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六位港澳委员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接受集体采访
活动描述
- 3月10日10:00全国政协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港澳委员集体采访活动,主题是“港澳委员谈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李家祥、张华锋、陈永棋、蔡冠涤、许健康、黎振强等六位委员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陈永棋委员简历:先后担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港区代表,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前会长、香港纺织业联会前会长。1979年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江苏无锡投资纺织厂,是第一个外资在江苏的投资企业,30年来不断在内地投资工业生产。获得香港的金紫荆星章及澳门的工业勋章。
2009-03-10 09:55:12
- 中国网:
颜延龄委员简历:澳门知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公益慈善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委员会委员、民政总署咨询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务委员。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福建同乡总会会长、澳门中华马祖基金会主席、澳门恒和企业集团主席。
2009-03-10 09:55:27
- 中国网:
李家祥委员简历:香港李汤陈会计师事务所首席会计师,香港会计师公会前会长,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前理事。曾任香港立法会政府账目委员会主席多年,现为香港政府策略委员会、金融管理局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咨询委员,并任主要上市银行及企业董事,大学财经系客座教授等。
2009-03-10 09:55:58
- 中国网:
张华锋委员简历: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全国政协委员。曾任香港交易所理事上诉委员会委员,香港期货交易所董事。期间多次被选为香港证券学会会长,证券商协会副主席,1997年担任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主席团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立法会分组选举委员会金融服务界委员,现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香港友好协会选任会董,福建社团联合名誉主席,2000年荣获太平绅士。
2009-03-10 09:57:29
- 中国网:
蔡冠深委员简历:香港新华集团主席,新华科技集团主席及在香港上市的汇富金融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合会常委、中国科学院院长经济顾问、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印软件协会主席、中国香港以色列民间科技合作及促进中心主席等。200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荣誉人文博士荣衔,200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大学院士荣衔。
2009-03-10 09:57:47
- 中国网:
许健康委员简历: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全国政协委员。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推委会委员,福建省侨联副主席,福建省诚信促进会副会长,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委。曾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感动中国经济30人,中国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称号。
2009-03-10 09:58:19
- 主持人:
各位记者上午好。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集体采访现在开始。本次会议期间,来自港澳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关注全球金融危机问题。在会议上他们发表观点、看法积极建言献策。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六位全国政协委员来谈这方面的问题。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六位委员。
2009-03-10 09:59:47
- 主持人:
陈永棋先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颜延龄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恒和企业集团主席;蔡冠深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张华锋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恒丰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健康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家祥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李汤陈会计师事务所首席会计师。现在我们就请记者提问。
2009-03-10 10:00:58
- 人民日报社记者:
请问陈永棋和蔡冠深两位先生,我知道在20年前港澳企业通过制造业带动珠三角乃至内地制造业工业的发展,在20年以后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如何抱团过冬,现在港澳中小企业在内地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制造工业遇到了什么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去升级转型,广东提出来一个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政策,你们怎么看?
2009-03-10 10:10:27
- 蔡冠深:
香港在30年前就有不少的企业到内地去发展,那个时候主要是加工贸易。一直以来香港的企业都是外向型的,以出口为主,这30年来发展的非常好,对于香港、对于内地都有很大的发展。刚才你也说到了,最近由于世界经济的影响,除了金融海啸以外,还有成本增加,还有劳动合同法、人民币升值,资源成本增高的情况下,香港的企业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2009-03-10 10:10:51
- 蔡冠深:
最近由于在广东也有一个腾笼换鸟的想法。这方面方向是对的,产业升级转型也是应该。现在的情况是,刚刚遇到金融海啸,在这方面是不是应该逐步地来做。因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是重要,因为我国面对金融海啸的情况下,失业率比较高,能不能一方面保持就业,另一方面也要升级转型。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企业也在调整他们的策略,因为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企业的定单减少了。虽然企业是困难,但是希望企业不要裁员减薪,因为这对社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中华总商会都是呼吁这件事情。
