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向街”书店暂别读者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7-18 内容来源: 北京卫视
最后一天 你会来吗?
华灯初上,晚风宜人。两百米外,广场上萧敬腾演唱会,热气腾腾,high翻全场。许知远独自坐在书店露台的一角,不时与来来往往的读者打着招呼,就像主人在自家客厅里迎接多年老友,无须过多言语,只为填补陌生人间“沉默”的空白。
“平常我老坐在这个座位上,一个人喝酒,看书。”一袭棉布黑色衬衣,他的身影完全融化在黑夜里,但脸上却是明亮的,“当然每离开一个地方都会有感伤。”此刻,望着朝阳公园的一湾湖水,三年来的记忆或许正在慢慢滑过他的脑际。
一周前,台湾作家舒国治来单向街沙龙和读者交流,听说这家书店由于租金高涨即将搬家,在留言本上默默留下这样几个字,“好书店,不畏流浪。”许知远很喜欢这句话,“好的书店是一种精神气质,不是靠物理地点来形成的,我相信我们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越来越强大。”
夜里11点,所有的商铺已经打烊,演唱会也早已散去,但是单向街图书馆,却是灯火通明,这里将通宵营业,红酒、咖啡、音乐、诗歌……属于这里,直到黎明来临。正如一位读者在留言中写的,“山高水长,世事缘长。”
搬走嘉宾沙发,露出磨花的地面。
打包上千本书,装不下露台的风景。
告别蓝港陪伴三年里最美好的时光,如果能像昨天一样。
看书,咖啡,讲座,观影,读诗,弹唱,啤酒。
最后一天,你会来吗?
36小时,不瞌睡,不打烊。
图书满场八折,店内部分物品将低价出售。
这则极具创意的文案是单向街图书馆搬家前最后一次向读者的邀约,“7月14号晚,单向街通宵营业,欢迎朋友们回家。征集属于你的单向街时间,如果你有一把吉他,一本诗集,一张CD,一部好片,一位好姑娘,请把她们带回家。”
上周六下午,记者走进书店第一感觉就是人出奇的多,店员也似乎比平日里多了几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历任店员今天都“回家”了。他们很有创意地戴上了“一道杠”、“三道杠”的袖标,“没什么意思,就是好玩。”
一位姑娘告诉记者,自己是2009年单向街蓝港店开业时的第一个店员,后来虽然从事别的工作,但也会经常回来看看,“单向街是一个你来了以后,就没有办法离开的地方。”
书店里,读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有的倚站在书架旁,有的席地而坐,捧着一本书,阳光洒在楼梯拐角,虽然拥挤却不觉得烦躁。有读者,在书店门口留影留念,除了全场八折售书,很多物品包括沙发、桌椅等小物件都将低价出售给读者。
一个女孩,抱着一盆水养植物,两个咖啡杯放在收银台上,“这个也可以卖吗?”店员笑眯眯地盯着,透明玻璃缸里,那颗正在发着新叶的橡皮树,根部正在水里顺畅地呼吸,“你可以带回去帮我们养两个月,新店开张的时候再带来哦。”
据悉,店里除了图书以外,很多东西也早就被预订一空,“比如沙发,有些读者,因为来店里总是坐那个沙发,很有感情,所以这次就直接搬回家了。”店里一些可爱的小物件也很有意思,一只小兔子旁边写着,“如果,爱我,请带我走。10元。”
再见 苏丝黄
二楼的咖啡茶座,和往常一样,三三两两地坐着读书、发呆的人群,过去三年,在这个地方,每个周末都有各种文化沙龙,这也是单向街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下午三点,沙龙如约而至,这是单向街蓝港店的最后一场——“再见,苏丝黄”。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书店创始人之一于威意外也参加这场讨论。2006年《苏丝黄的世界》出版,那时的单向街躲在圆明园东门的院子里晒着太阳,2012年《再见,苏丝黄》,单向街即将告别陪伴三年的蓝色港湾。
说句实在话,读者都知道这个狭窄的空间条件并不是很好,人一多空调就失灵,一架旧式老风扇吃力地转着,好像怎么样用力也无法将炎热驱散,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对这里的热爱。
郭占仓是单向街的铁杆粉丝,他说,每一次来书店几乎都是冲着活动来的。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来单向街是因为一部电影《再见,乌托邦》,那是2009年的10月31日,那年北京的冬天来得很早,天气特别冷,因为第二天北京就下雪了。导演是穿着棉袄来的,那是一部有关摇滚乐的片子,现场很high,气氛热烈。
三年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没有百场,几十场是有的。那些来过的人、说过的话都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陈丹青、吴思和张鸣的一次沙龙,受益匪浅。另外还有朱天文和舒国治,还有张大春,他讲小说的技艺,我从来没见过谁像他那么能‘扯’的。”
