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4-01-21 内容来源: 辽宁卫视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俄罗斯《侧面》周刊2010年4月19日刊发《列宁与孩子》的文章称,该媒体对对莫斯科一所国立中学的十年级和十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这些从未当过少先队员的“90后”是如何看待列宁的呢?
第一问题是:“你认为列宁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42%的人认为列宁是正面人物。谢尔盖认为:“他无疑是个正面人物。遗憾的是,他没能完整地参与建设和发展苏联。如果他活着,共产党人可能今天还在执政。”列宁的许多个人品质让现在的年轻人着迷。有的学生表示欣赏他的领袖气质和不凡的领导能力。
认为列宁是反面人物的学生表示,他制造的“红色恐怖”是无可辨解的。阿尔乔姆说:“他执迷不悟想要建立一个乌托邦社会。老一辈的一贫如洗都是拜他所赐。”
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列宁是好是坏。弗拉基米尔说:“我认为列宁功过参半。一方面,许多人因他受害。另一方面,他领导的革命改善了许多人的处境。很难对列宁作出客观评价,我听到的大多数观点都有失偏颇。”
第二个问题问:“你认同列宁主张的共产主义思想吗?它在今天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塔季扬娜说:“有许多人希望把共产主义思想付诸实施,以便让国家多少变得有序一些。”瓦季姆说:“我非常认同共产主义。它是最理想的社会组织模式。”
最后一个问题是:“列宁的遗体是否应该迁出列宁墓?”令人意外的是,40%的人赞成不迁。奥克萨娜说:“尽管列宁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不知道政府有什么权力这样玷污他的遗体。”
俄罗斯《观点报》2010年4月21日刊文说,苏联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领袖列宁的形象正逐渐在俄罗斯人的记忆里淡去。根据全俄舆论研究中心在列宁诞辰140周年之际进行的调查,39%的俄罗斯人认为,再过半个世纪,只有历史学家才会记得列宁。
不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仍然希望列宁作为国家奠基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8%的人认为,列宁将被记住是因为他把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持这种观点的人与2000年一样多。
四分之一的人在评价列宁的历史地位时表示,这位伟人的追随者歪曲了他的思想。同时也有20%的人依然相信,列宁把国家带上了进步和正确的道路。
对列宁作出明显负面评价的人并不多。在1600名受访者中,只有6%的人认为他是一个残暴的独裁者,另有3%的人认为,列宁根本不热爱也不了解俄罗斯。
责任编辑: 吴爱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