阻碍了技术进步,终将成为威胁美国自身科技未来的一支“回旋镖”。有关国家也应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胁迫,共同维护公平、开放的国际经贸秩序,维护自身的长远利益。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