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评论

仲呈祥:超越生死的精神依托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5-29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仲呈祥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我特别欣赏这个题目,《生死依托》,这个写的《生死依托》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层面,凡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主义具有深度的创作,是要通向人的精神层面,是哲学思维层面的一种主题。你比如说这个戏表像写的是对农民生命意识的一种尊重。

  但是人的生死依托,生就是从哪儿来的,死就是到哪儿去的,生死说到底是人的一个总的人生观,是一种哲学意识,这个东西人的生死究竟有什么呢?我非常赞成编剧和导演都说的,有钱了在物质上是一种,健康了是一种,到头了吗,没有,《生死依托》第一个层面是讲的生命意义上的生死,就是生理生命意义上的生死,超越了生理生命意义的,没有这一层是不行的,更宝贵的是人的精神生理的依托,这个戏在我看来是通过写农村合作医疗,它通向了对人的精神生理依托的一种形象展示,给了观众的一种人生的起悟。你比如说山丹他的生命意识,他为什么要念念不忘养育了自己的乡亲们,他要回到农村,他第一次恋爱关系就是因为他要回去,主要问题是这个,他不愿意离开。就是当过知青的王院长,他多少有一点林海鸥的影子,凡是当过知青要念念不忘这个地方,始终要念到这个地方,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播过一次种,要找到亲生女儿,还有青山跟他的关系。

  这些问题第一层我觉得价值是超越了生理生命意识上的关注,生存到人的精神生命上的呼唤,其他的一个养母一看多可爱,他的这种精神生命形态,自己丈夫走了,拣来了这么一个孩子,他抱到那去献出自己的牛羊,自己在那带着他,他是一种什么,他很可能身体也有问题,最后病了,但是更可贵的精神生命形态对我们的感悟。因为一部艺术作品归根到底它不应该去承担对于一个具体政策的形象的阐释,他最后的归属是通过描述这个政策实施过程当中,历史进程当中活跃中间人的精神形态。你比如说山丹,比如说春来,比如说王院长等等这些人物作用于我们观众的精神世界,给我们一种人生启迪,这是本身的目标。

  如果这一条不强调,他可能把我们这一部作品简单的降格为一个行业剧或者某一类题材的形象展示就完了,我非常拥护,非常感谢卫生部领导,各级领导对这部戏的关注,他们重视它是有道理的,而且很正确的,但是艺术界在评价它的时候,更要看到它的精神价值,由此放在今天来说派生出来的《生死依托》让我这个观众想到的,作家、艺术家林海鸥还有导演们你们在《生死依托》在那里,在人里面,就是今天讲话背景下。

  我们作家、艺术家的《生死依托》在人民这,一刻也不应该忘记人民,要把人民放在历史的中心去尊重他们,去表现他们,去向他们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小平同志说的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回答了这个主题。再派生下去一层,让我这个人想到了创作于生活的依托在那儿。这是一部超越了我们合作医疗战线或者农村题材写人与人关系的,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的好戏。正因为如此也要向投资的李总表示敬意,能够把自己的资本投入到这样的有意味的艺术创作当中,为我们国家的持续繁荣做出贡献,我们这种观众应该表示一种由衷的敬意。




  责任编辑: 佟静视频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