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从5G到5G-A,中国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2024-06-28 14:38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上海6月28日电(记者 陈爱平)正在举办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量的60%,5G用户数占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数的50%以上。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在5G应用领域的探索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为期三天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吸引超过250家赞助商、参展商和合作商共同探讨5G、人工智能、数智制造等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约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相聚,见证中国5G发展的最新成果。

6月26日在中国电信展台拍摄的汽车直连卫星服务介绍。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截至目前,中国5G应用案例数累计超过9.4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已实现规模应用。“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3万个,一批5G工厂建成,这为全球制造业可持续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大会主办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分析,中国5G生态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数字消费群体、大规模工业领域和巨大的经济体量。同时,中国不仅着力于基础设施部署、行业应用和融合发展,还注重创新、开放共享,这样的发展理念给各国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提供经验。

GSMA预测,到2024年底,中国5G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增至16亿,这相当于全球总连接数的近三分之一。

6月26日,观众在中国联通展台体验“上海天文馆数字孪生平行世界”。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5G技术的演进成为必然。“升级版”的5G-A,在网络速度、时延、连接数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并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技术,从而更好地匹配人联、物联、车联、高端制造、感知等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2024年被认为是5G-A商用发展的关键之年,首个面向5G-A的技术标准——R18标准近日也在上海宣布冻结。

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中国运营商披露5G-A相关建设计划。中国电信将稳步推动5G网络升级,加强5G-A战略布局和6G研发力度,并将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中国移动将一体推进5G和6G演进,推动5G-A、三维空间导航等技术在文旅、物流、应急等低空经济领域应用。中国联通将开展5G-A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推动从网元、部件到拓扑、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智能的泛在智联网络。

中国多地也积极推动5G-A网络建设和应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戴斌介绍,上海以“紧贴应用、按需部署、适度超前”为基本原则,截至目前已部署5G-A基站超过1.8万个,聚焦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应用场景,在三载波万兆用户体验、5G轻量化、通感一体等领域展开探索,“物、车、空、海”一体化的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初见成效。

记者从展会上获悉,上海电信及合作企业采用“3.5GHz+2.1GHz三载波聚合技术”,在徐汇区衡山路、华山路及肇嘉浜路等人流密集区域部署站点,显著提升网络上行能力,满足用户在上海都市旅游中心圈徐家汇的高清直播等方面的需求,用户体验明显提升。

6月26日,在中国移动展台,观众观看“AI+工厂”展项。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上海联通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探索5G轻量化技术承载用电负荷管理,在满足业务低时延、高可靠性通信需求的前提下,5G轻量化通信终端功耗与替换升级前相比降低了50%,用电负荷数据采集成功率达100%,响应时间级别由分钟级提升为毫秒级,助力全面提升负荷精细化管理水平。

“我们愿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发出倡议: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加快推进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系统布局5G轻量化与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产品研发,加快推进商用部署;深入开展6G关键技术研发,为6G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吴闻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