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评观世界>

美国极端限制措施最终伤了自己

2024-10-23 08:25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美国政府禁止对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部分投资的相关规定目前正在进行最终审查,这意味着这些限制措施很快就会出台。

这个消息并不令人惊讶,几天前美媒也称,拜登政府正考虑进一步加强对美国主要半导体企业如英伟达和超微(AMD)的出口管控,这次虽然主要针对中东地区的国家,但实际还是瞄准中国。华盛顿方面称此举是为了应对全球AI发展的潜在安全风险,但美国政府这一系列限制措施,却让许多国家和地区感到忧虑,尤其在AI领域,似乎已达到一种极端状态。这不仅伤害了更多国家和芯片厂商的利益,最终也将反噬美国自身。

美国通过在半导体行业的一系列管制措施,其实是在分立市场。通过重构半导体等相关领域的“规则”,美国意图巩固其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地位的同时,促使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新配置。这带来的影响是,世界不同区域可能逐渐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竞争的技术生态系统。如今,类似的动态变化也正在AI领域显现。随着技术竞争的加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发展出各自的标准和技术路径,从而形成多套并行的技术体系。这不仅会影响全球科技合作的方式,还可能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于先进技术及其应用的经济体而言。

这种极端出口限制,还将加剧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不确定性。上述消息爆出后,美国半导体股价应声而落,被涉及的芯片企业的股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反映出市场对美政府政策的担忧,同时也揭示了半导体行业对国际贸易环境的高度敏感性。

自2018年起,美国政府便开始逐步收紧其半导体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理政策。最初,管控范围主要集中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5G通信领域,之后美国的管制重点逐渐扩展至AI等前沿技术,标志着美国从最初的“有限出口”政策转向了更为严厉的“全面出口管制”。这一转变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那些依赖于美国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对新的出口规则,一些企业不得不调整其生产计划,这对于整个行业的产能分配带来了负面影响。

美国的单方面行动还波及了与这些企业有着广泛业务联系的第三方国家和地区。今年4月,美国又再次升级了对中国出口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并扩大限制范围。然而由于全球经济的高度互联性,这项政策同样给那些依赖美国技术和供应链的第三方国家带来了挑战。例如,阿联酋和沙特等国家正积极投资建设AI数据中心,这使得美国的AI芯片成为这些国家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拜登政府担心,这些芯片可能会被转售至中国,进而威胁到美国的技术优势。这种单边主义行为破坏了国际社会长期以来遵循的自由贸易原则,导致多国之间出现了贸易摩擦。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虽然与美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但在面对美国单方面行动时也表达了担忧,并寻求通过多边机制来解决分歧。

此外,这种极端出口限制,使得美国短期得益而难掩长期风险。尽管短期内美国可能从这些限制措施中受益,但从长远来看,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运作并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

一方面,美国企业失去了重要的海外市场,这对它们的收入来源构成了直接威胁。《日本经济新闻》发布的2023年全球市场“主要商品和服务市场份额调查”结果显示,荷兰阿斯麦公司在半导体制造设备(仅前工序)领域成功超越了传统巨头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MAT),成为市场份额的领导者。另一方面,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也可能导致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步伐放缓。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发布的《重构美国创新体系的5个关键步骤》报告显示,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62%,已降至195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不断加码限制下,各国自主研发的步伐却在加快。比如,中国正大力投资于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力求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据SEMI中国的数据,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56亿美元,比上年同比下降1.9%,但中国大陆地区却逆势增长,半导体设备在2023年同比增长28.3%。同样地,欧洲也在积极推动“数字主权”。根据欧委会公布的《欧洲芯片法案》,计划投入110亿欧元用于支持芯片设计与制造,目标是到2030年使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所占份额达到20%。这样一来,美国原本希望巩固的科技领先地位反而可能被削弱。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单边行动都将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所有参与者。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唯有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共赢的局面。(作者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