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开始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习近平在抵达华盛顿后发表书面讲话,指出此访是为落实去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同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推进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而来,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能否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建设好合作伙伴关系,事关两国和世界的未来,表示期待着通过访问,与美方就此作出积极、务实的探索。我们据此可以将这次访问称为“探索之旅”。
一是探索落实元首共识之路。
习近平此访第一场正式活动是同一些重量级的美国前政要会见并餐叙,出席名单显然是精心准备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奥尔布赖特,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布热津斯基、伯杰,前财政部长鲍尔森,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他们当中4位来自共和党,3位来自民主党,从政年代涵盖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他们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美关系的不同时期,聚在一起就是一幅中美交往的历史画面。这一匠心独运的安排,同习近平访美的独特历史背景十分吻合。
此次习近平访美正值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之际。40年前中美老一辈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气魄和智慧结束了两国对立和隔绝的时代,40年前正是在这个月份双方发表了对于两国关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上海公报。4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过多次起伏动荡,但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发展大方向,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从中方来说,无论中美关系是顺利发展还是遭遇挫折,中国领导人都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习近平不久前出席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时在致辞中指出,中美关系40年来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许多经验和教训,给了我们多方面的重要启迪。此时此刻,习近平访美,为两国有识之士和两国人民温故知新,以史为鉴,深入思考中美关系未来之路提供了重要契机。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此行对于落实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互访和多次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美关系在这一重要时期乃至更长岁月沿着健康稳定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探索增进互信之道。
习近平在会见上述美国前政要时提到,希望通过此访为增进中美战略互信等多做一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积极发展的势头,但两国战略互信不足成为双边关系向更广、更深、更密切方向发展的绊脚石。应该说,中美之间缺乏战略互信问题由来已久,但近来中美力量对比发生的明显变化给这个问题注入了新的因素。日前美国盖洛普公司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过半数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只有1/3的美国人选择美国,而在2000年,65%的美国人选择美国。美国民众对中美实力对比的印象发生逆转,起始于2007年下半年,这同两国发展轨迹明显相关。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快速发展,带来了综合国力包括国防实力的大幅提升,中国不仅成为周边几乎所有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成为遥远的中东、非洲、拉美地区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文化触角也开始向世界各个角落伸展。美国历经10年反恐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不仅没有给自身带来更加安全的环境,反而消耗了过多的国力,拖累了国民经济,起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使美国陷入多年经济低迷。在此背景下,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战略意图产生怀疑,担心中国将美国从亚洲地区排挤出去,担心美国在其他地区的传统优势地位被中国削弱。美国实施全球战略调整、增加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也不免使许多中国人认定美国有遏制中国的意图。
对中国实力的误读显然并不一定是“高看”中国,而是往往伴随着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误解,滋生“中国威胁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策主张。特别是在美国大选之年,时常会听到从根本上质疑两国关系的声音。很明显,大国相处之道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对彼此战略意图如出现误判,则差之毫厘会导致未来关系走向谬以千里。中美间应培育和提升战略互信,以避免战略误判,这一任务十分迫切,对此中美领导人及有识之士是有共识的。相信在习近平同美国领导人及其他政要和前政要的会见会谈中将会涉及到彼此国家的战略意图、如何相互尊重彼此国家的核心利益、相互照顾彼此国家的重大关切,如何避免出现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双边关系局面。这样面对面就事关两国和世界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坦诚沟通,有助于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和发展道路的了解,逐步积累战略互信。两国舆论界也会借此机会探讨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对方国家。
三是探索凝聚共识之途。
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十分明显,耳熟能详的议题包括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人民币汇率、反倾销反补贴、台湾、西藏、人权等双边问题以及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今年又恰逢美国的大选年,随着选战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美国内政外交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在美国大选年,在美国经济遭遇困难之际,我们看到美国国内在涉华问题上发出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主张对华制裁、“敲打”之声不绝于耳。出于国内政治和选举需要,故意突出甚至夸大两国之间的某些分歧,是短视的,得不偿失的,不可取的。
