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辽宁聚焦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高质量发展——“三聚焦”赋能区域全面振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辽宁聚焦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高质量发展——“三聚焦”赋能区域全面振兴

2024-09-05 10:4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①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院士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等情况。

②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实验学校开展篮球操社团活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18年以来,辽宁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一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加快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支撑。

聚焦人才培养

以多元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

辽宁聚焦所需,推动各类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辽宁健全“调、停、转、增”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急需学科清单,发布鼓励发展和暂缓增设专业名单。2018年以来,辽宁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等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自主备案目录外二级学科262个、交叉学科35个;拥有中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基础、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基因组与种质资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沈阳建筑大学建筑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等91个“人无我有”的特色学科;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全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分别由18个、157个增至20个、186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分别由35个、618个增至37个、713个,新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精细化工等本科专业444个,撤销186个;累计培养博士生1.5万人、硕士生22.1万人、本科生103.8万人、专科生69.7万人。

打造高校引才聚才强磁场。辽宁支持高校对优秀人才实行破格申报职称,着力做大人才“蓄水池”。2023年,全省高校新引进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2525人,其中从省外引进679人;实施国外智力引进计划,省内7所高校建设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27个,引进俄美乌日意等10个国家专家团队38个,聘请国家级院士、学术骨干、青年人才130余人;加大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力度,实施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获批779个研究生计划。

组织校企共育卓越工匠。辽宁服务区域产业高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面向辽宁重点企业一线优秀员工,采用“资格推荐+文化考试+技能考核”遴选方式,通过以师带徒、工匠传承、送教到岗、多方拜师,修素养、厚基础、强技术、锻绝活;遴选27个培育基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为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储备一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目前,全省已培育“匠苗”190名。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辽宁服务县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依托县级职教中心,组织高职院校与县域重点企业共建15个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五年一贯制学历教育和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市域定向招生、县域定向就业、产教资源精准对接,为县域经济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人才教育培训,组织高校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开展“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15期,培训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村“两委”干部、县乡农经主管人员、乡镇领导干部等1220人,围绕土地整地、播种方式、水稻育苗、大豆提产能、直播带货等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培训学员7.4万人次;推进农科教协同攻关,联合实施合作项目20余项,荣获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辽河平原区褐土防蚀保墒培肥与产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和示范”项目,在阜蒙县、建平县等地建立万亩示范区,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区域样板;北粳143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稻瘟病、优质、高产等特点,在适宜区域内亩产达640—680公斤,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③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北票市乡村振兴学院组织现场教学授课。

④辽宁省鞍山市幼儿园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快乐做游戏。

聚焦产教融合

以校企合作赋能产业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辽宁围绕“一圈一带两区”重点产业需求,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依托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企业强化协同创新、协同攻关。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资源精准对接。辽宁服务省内“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国重器建设,组建石油化工、机器人、船舶、航空等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国家、省级产业园区组建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校企实习实训基地555个,617家成员单位对接项目3000余项;支持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领军企业共建共管兴辽产业学院,实施涵盖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

推动高等教育与重点产业集群联动发展。辽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组织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文旅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81个,开发实习实训岗位2.5万个,建立实验室438个,联合培养毕业生6万余人,解决企业技术问题1266个,推出新产品529个;加强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建立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67个。

推动职业教育“随企出海”。辽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辽宁“职教出海”,召开“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13个国家共同发起并签署《沈阳协议》,提升辽宁率先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国际认可度;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在俄罗斯、加纳、老挝等14个国家建设15个“墨子工坊”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应对“走出去”企业海外用工荒。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成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首批成员单位,建成1200余平方米的鲁班工坊国际教学中心,搭建完成鲁班工坊线上教学直播平台,线上培训外籍学员5000余人次。省内16所高职院校与阿尔巴尼亚、泰国等开展境外合作办学,累计境外培养培训近万人次。

⑤2024年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足球世界杯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中外球员角逐绿茵场。

聚焦科教融汇

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辽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创新资源聚集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前沿科技发展为引领,以高校学科优势为基础,开展重大重点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辽宁高校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位居全国前列;聚焦智能化工与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智能计算与数字化转型等前沿重点科技领域,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中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标准启动辽宁高等研究院建设。辽宁聚焦省内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建设思路,首批建设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3个分院;由企业提出真问题,列出关键核心技术和项目清单,由政府遴选真课题,凝练一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重大关键科技攻关项目,形成动态调整的产业需求项目库;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委托制”“项目经理人制”等,组建科技攻关团队,申报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录取;师生入院后进项目、进企业,高研院与高校、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各方责权利,联合开展项目攻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培养拔尖人才,实现重大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双产出”。

推动校企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辽宁发布《2023年辽宁省首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指南》,支持高校牵头、参与组建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12个,承担关键技术、工艺及核心装备攻关项目14个,编制地方标准7项,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资源合力攻关;连续两年开展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2023年,全省百所高校对接企业1293家,科技成果省内转化4568项,转化合同金额18.67亿元,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加1557项、8.95亿元,服务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水平显著提升。其中,中国医科大学的“即用液态口服胃超声显影剂”单项转化金额4800万元,解决了国内外胃超声研究领域技术瓶颈,有望成为大规模体检初筛胃癌的重要手段。(通讯员 杨爽 辽宁省教育厅供图)

数字里的辽宁教育

98.9%

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8年的97.3%增长到

2023年的98.9%,提高1.6个百分点

899个

硕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一级学科点分别由2018年的53个、775个增至2023年的57个、899个

158899人

硕士研究生在校生由2018年的100667人增至2023年的158899人

20707人

博士研究生在校生由2018年的15853人增至2023年的20707人

25人

高校两院院士由2018年的21人增至2023年的25人

412人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由2018年的282人增长到2023年的412人,提升46.1%

3000项

组建石油化工、机器人、船舶、航空等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国家、省级产业园区组建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校企实习实训基地555个,617家成员单位对接项目3000余项

6万人

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文旅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81个,开发实习实训岗位2.5万个,建立实验室438个,联合培养毕业生6万余人,解决企业技术问题1266个,推出新产品529个

18.67亿元

2023年,全省百所高校对接企业1293家,科技成果省内转化4568项,转化合同金额18.67亿元,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加1557项、8.95亿元,服务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吴闻达】
无障碍
返回顶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