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党校专家权威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之四丨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党校专家权威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之四丨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024-09-15 14:30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指导我国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决定》中提出的“七个聚焦”改革目标,新华网思客推出“党校专家权威解读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深入探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实质和改革要求。《决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本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志明对此进行深度解析。

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南源街道长者饭堂内,老年人在用餐(2024年7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华网思客:三中全会《决定》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如何理解其重要意义?

李志明: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全篇,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对进一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一战略定位和战略部署,具有如下重大意义:

一是充分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政党属性决定了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同样,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系统部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党的初心宗旨,诠释和回答了“为了谁”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命题。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的南江路农贸市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属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的本质属性和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导向,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遵循。

三是为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工作提供了原则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提过高的目标,不搞过头的保障,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工作的基本方略。

新华网思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何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李志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含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实践要求。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8月22日拍摄的苏州强胜路接312国道工程沥青路面摊铺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尽力而为是负责态度,量力而行是科学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力而为,就是强调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到民生领域,把更多的政府工作精力投入到民生领域,努力建设服务型、民生型政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民生投入是纯消费”、民生“光投入不产出”的错误看法。事实上,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主要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收获的将是人力资本的提升、就业质量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后顾之忧的缓解、健康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将为经济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巨大需求和持久动力。

量力而行,就是强调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有多大能力解决多大问题”的原则,从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做起,合理确定民生工作目标。这既是资源和能力约束的客观要求,也是民生刚性增长规律下我们应当做出的理性选择。如果我们在推进民生建设时不管不顾,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将造成工作的被动,还可能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在确定民生建设目标和标准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向发达国家看齐,向福利国家看齐,而应该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循序渐进,不作过度承诺,不做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的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新华网思客:为何要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践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李志明:《决定》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着力点。“普惠性”强调保障对象的普遍性。“基础性”强调以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为保障内容。“兜底性”强调政府主要承担兜底保障责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在结合我国国情、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重点的创新,指引我们既要着眼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扩大民生保障对象、丰富民生保障内容、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又要结合实际,把着力点放在兜底线、保基本、促公平上,确保相关改革举措可持续,避免“大包大揽”和过度福利化。

9月4日,医务人员(左)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了解老年人的健康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努力分好“蛋糕”,坚持全覆盖、强调保基本、突出兜底线,集中精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推进民生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新华网思客: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李志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深入把握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根本在于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二是着力化解好结构性就业矛盾。这就要求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天津师范大学专场双选会上,学生现场求职(2024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三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群等重点就业群体,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稳住重点就业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完善就业支持政策,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以点带面稳定就业大局。

四是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五是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

【责任编辑:刘佳】
无障碍
返回顶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