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春潮涌——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纪实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1-06 内容来源: 人民日报
2011年底,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主体任务告捷。
历5年之功,作为经济总量和文化市场体量较小的内陆省,贵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如今的贵州,文艺门类繁花盛开,文艺创作热情高涨,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软实力”让贵州“硬”起来,贵州的形象和声音凭借文化传播得更加深远。
转企改制激发文化活力
1月初结束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传来喜讯,8个省的省直文化系统演出院团转企改制率先基本完成,贵州是其中之一。
2009年,贵州研究出台《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人员分流、社会保险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土、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也纷纷制定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有力支持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2011年,在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贵州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在财政投入、人员安置、社保接续、经济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撑。省文改文产办测算,每年将直接支付解决改革成本近亿元。优惠政策妥善解决了文化改革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了文化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改革聚人心,人心齐,泰山移,改革给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贵州影视业近两年异军突起,“贵州制造”闪耀在全国大小荧屏。贵州影视通过市场获得投资高达85%以上。如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将国内外一流的制作团队为“贵州戏”所用,不到2年时间市场运作5.6亿多元制作完成和正在投拍了13部贵州影视剧。
目前,全省294家需改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除30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正按国家有关部门日前批复的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外,其余264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221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已初步完成内部机制改革。
文化产业“枝繁叶茂”
去年10月6日晚8点,美国新泽西大剧院,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盛装上演,两小时演出,1400名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尽情地享受着贵州的民族风情,感受其新奇、美丽。
《多彩贵州风》荟萃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华,汇集了贵州最优秀的文艺人才,在世界各地演出近2000场。不仅如此,7年来贵州开展了“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如旅游形象大使选拔、歌唱大型赛事,如今“多彩贵州”作为我国首个省级文化品牌商标已经全面注册成功,直接或间接拉动40亿元以上的投资。
借旅游渠道壮大文化产业成为贵州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径。贵州涌现出一批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名村古镇、工艺精品、文化节庆、演艺剧目,形成北部长征文化、东南部苗侗文化、黔东佛教文化、黔西南布依文化、黔西北彝族文化等与旅游相融合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0年贵州省文化产业收入321.65亿元(含文化旅游收入126.29亿元),比2009年增加134.94亿元;增加值达112.21亿元(含文化旅游增加值36.30亿元),比2009年增加49.98亿元;占GDP比重为2.44%,比2009年增加0.85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贵州文化产业收入逾400亿元,增加值达150亿元,占GDP比重突破3%,贵州文化发展不断呈现出喜人态势。
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如今的贵州,老百姓既能观看花灯戏、黔剧等地方戏,又能领略京剧、杂技等演出,还可以常年欣赏到交响乐。
“文化体制改革,心里要时刻装着百姓,要让百姓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起来。”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谌贻琴表示。
1月10日开始,改制后的省歌舞团、花灯团、黔剧团、文化馆、杂技团、贵州京剧院等单位组成3支文艺小分队分赴贵州各地,开展 “欢乐送基层•文化促跨越”春节文化活动,为群众演出、送图书、送春联。龙年新春,基层农民的文化活动越发丰富多彩。
截至2011年,贵州省建成农民文化家园1678个、农家书屋15615个,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11条,1578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4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免费开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这几年,贵州推出20多部影视作品,像《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等,尤其是《奢香夫人》在央视热播后反响强烈。
贵州文化建设不断结出硕果,曾经“夜郎自大”的贵州文化如今越来越自信,不仅惠泽全省人民,而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享受。
责任编辑: 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