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刷屏”欧洲杯,西媒政治解读很离谱
欧洲杯自上月中旬起在德国举行,吸引观众眼球的除了精彩纷呈的比赛,还有场边频繁滚动播出的中国品牌广告。在本届欧洲杯13家官方顶级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创纪录地占了5席,分别是海信、支付宝、vivo、速卖通和比亚迪。这是近年来中企加速走向海外、扩大影响力的一个缩影,却被一些西方媒体质疑是“北京地缘政治战略的一盘大棋”,还批评欧洲足联“把经济利益置于其政治和社会利益目标之上”。照此逻辑,中国转播欧洲杯就是在帮欧洲扩大政治影响力了?这种政治解读实在离谱。
以意识形态视角看待中国企业赞助欧洲杯,表面上是傲慢,实质上是缺乏自信。现代足球在欧洲诞生,欧洲有深厚的足球基础和广泛受众,欧洲杯是有全球影响力的球迷盛事。有统计显示,关注本届欧洲杯的中国球迷数量比主办国德国的球迷数量还多。中国企业与欧洲杯深度合作,既是看重欧洲杯这个平台,也是看重欧洲市场,希望借此提高广告曝光率和品牌认知度。这些中国企业,都是具有成熟的全球运营模式、先进技术能力及较高市场认可度的跨国企业。难道它们有一天冷落欧洲杯,才是这些西方媒体所乐见的?
作为欧洲杯的主办方,欧足联就不像一些媒体那样看问题。它们重点提到欧洲杯吸引了“一些全球最大的品牌和组织”,大大增加了欧足联可用于重新投资足球的收入,并为球迷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和最佳的欧洲杯体验,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赞助,中国企业此次与欧洲杯是深度合作,包括比亚迪负责欧洲杯的官方用车;vivo X100系列成为欧洲杯官方手机;海信为 VAR(视频助理裁判)审核提供技术支持,全新全场景AI画质平台以及MEMC运动补偿技术的运用,为观众呈现更好更流畅的比赛画面;支付宝给欧洲杯带来的“扫一扫”风潮,让从小型冰淇淋摊到连锁餐厅等各类商户都能从中受益。这些合作能够实现长久的正向循环,是双赢、多赢的选择。
我们无意与那些西方媒体打擂台、搞论战,但很有必要戳破它们精心构筑的“信息茧房”。比如它们说,成为官方全球赞助商的中国企业有5家,作为比较,主办方德国的企业只有3家。如果被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德国读者看到,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本国企业被中国企业挤压的危机感。实质上,欧洲杯从很早开始就全球招商,从早年的美欧企业占主导到后来日韩企业的高曝光,本身是经济全球化的反映。同时,广告和赞助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国外新兴企业打响欧洲知名度的需求肯定要高于欧洲本土老牌企业。更不用说,中国企业历来在重视本地化经营方面表现突出。比亚迪已宣布落厂匈牙利。海信在欧洲拥有近1万名员工,5个主要生产基地及6个研发中心。与欧洲杯一样,欧洲也是一个平台,外部投资是对欧洲的认可,而不是相反。
体育交流作为一种无国界的活动,不应该受到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据本届欧洲杯的官方转播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数据显示,在总台转播的前两个比赛日的赛事中,已有多场赛事收视率超1%,多场赛事收视份额超15%,欧洲杯尤其受到中国年轻观众群体和精英群体的喜爱。另一转播商中国移动咪咕与中国多个城市合作举办了线下直播节目。中国社会从未有声音说,欧洲杯在中国的热度是欧洲“地缘政治战略的一盘大棋”。
在欧洲杯上,拼尽全力的球队都会收获更多喝彩。在商业赛场上,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同样会收获更多支持者。我们希望,那些对中国企业说三道四的舆论,在为欧洲球队喝彩的同时,也珍惜球场上那份可贵的拼搏、奋斗和公平精神,用积极向上的思维看待企业间的正常竞争,而不是一有“失利”就指责对手“作弊”。更何况,在这个赛道上,竞争的结果并不是只有你死我活,它更有可能是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