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1-08  内容来源: cctv

 

油画《波旁王朝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公主的肖像》(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作品)
 
欧洲文化史上的巴洛克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才华、创作力和杰出文化成就的时代,但在后世巴洛克艺术也曾受到误解和忽视。“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最流行的艺术风格,它产生于16世纪末的罗马,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750年左右。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这一时期,上承文艺复兴,下启古典时期、浪漫时期,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这一趋势对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伦勃朗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地,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17至18世纪正是巴洛克艺术的黄金时代,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涌现了众多艺术家。一时间,那不勒斯成了除罗马、巴黎以外巴洛克艺术的又一重镇。


责任编辑: 晴天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