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读懂中国>

做好月壤结构研究,无需在意“中外之争”

2024-06-27 09:22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嫦娥六号返回器日前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且工作正常,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本的国家。据媒体介绍,从月球背面古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珍贵样品,将帮助人类进一步进行月壤结构分析,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这样的研究将是我国科学家探究未知世界的又一壮举。就在许多网民恭贺中国科学家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有媒体提出了颇为引人注目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该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发表?论文用中文还是英文写?

我国科研人员用什么语言在什么刊物上发表其科研成果,近几年在学术界似乎是一个“争议话题”。一种观点认为,学者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科研经费,因此科研成果应首先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不能崇洋媚外地将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让外国人先睹为快。另一种观点认为,一是在国外顶尖期刊发表科研成果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学术地位,也有利于提升学者所在科研院所的知名度;二是懂汉语的外国学者毕竟是少数,因此中国学者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利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上述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因此,我国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究竟该用什么语言首先在哪里发表,不能陷入伪命题争论,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首先,不同的学术研究及其产出的科研成果,面向的是不同学术群体。虽然科学研究是无边无际的,但每一个研究人员都有特定的学术兴趣和专长。因此,他的科研成果只能面向特定的学术群体,尽管学术研究越来越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用什么语言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发表,既受制于科研工作的特点,也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受众面;既要考虑国家的荣誉或民族的尊严,也要重视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

例如,关于中国经济或中国改革开放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用汉语发表能引起更多中国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而鉴于月壤结构分析在国内外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用外语在海外发表比用汉语在国内发表可能更好,至少可以迅速引起国际上更多的科学家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地位。

其次,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考核制度,对科研成果的“出路”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制度不是万能的,但制度对科研工作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起,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就开始重视与国际学术界接轨。这一接轨既包括学者之间的交流,也包括鼓励研究人员向国际学术刊物投稿。

诚然,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外国的学术刊物并非都是高水平的,但在国外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对我国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并非易事。这就促使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逐渐在制度上采取一些激励研究人员在国外发表论文的措施。换言之,如果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这一制度设计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研究人员首先考虑将其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发表的动力不强。尤其在面对经常有人在社交媒体或通过邮件问你要不要花几万元发表一篇论文这种奇怪现象时,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管理部门似乎更倾向于,继续鼓励研究人员在国外发表论文。

再次,语言壁垒对我国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制约可以忽略不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他们既可以看懂国际上的外文科研成果,也可以用外语撰写各种学术论文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与国外同行交流。相比之下,绝大多数外国学者却不懂汉语。因此,虽然一些汉语词汇的英译已进入英语词典,如Chang’e(嫦娥)、Taikong(太空)、Yinyang(阴阳)等,但如果我国学者用汉语在国内发表科研成果,国外同行必然面临着明显的语言壁垒,中外学术交流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就此而言,我国研究人员在海外发表研究成果是必要的。

最后,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管理部门以及期刊编辑部,应在制度上为科研人员在国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刺激性的优惠和便利。例如,多种多样的相互竞争的期刊评价标准应该在相关部门干预下整合成一种能与国际学术界外文期刊并肩的体系;期刊编辑部在录用稿件时要秉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受学者的名气大小所左右;国家有关部门要鼓励学术刊物出版双语版,甚至还应该支持国家级研究机构出版更多的英语刊物。只有主管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学者三方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到更高水平。(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