从长远看,中美之间的差异和分歧过去没有妨碍两国打开交往之门和发展关系,今天和今后更不应将两国置于不断摩擦甚至对立的境地。习近平在访美前夕接受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强调,中美经贸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重要的是,双方要通过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协调,妥善处理分歧,不能让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经贸问题如此,两国间其他问题也何尝不应如此?如何客观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间的分歧,将扩大两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公众和舆论,防止经济问题政治化,力争做到求同存异,消除双边关系的人为障碍,确保中美关系在敏感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和两国互动中不偏离正常轨道?这将是习近平访美期间双方都会思考和沟通的重要课题。
四是探索深化合作之方。
一个时期以来,环顾世界,急事、难事、险情、大事此起彼伏,特别是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阴影挥之不去、经济复苏乏力,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不已、西方国家深层次矛盾凸显,给各国的安全、稳定和发展都形成了严峻挑战。中美两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太经济组织等多边机制以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双边机制,就经济金融等中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为防止金融危机蔓延恶化、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借此拉近了两国关系。目前,中美都面临着国内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同时也都继续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挑战,需要双方携手应对。多边贸易谈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自然灾害、反恐和防扩散等全球性问题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更没有哪一个国家在面对这些问题是可以独善其身,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有责任不断探讨合作潜力,强化协调与合作,并引导全球伙伴合作。
此时此刻,习副主席访美,为两国高层和各界用战略眼光和全局角度,审视两国关系的现实意义,探讨如何共同应对全球、地区和双边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难得良机。日前,美国白宫也强调,当前需要中美合作应对的全球事务越来越多,相信习近平访美将为两国增进全球合作带来契机。人们有理由期待在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高层和政要能不负众望,继续向两国人民和国际舆论传递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积极信号,表明两国将加强沟通与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与合作。
五是探索促进友谊之本。
习近平日前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指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他说,“1985年我在河北省工作时曾访问过美国艾奥瓦州,考察当地玉米种植和加工,有几天还住在当地居民家中。美国的先进技术,美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勤劳淳朴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使我亲身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加强交往的重要性,也增进了我对中美关系的了解和认识。” 习近平还在抵达美国发表的书面讲话中表示,期待着通过访问同美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对话交流,共议合作,厚植友谊。
大量事实表明,中美关系的活力和韧性归根结底离不开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的相互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两国间化解分歧、加强合作、增进互信,都有赖于持之以恒的对话与交流。40年前,中美两国“小球转动大球”,传为佳话。现在时代不同了,但两国高层之间、官民之间、民众之间加强双向互动交流,对于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扩大和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有着更加突出的意义。
习近平访美行程横跨美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从美国的政治中心,到农业主产区,再到经济文化重镇,所到之处将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并出席有关经贸、人文和地方等交流活动。从美国主流媒体和有关地方这几天的报道看,当地官员和民众对习近平的到访充满期待,做好了充分的接待准备,希望以此为契机同中国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纽带,促进双方更加频繁、更加灵活、产生更多实质性成果的往来。预计双方将利用习近平此访就加强各领域对话和人文交流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其间,习近平将重返他27年前曾造访的美国中部小镇马斯卡廷,与当年接待他的老朋友们叙旧。这一极富人情味的行程令两国乃至全球舆论特别是当地民众津津乐道,已掀起一股小的高潮。
40年前,共同利益使中美两个昔日敌手走到一起来;40年后,两国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理应使两国走得更近,这需要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此次访美是中美关系漫漫征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这不是一个人的探索之旅,而应成为所有关心中美关系、关心世界命运的有识之士的探索之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中美两国充分利用习近平访美的重要契机并把这次访问作为新的起点,加强沟通与规划,增进战略互信,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务实合作,为中美关系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中美关系一直行进在健康稳定的轨道上。(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