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新闻

梁启超故居面临拆迁报道失实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07

 

 


新华网4月6日电(记者 殷丽娟)4月6日,有媒体报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粉房社区的“梁启超故居‘饮冰室’面临拆迁”。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公室认为此报道失实。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回应称,梁启超先生故居和书斋“饮冰室”位于天津,已于2002年修复,并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证,梁启超先生在京居住之所位于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23号,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而西城区粉房社区琉璃街115号为新会会馆旧址,该会馆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梁启超1890年、1895年两次赴京参加会试,1891年入京完婚及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均曾在此短暂居住。新会会馆为梁启超早期在京活动期间的暂居场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故居。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有关人士表示,新会会馆将原址保留。新会会馆属于西城区正在实施的大吉危改项目用地范围内,是区级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即“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大吉危改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及专门编制的历史风貌保护方案已于2004年通过专家论证并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在最终确定的规划方案中,新会会馆确定原址保留。目前,建设单位正在积极推进会馆内的居民腾退工作,待具备条件后,将组织开展全面修缮,以恢复历史风貌并实现对社会开放。为了集中展现该区域的传统风貌,大吉危改项目规划中已采纳专家的意见,将建设为四合院等历史建筑的展示区。

针对媒体报道“粉房社区30余会馆未入文保范围”,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回应:据调查考证,随着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同乡会馆的文化集聚功能衰退,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粉房琉璃街的会馆在民国年间已逐步改作普通民居。后随城市发展,大部分已面目全非,基本无法呈现历史状态。有的会馆格局已不完整,成为大杂院,有的主体建筑多经翻改,历史信息保留较少或已荡然无存。根据文物普查,该地区除新会会馆等少数会馆外,大部分不具备文物保护的价值。

据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有关人士介绍,经调查摸底,截至2009年12月31日,西城区有确切地址可考、尚有地面遗存历史建筑的会馆共有101处,有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有40余处,其中27处分别属于国家级、市级、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项目。目前被居民居住使用的达94处,会馆保护利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居民的搬迁腾退。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有关人士表示,近年来,西城区坚持以“凝固老的,注入新的”为基本原则,对会馆进行保护开发利用,腾退修缮。对于建筑遗迹已经消失的会馆和无法再单独重建的会馆,将在原址新建筑上刻印符号,挂牌标注,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文化信息;对于迁建的会馆,如潮州会馆,按照文物迁建原则,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建筑和文化信息;对于已经开发利用的会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植入文化元素,增强文化魅力与吸引力;对于目前基本具备开发利用条件的会馆,如中山会馆,正在进行腾退修缮;对于可待开发利用的会馆,如安徽、安溪会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腾退修缮工作。西城区的会馆开发利用,将引入“低碳”“科技”“宜居”“文化”理念,在会馆密集的地区,通过保护、腾退、修缮、开放、利用,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打造会馆文化集群。




  责任编辑: 李雪莹视频来源: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