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合肥高新区:“创”出新动能 “闯”出新天地

2024-12-06 10:1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
  张 霞摄

安徽合肥高新区,有一条远近闻名的“量子大道”,几百米的街道,聚集了20余家量子企业。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均诞生于此。

拐过几个路口,便是科大讯飞、中科类脑等人工智能企业集聚的“中国声谷”。从提供知识问答、整理会议纪要的认知大模型,到面向基层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服务的智医助理,再到通过声纹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产品,千亿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这里拔节生长。

10年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合肥高新区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仅为三成左右,如今,这一比例上升至超七成。作为新兴产业集聚地,合肥高新区“创”出新动能、“闯”出新天地的背后,有哪些精彩故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集聚创新要素,为企业孵化“搭台筑巢”

演讲稿在半空清晰成像,演讲更加轻松自如……今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典礼上使用的“空中成像提词器”,让现场师生啧啧称奇。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能够让提词画面浮在空中,只有正面使用者能看到,配合自动翻页系统,让演讲体验更舒适。

走进东超科技的展厅,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应用引人入胜:在医院,医生可以进行非接触式查看档案、操控设备,减少交叉感染;在小区,点击空中按钮,便可自动开启垃圾分类站的投递门……科幻电影中的“隔空触屏”成为现实,东超科技年产值超亿元。

回首来路,东超科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下半年,刚生产出国内第一块负折射平板透镜,韩东成就耗尽了启动资金。

困境中,合肥高新区组织的“合创汇”路演比赛带来机会。经过评估,东超科技获得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800万元投资。“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得以继续优化空中成像技术,持续推进产业化落地。”韩东成说。2020年初,东超科技研发出第一个成熟产品——非接触式电梯交互终端,只需点击空中按钮即可操控电梯。

作为初创型企业,想要顺利进入市场并非易事。在成果转化的关键节点,合肥高新区又将东超科技的产品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名单中,投入医院等应用场景。“这给我们提供了‘出圈’机会,发展壮大的信心更足了。”韩东成说。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也要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让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合肥高新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发展两条创新主线,聚焦源头技术挖掘、优化科创服务,加快项目孵化培育。“今年我们正式启动‘新质企业高成长培育工程’,将提供‘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力争到2026年,新质企业群体数量实现倍增,突破3000家。”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推动供需匹配,促进上下游融通创新

量子智能印章什么样?

走进位于中科大先研院未来中心的安徽云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童迎伟介绍:量子智能印章能够自动识别用印人、时间、地点等信息,用印数据实现量子安全加密传输存储,帮助解决政企印章移动监管难等问题。

“最开始我们主要研发物联网智能印章。后来,有客户提出更高等级的加密需求,这要用到量子加密技术和操作系统,但企业研发能力有限,挺犯难。”童迎伟说。

得知这一情况,中科大先研院很快为云玺量子牵线搭桥:需要量子信息技术,帮助对接科大国盾和国科量子,满足客户高端加密需求;需要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帮助介绍龙芯中科,使产品从原有的印签管理发展成自主可控的量子安全云办公系统;需要产品安全认证,就协调联系科大网络安全测评中心,提供全方位安全评测。

今年,云玺量子预计销售约2万套智能印章,营业收入比去年增长两倍。眼下,他们正加强与中科大合作,提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实现视觉分析防遮挡、转移、抽换等功能,满足客户升级需求。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创新资源,而创新资源相对稀缺,这就需要加强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增强创新协同性和效能。

在合肥高新区,中科大先研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布局,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能力,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户运营。

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他们成立了“科大硅谷”工作专班,支持一批前沿性、颠覆性科技项目在合肥高新区转化、孵化。同时,定期举办“链通高新”活动,强化需求摸排与场景谋划,建立产品服务需求库,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深化机制改革,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合肥高新区推动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在合肥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模型,其后拖着12条长长的海洋拖缆。2023年,这艘深水物探船完成了我国自主装备首次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其中,中科采象为中国海油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通过物探船搭载的成套拖缆装备‘犁’过海面,以地震波信号实现对海底地层的‘CT’扫描,便能看清海底的油气储层。”中科采象总经理张可立介绍。

公司起源于中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早在20年前,核心团队就投身高精尖海洋物探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一批专利,甚至做出了装备样机,但这些成果却始终未能走出实验室。

究其原因,过去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单位,按无形国有资产管理,难以赋权给技术发明人,转化审核流程非常繁琐。

畅机制,疏堵点。几年前,合肥高新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

“如今,将科技成果所有权通过先赋权再转让的方式,让渡给科研团队,允许自主成立公司,再通过约定收益的方式,实现了高校、科研人员、转化企业三方共赢。”张可立说,新模式让大家敢闯敢试,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

这些年,合肥高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研活动的种种障碍,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项目持续落地。截至今年7月,合肥高新区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超2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近300件,位居全国前列。

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竞逐新质生产力,更多的创新“种子”在合肥高新区结出硕果。

【责任编辑:吴闻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