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和奋斗是中国经济最好的“耐心资本”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关情况,涉及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这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之后国务院层面的一个系统落实“施工图”,也是继央行等之后又一个宏观调控重要部门的集中发声。
就像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会上所介绍的,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稳”和“进”。一方面,生产供给、市场需求都很稳,正在开展的“两新”工作成效明显。另一方面,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结构更趋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大省也挑起了大梁,这些都是稳中有进的体现。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中国经济的新期待都在与日俱增。这非常正常,9月下旬以来,随着中国高层和相关机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集中显现,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双双升温就是可知可感的实例。
毋庸置疑,“做多中国”的热情受到了“增量政策”的激发。需要指出的是,“做多中国”的底层逻辑源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各个领域的优秀成绩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趋势依旧延续,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业生产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制造业投资仍处于快速增长的轨道,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在各个领域和方面都给予人们以坚定信心,这也为各项增量政策的实施以及迎接改革接下来的攻坚阶段奠定了扎实基础。
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许多政策的效果仍需要时间来显现,尤其是在当前内外压力交织的情况下,政策要取得良好的实效,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也需要全社会持续的共同努力。“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客观和理性的看待,也是对奋斗在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人们的要求。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有急浪也会遇风雨,但总在发展壮大。要将政策的短期效应转化为长期动力,需要深层次改革的有力支撑,克服改革深水区的阵痛与障碍。这个阶段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到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从技术创新的瓶颈到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都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智慧、团结精神和持续艰苦奋斗的决心。
每一个亲身参与、见证中国发展历程的人都懂得,奋斗精神一直是中国人应对挑战的秘诀。中国每一次重大变革和成就背后,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努力。随着宏观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和优化,产业升级、就业增长、金融投资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将逐步形成。中国经济的故事远未结束,奋斗精神也将继续支撑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除了短期的市场表现,更需要的是对长期经济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持续追求。保持长远的战略定力和信心,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懈奋斗,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这就是对中国未来经济的最好投资。
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80多天,当下最需要的是全社会围绕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指挥棒拧成一股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我们既要有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克服经济前行困难挑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有放在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调整进程中看中国经济的系统性思维,要对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有信心和耐心,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困难挑战有思想准备,更要对中国经济本身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