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评观世界>

相对西方“支持”,非洲更需要中国经验

2024-09-27 09:24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为中国建筑企业派驻非洲的水电工程师,我曾在坦桑尼亚、赞比亚、莱索托的水电项目工作过3年。这3年,正好是中非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3年。我的切身感受是,中非合作的一条潜藏的重要主线是助力非洲经济发展跑赢人口的增长。

在人口问题上,不光是发达国家,巴西、伊朗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生育率下降的问题,这些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普遍低于2。但如果观察世界人口数据,你会发现,在这些国家人口都在下降的时候,全球人类总人数仍在继续增加,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非洲。现在大多数非洲国家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它们的经济可以实现增长,但经济的发展难以跑赢人口的增长。

我在非洲经常跟一些当地的工程师、技术员等上过大学的知识分子聊天,发现他们对生育有着明确的概念:如果没有办法让孩子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他们就会主动考虑生育的数量。而大量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也没有过正式工作的非洲人,对生育这件事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在他们看来,生育这件事就跟吃喝拉撒一样,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非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都超过5,个别能达到7。总和生育率7,是什么概念呢?意思是相当多的妇女生育了不止7个孩子。最近十年,随着非洲和平程度的整体提升和各国经济的普遍发展,几个主要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都在逐步下降,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比如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它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从7.3下降到5.2,坦桑尼亚则下降到了4.5。总的来说,现在非洲主要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大体是在5到6之间,比10年前的7到9,已经好很多了。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很明确的。只有一国的经济增长了,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就业比例增加了,她们才可能获得拒绝生育的话语权和能力,该国的生育率才可能呈现下降趋势。问题的关键就成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能不能跑赢人口增速。如果跑赢了,那么这个国家将可能进入良性发展;如果没跑赢,那就将可能导致资源短缺、饥荒、疾病和战争等问题。非洲国家所需要的,就是让本国的经济发展跑赢人口增速。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国家做的是什么呢?每年,它们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其中有食品、工业品,也有药品等,品类不可谓不广泛。然而在现实中,这些物资对非洲而言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适得其反的。究其原因,它们只是工业的终端制成品,并不能转化为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在缺乏就业和教育的前提下,非洲国家过高的生育率难以抑制,将始终缺乏独立的“造血”能力,只能不断地接受“输血”。这将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非洲真正需要的,绝不仅是这些末端的工业制成品,更需要靠近前端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如基建、电力、工业设施和基础教育等。只有通过这些基础性的投入,非洲国家才可能实现协调和可持续的工业化。根据我在非洲的观察,相比西方国家的简单支持,非洲更需要的是中国发展体系化建设的经验。也就是说,只提供粮食一类的终端产品无法彻底解决非洲面临的问题,只有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并进行生产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客观说,欧美国家已经过了基建大发展的时期,英国建核电站、德国修铁路等,没有一二十年都建不起来。而中国是世界上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生产制造体系,能持续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各类工业制成品。中国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工人,从国内抽调任何一家建筑公司、一名项目经理、一个总工或者一些老师傅到非洲就可以拉起一套班底,组织起一个上万人的工程。我们的产业链也相对成熟,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很快就可以设计出来;需要什么机械,马上就能找到专业的设备供应商。中国能提供的体系化建设,还包括在投资建设中帮助其形成工业体系。

对于落后的欠发达国家,缺少的首先是大型公共品。举个例子,有了电,大家才会买冰箱,或者开一个用电的工厂。但是,这个逻辑反过来是不成立的,不是先开设一家需要用电的工厂,才发现缺电,再想到得建个水电站。小型工厂涉及的产业链短、投资规模小、投资周期不长,很多私人资本愿意投。然而,建一个水电站,从立项到发电运营可能要10年时间,回本则可能要20多年,不可能指望一两个私人老板去做这件事。这类项目只能从国家层面来推动。 

中国的大型国企在非洲做的事情大多就是电力投资这类基础性工作。电力能源是现代生活的基石,先得有电,才谈得上工业、通信、服务业等的发展。大型企业先帮助完善这类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民企等跟进,共同助力非洲发展经济,争取跑赢人口增长。(作者是中国企业驻非工程师)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