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林海鸥和《生死依托》:正声感人 顺气成象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5-30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林海鸥

  5月10日,一部讲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电视剧《生死依托》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恰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这部作品讲述的故事,不仅使当代农村剧的题材视野有了新的拓展,也对“文艺是为了什么人”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打开电视机观众会发现,如今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多以苦情、悲情为主。”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林海鸥说。她试图摒弃千篇一律的现状,向大家描述一种真实的感动:在农村改革大潮中,农民是如何摆脱贫困,如何寻找致富的道路,如何发现外面的世界,以此表达只有彻底改变城乡差别才能彻底改变农民命运的主题意识。

  致富奔小康,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题材影视作品最常用的叙事策略。但我们对小康内涵的理解,却有一个从物质关怀到人文关怀的发展过程。与之相适应,我们也在主述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农村故事之后,进入到讲述农村教育、环保和医疗故事的阶段。这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回应。

  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清新的格调——《生死依托》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农村建设的步伐。它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始终没有离开农村这片原本就属于农民的土地。林海鸥尝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大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农民的命运。“农民得了病,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失去了健康和生命,建立起的新家园,再美丽也还会荒芜。有句曾经流行在农村的口头禅:‘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所谓‘脱贫三五年,一病返从前’也是这个道理。关注农民的健康和民生已成为能否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平稳、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任务。”林海鸥用剧中人物之口讲述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即小能否见大,是衡量艺术作品价值蕴含高低的一个尺度。《生死依托》把主叙空间放在欠发达的青山村,也就把最现实的国情纳入了视野。青山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转变,无疑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微缩。从青山市委、市政府到卫生局、卫生站,小康和健康密不可分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个共识无疑是基于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体认。青山村的转变,蕴含着中国正在换一种步伐前进的寓意。

  有辐射,有纵深,戏才有道,味才丰厚,《生死依托》的味道就在剧作结构、人物设计的三个纵深向度之中,来关注农民的变革与悲怆、幸福与向往。

  生于草原、长于山村、求学于城市、服务于桑梓,《生死依托》这样讲述了第一主人公山丹的成长史。这个成长史,与剧中所述乡卫生院张院长、青山市医院王院长、卫生局魏局长以及魏局长的爱人传染病医生孙秀灵,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的共同元素,是他们都从农村出来,或在农村经过历练,而今仍然保持着对农村、对农民的深厚情感。在这个纵深维度上,立业与立人,医术与医德,紧密地结合在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宗旨的代际传承之中。

  林海鸥曾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电视连续剧《青春的童话》、《王昭君》、《税务局长》、《别问我是谁》等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至今很多观众仍赞叹不已。而这一次,在《生死依托》中,她不仅描绘了农村医疗改革的波澜壮阔,更是纠缠了复杂而又细腻的人物情感,黄土地的嘱托、两代人的情感,爱和恨的抉择,“我想告诉人们的是,人与人之间不论高低贵贱,在生命面前永远平等。”林海鸥说。 

  现实主义作品的感人力量,就在于它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生死依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不但直面现实,看到了现实中的问题和弊症,还看到了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在大地延续,以一个动人的故事反映出时代的足迹。

  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曾经记述道“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正声感人”、“顺气成象”,让《生死依托》拥有了一股独特的生气。




  责任编辑: 佟静视频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