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座文化梦想的高原

发布时间: 2014-09-25 10:48:0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莫自才 | 责任编辑: 孙婉露

1

对于青海,文人墨客咏叹道,是大海空虚千年的疲惫,湮灭了曾经碧蓝的梦想,是地下奔涌亿万年的潜流爆发,崛起了这块神奇的王国。科学家考证,从 4-5亿年前的奥陶纪开始,青藏高原就展开了动人心魄的“喜马拉雅运动”,漫长岁月里的不断崛起,逐渐成就了“世界屋脊”。

在青海这美轮美奂的天地大舞台间,有雪原、沙漠、湖泊,有牦牛、雄鹰、天鹅,更有万物之灵、天地之秀引发的文化梦想。

2

这文化梦想,在酣畅淋漓的酒曲中,在如痴似醉的花儿中,在远古烧制的陶罐里,在精心绘就的唐卡里……聆听青海的脉动,你会发现,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随处张扬着文化的魅力,萦绕着文化的梦想。其实,这梦想,就浸融在人们的血液里、骨子里,体现在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的文化节会中。

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的创意、领导下,青海立足挖掘青海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出了5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和国际唐卡艺术节暨文化遗产博览会。它们并蒂绽放,成为青海文化的“五朵金花”,也给青海名气、人脉、旅游带来了井喷式增长。

3

真正的诗是从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发而为灵魂之声的。

青海是诗歌创作的富矿,是西北“花儿”唱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格萨尔史诗广为传唱的地方。以此为基础,2007年始,中国诗歌学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高天厚土上的咏唱——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位列国际七大诗歌节第二位。

诗歌节以“人与自然,和谐世界”为主题,以诗歌艺术的形式,表现青海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诠释青海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诗歌节,让诗歌走进公众视野,处在文化生态的中心位置;诗歌节,赋予诗歌无限的可能,让诗歌的意义得以升华,超越现实与物质,重塑诗歌和人类的精神世界。

4

摄影是国际的语言、大众的艺术,是人们文化交流最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用镜头探索三江源,用影像展示青海美。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光与影的盛宴”——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创办于2006年,至今已举办六届。青海,留存了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为摄影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灵感与遐想,因而有“摄影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的天堂”之美誉。

“昆仑护佑的疆域——被镜头记忆的光影世界”,仅2014年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就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以及中国等6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摄影家参展。

5

今天记录过的,明天就是历史。

用声音诠释生命,每一段发声都是生命最动情的乐章,用镜头唤醒记忆,每一帧画面都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用影像演绎人与自然,每一段故事都是世间最震撼的感召。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生存与故事的讲述——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一项富有特色的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广播影视业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

青海是人类最后净土的入口,不仅创造了地理奇观,也创造了生命奇观,这里是野牦牛、藏羚羊、黑颈鹤、雪豹、鹰和狼这些野生动物生活的家园,可以说,青海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天堂。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关于青海的纪录片将是人类寻求精神力量和发问自身命运走向的重要载体之一,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6

在忧患中反思,理性探讨人类生活的得失,唤醒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文化部外联局和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组委会联合主办的水与生命的交响——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从2008首届开始,便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激发世人对青藏高原乃至整个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让青海通过这样的平台走近世界。六年来,每一个夏天,艺术家们齐聚贵德,在黄河之滨纵情放歌,在被灯光装扮得流光溢彩的露天舞台上尽情舞蹈,将人类渴望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愿,写在粼粼碧波之上,将对高原的热爱,写在星空之上。

如今的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早已成为了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环保和艺术创意活动之一,青海用艺术的方式,完成了在世界舞台上的自我展示,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水与生命共融共生的理念,呼吁整个社会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表达出青海对国家、人类及子孙后代的责任担当。

7

还有,始于2008年6月14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经过多年举办,已经成为宣传青海,展示青海各族人民精神风貌,开发利用青海经济、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还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热潮中,青海人又将重新认识资源的目光投向了昆仑山。昆仑山犹如一条玉带,横峙西北大地,绝大部分山脉位于青海。昆仑神话承载了中华民族最瑰丽的想象,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目前,青海省正积极筹办在昆仑文化背景下的丝绸之路文化论坛。昆仑文化将是加强各国文化交流的一把金钥匙,为青海打造新丝路上的人文交流中心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还有,由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组委会、省文联联合举办的2014·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拉开帷幕。来自德国、加拿大、罗马尼亚、南非、马其顿、波兰、印度及本国本土的诗人们,用他们语言的真实,把世界给予的感觉与印象再还给世界——以“诗歌的本土写作与边缘的声音”为主题的论坛,顷刻成为一首充盈着呼吸与灵魂的鸿篇巨制的长诗,在生命的拓展中触摸草原的柔韧与激情。

8

行走青海,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湟谷地,可以看到杨柳摇翠,飘香麦田,阡陌炊烟,绿色黄河宛如少女安静地流过;沿唐蕃古道走上青南高寒区,会看到雪山逶迤,鹰击长空,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江河从冰川发源;在西北干旱区的柴达木盆地,会看到戈壁沙漠、盐池万顷,八百里瀚海大漠孤烟。青海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这里有黄沙漫漫写成的苍凉,亦有芳草萋萋织就的繁盛。

可以说,青海是一座文化梦想的高原,是一方洋溢着万物和谐的乐土。天地间的青海,时空间的青海自然与文化,都在这大美之中等待,等待发现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