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透过这些数据,观察五年来刑事检察发力点

2024-11-21 11:17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20日,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会上通报的过去五年刑事检察有关数据,可以让我们从中观察到刑事检察践行司法为民的发力点。

——“不漏不凑”!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推进

自扫黑除恶斗争转入常态化新阶段以来,2021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黑涉恶案件4.9万余人,其中涉黑犯罪1.5万余人、涉恶犯罪3.4万余人;共起诉黑恶势力“保护伞”700余人。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聚焦重大敏感复杂案件办理,挂牌督办69件大要案,指导办理了“唐山烧烤店打人案”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这些数据和成果,是检察机关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的见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打准打实,真正做到“是黑恶一个不漏、不是黑恶一个不凑”。

——持续高压严打,五年起诉电诈犯罪21万余人

参与“拔钉”“断卡”、牵头制发办案文件……五年来,检察机关持续发力,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诈犯罪7.5万余件21万余人、关联犯罪33.3万余件55.9万余人。最高检还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打击缅北电诈专项行动,向全国28个省份交办督办5.3万名集中遣返人员,联合公安部挂牌督办3批13件重大电诈犯罪集团案件。面对花样翻新的电诈犯罪分子,检察机关仍在不断优化办案措施,织密织牢反诈防诈的刑事法网。

——强化综合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量大幅上升

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惩处力度,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1万余件6.7万余人,较前5年分别上升41.4%和66.1%。从各级检察机关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到最高检制定办案指引、与各相关部门协同发力,随着检察机关一系列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措施付诸实施,有力打击了链条化、网络化、规模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聚焦食药安全,4万余人因危害食品安全被诉

为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严惩食品犯罪,共批捕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6700余件1万余人,起诉2.4万余件4.1万余人。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依法严惩药品犯罪,共批捕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劣药犯罪2200余件3800余人,起诉6000余件1.1万余人。对于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检察机关不仅依法严惩,还积极参与有关专项行动,推动完善有关司法解释等文件,从根本上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

——零容忍!依法从严惩治暴力伤害儿童等犯罪

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治暴力伤害、强奸、猥亵儿童等犯罪,共批捕侵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2.5万余人,起诉侵害未成年被告人30.6万余人。同时,全国检察机关对罪行较重、性质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严惩,决不纵容;对罪行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作出宽缓处理。依法惩治犯罪不是终点,检察机关围绕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需求,与相关部门共同构筑全方位“保护网”,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记者刘硕、王成)

【责任编辑:吴闻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