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委员:评书创新要以继承传统为根基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现在社会需要良知 需要雷锋精神 >>>进入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接受了中国访谈的专访。
问:现在我们也在说文化育人,今年大家也都在提这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问题,您觉得在这方面我们能做些什么吗?
刘兰芳:这个是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的年代,文化育人,经济搞好了,“富而思文,富而思乐”,生活条件好了,条件允许了,要做什么?缺少精神上的东西,我说精神食粮比物质还重要,你光吃喝就没有劲了,那么还要干什么呢?文化育人,现在搞的非常好,全国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很热闹,各个街道办事处都能够体现出来,晨练、街道的舞蹈,还有合唱团搞的轰轰烈烈,文艺工作者愿意为他们服务,需要我们指点的我们可以下去。
问:前两天中宣部一个座谈会就是要以学雷锋为契机来重塑道德体系,您怎么看待这个的?
刘兰芳:这个很好,雷锋精神,平凡世纪做出不平凡的事,很感人。我前天又把雷锋的事迹看了看,了不起,本来是做一个推土机手他就比别人做的好,掉个螺丝钉能够捡起来。用腿去搅冰冻的泥浆,另外助人为乐,现在我们需要这些,需要良知,需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觉得这些年经济是搞上去了,有些人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上有一点丢失,当然指的个别人,所以号召学雷锋,雷锋不过时,虽然几十年了,应该继续学,如果每个人做起,都在平平凡工作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我们中华民族会更上一层楼。
问:刘老师我想问一下您曾经到台湾去做过交流吗?
刘兰芳:去过。
问:在两岸交流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刘兰芳:我去过三次,到台湾一是访问,二是演出。我有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因为我们到那里演出评书特别受欢迎,曲艺都非常受欢迎。我们曲艺工作者好多到那里之后,台湾的群众热烈掌声报以支持,看到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到我们祖国国土辽阔,两岸一家。
问:在下一步的交流方面您有什么样的设想呢?
刘兰芳:时代不同了,年代不同宣传也不一样,在七十年代、六十年代我就唱“八月十五月圆,两岸同赏月”、“叶落归根”,现在我觉得不需要说这些了,还是应该多讲和谐,同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愿我们共同和谐,把我们的经济、文化搞上去,这样就算可以了。
问:那您对未来两岸文化交流有什么样的期待?
刘兰芳:我们每年都有交流,希望多去一些,多出访,互相了解,因为还有好多人不了解。让他们多走走,还有好多的亲人还没有团聚呢?三代人的团聚也亟待于我们以后努力,我觉得政协在这方面工作做的特别好。全国政协在民主、和谐、团结等这些方面做得好。
问:刘老师现在传统文化都在走创新之路,我想问一下在评书上这个形式和内容有没有一些创新?
刘兰芳:是,“新则生,陈则腐”,一切艺术都在演变过程中在改革创新,陈云同志说过“出人出书走正路”,一是人才,一个作品,正路是一条德艺双馨之路。
评书怎么创新?我觉得主要是内容上的,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扎好根基,然后再改革,适应今天的听众。比如说90年代和80年代的青年人听什么?总是说“叨唠唠,炮声一响,文武骠骑闪在两旁”,他觉得遥远,要听今天的故事,特别是学生,什么犀利哥,还有谈现在的网络语言,艺术家也要适应观众,搞一些这样的作品,两边搞,老同志喜欢传统的,你把传统基础打好了,新人喜欢身旁的故事,他们喜欢跳街舞,那么你如何来讲这样的故事。
视频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吴爱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