“我无法确切区分此前的人生和此后的人生。可确实不一样了,差别就在那里。”他说,“这家书店对于我的意义,我只能说,它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打开眼睛让你看到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更自由的世界。”
为什么要在最后一天来书店看看,一位读者说,“这种感觉很奇怪,我们中国人的这种仪式感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内心是真的很喜欢一件事情,那么你自己会对这个东西有所认同,有的时候这种仪式感会让你的心里有一种安稳的感觉。”
未来,单向街搬到朝阳大悦城,虽然有些远,很多读者表示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追随。许知远透露,股东们近日面试一些新的年轻人,其中包括招聘运营总监的职位,未来单向街会坚持以往的精神气质,还会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让作家客串一天店员,“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为了“单向街” 一夜无眠
随着夜色渐深,书店里人越来越多,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自发聚集起来,在店员小飞的组织下,开始了一个“非正式的晚会”。没有舞台背景,权且将“橄榄树”抬到正中。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在大树底下,弹起了吉他,唱着歌……美好原来是如此简单。
于威在开场中代表单向街书店向读者承诺,单向街一定不会消失,“没有想到,三年之后,我们又要去流浪,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我很感动,不论在北京的哪个角落,我们都会把它一直办下去。”
她宣布,9月28日单向街书店将在朝阳大悦城重新开张,“未来的单向街是一个焕然一新的样子,我们会保留单向街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但我们会做更多让大家感兴趣的事情。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这么晚还来参加我们这个暂别party,大家心里有一些东西是一样的,我们不希望消失的东西是什么?” ——她停顿片刻,将问题抛给“害羞”不肯上台的许知远来回答。
在一阵笑声伴随的掌声中,许知远走上台来,他说,单向街做过很多文化沙龙,但是今天却是一个自发的告别活动。他引用了一首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坦白》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有缺点并且自知。渴望伟大,能够认出伟大,无论它在哪里,但还不完全,只是部分,有眼光,我知道为我这样的小人物剩下了什么:短暂希望的盛宴,高傲者的集会,驼背人的比赛,还有文学。”
接下来,单向街的店员以及老朋友陆续登场,老齐,是一位普通的读者,但是他在过去七年中风雨无阻地用图片或影像的方式几乎记录了单向街每一次沙龙,追随了单向街这么多年,他说,“这个夜晚大家不像想象中那么伤感,只是对这个地方有些怀念,圆明园很好,从圆明园到蓝色港湾,大家觉得也挺好,未来会更美好。”
在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中,店员、读者自发上场,诗歌、音乐……店员小飞作为主持人一路插科打诨,一曲《不要告别》唱得既轻松,又深情款款,这首由三毛填词、逸之青作曲的作品,被当年台湾的一代偶像刘文正演唱得催人泪下。此情此景下的再次演绎,让人回味无穷,“不要告别,在这灯火辉煌的夜里,没有人会流泪,泪流……”突然风格一转,自己编起歌词来,“再看一眼吧,明天就要打烊。再买一杯咖啡吧,比星巴克的好喝……”
微博上,读者们也以各种方式纪念这家书店的搬迁,凌晨快两点,网友写道,“蓝色港湾单向街图书馆,刚买了几本书,再见。” “在深夜依然可以静心读一本书,是这个书店的魅力吧。有人在这里寻知己,有人在这里谈情说爱,有人在这里单纯是因为梦想和归宿:谢谢在喧嚣的时代单向街给我们的。朝北大悦城店,等着我哈——九月。”
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 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