2009-03-10 10:11:05
- 蔡冠深:
同时,我们协助他们、建议他们从外向型转向内需型,希望扩大内地的市场,因为最近温总理也说要扩大内需,有四万亿拉动经济,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另外一方面是内需。香港的企业在这方面正在努力发展这方面的事情。我简单就回答这些。
2009-03-10 10:11:21
- 陈永棋:
腾笼换鸟,很多人误解,腾笼换鸟的意思是:就是一个很大的笼,笼里面有很多的鸟,就要看这些鸟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劳动力高的行业也需要,所以才是腾笼换鸟,不是一个笼换一个鸟,而是很大的笼和很多的鸟,不同的笼不同颜色的鸟。
2009-03-10 10:11:39
-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
许健康委员,您提案提到“以岗定税、以税定贷”,这样的考核会不会对赋税低的困难企业不公平,我们看到澳门有一些中小企业还不上贷款,您认为如何评估民营企业的贷款能力呢?谢谢。
2009-03-10 10:11:58
- 许健康:
这次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东南亚地区包括到国内,我认为它对中国的影响是有的,但是不严重。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中央的决策层通过又快又准又稳的这些在出口、税收以及各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和扶持。我是在国内做生意,所以在金融这方面,体会到金融界和对这一次金融危机的敏感性,差不多过年前这段时间,贷款基本上停顿,银行基本上不怎么流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非常之大。银行现在正逐步走上正轨,我们很有信心。这次我们提出的对一些企业进行如何关心和爱护他们,我们应该遵守和重视市场经济的变化,我们三十年来的发展,就是因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企业是根本,还是希望政府对企业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护。谢谢。
2009-03-10 10:16:50
- 香港中国通讯社记者:
请问陈永棋先生和颜延龄先生。温家宝总理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大力支持港澳在内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他说了这么一句,但是没有说具体的措施。二位觉得在这方面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呢?谢谢。
2009-03-10 10:17:02
- 颜延龄:
我想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于港澳的商人在国内的投资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温总理提出对港澳企业的关心、支持,我相信这些措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和税务和很多的收费都减免了怎么办?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因为港澳企业也可以说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在内地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这次碰到困难,我们国家能够及时伸出援手,对港澳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2009-03-10 10:17:21
- 陈永棋:
出口对整个国家的外汇来源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很重要,自从金融危机来了以后,中央很多政策很支持中小企业,好象就是退税或者其他的政策支持下去。现在出口市场不好,美国的市场和欧洲的市场都在萎缩。现在中小企业在内地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按照国家的增加内需多做一些内销的生意,但是中小企业资本小,搞内销的生意我们一定要放账的,放账就有一定的危险。所以,我想中央是不是可以考虑内销保险,现在可以卖出口保险,保费大约是0.6个百分比,但是在内销方面保险就要收到3%,好象是太贵了。所以如果可以在内销保险方面再扩大一些,把保险率3%减到1%,这样中小企业,不论是香港、澳门,还是内地的,搞内销都是有很大的好处。谢谢。
2009-03-10 10:18:14
- 香港商报记者:
我想请问张华锋先生,现在广东提出希望和香港进行更多的金融合作,想吸引更多香港金融机构在广东发展,您觉得两地在金融合作上主要有哪些方面?另外这些金融机构如果到广东发展以后,会不会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谢谢。
2009-03-10 10:27:43
- 张华锋:
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金融风暴不但对金融产生很大的冲击,现在已经影响了整个经济系统,各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怎么去解决现有的困难呢?国务院已经制订了《珠三角发展计划纲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2009-03-10 10:28:53
- 张华锋:
从金融方面来说,我们希望人民币在香港是一个合法的货币,如果香港能够实行人民币合法化,对于我们双方合作会起很大的作用。比如人民币法定货币是在香港的话,我们的存款、每一天换的人民币就不只2万块,人民币来往业务多了以后,我们银行是不是可以参与国内企业的贷款,因为我们现在企业贷款还是比较困难。可以通过我们香港银行进行贷款,香港银行体系有大量的人民币可以帮助企业贷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议人民币在香港有一个法定地位。
2009-03-10 10:29:16
- 张华锋:
另外,在金融方面缺少一个国际期货市场。因为我们的资源,比如我们的石油进口、我们的黄金、钢铁、农产品在世界上有很大的比例,但是我们交易都是在国外交易场所里,我们占的比例那么大,为什么在交易过程中价格是由人家控制?所以我觉得珠三角跟香港确立一个期货市场是必要的,我们香港有金融的专才和管理能力,国内有这个资源和广阔地域优势,所以我觉得珠三角和香港成立一个期货市场对我们双方交易是很有好处的。
2009-03-10 10:29:50
- 张华锋:
另一方面,我们在金融方面是不是可以再考虑放宽国内投资者到香港进行自由买卖股份,现在经济下滑,股票市场跌到了非常有投资价值的阶段,如果放宽人民币对内地和香港双方面合作也有好处,这是我在经济上的看法,希望第一解决人民币兑换问题,如果成为法定货币也不必一下子就实行自由兑换,只是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做一个准备。我们知道其实东南亚有一些国家外汇储备已经要买人民币了,比如菲律宾、越南已经办外汇储备转移部分是人民币,这也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如果把香港作为人民币法定货币对这方面的发展,对走向自由兑换是有好处的。谢谢。
2009-03-10 10:30:08
- 李家祥:
很简单来讲两句,金融市场主要还是将居民一般储蓄转化为投资力量,其中包括用什么产品、用什么方法去将投资转为推动经济的力量。香港对怎么使用金融产品,刚才张先生所说的期货市场比较成熟。另外就是怎么管理风险问题,我们香港在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一些,我们从事金融业的人才也比较多,如果两地可以交流这些方面的话,我相信可以做好,很多中国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力量带动内销。
2009-03-10 10:30:28
- 张华锋:
我再补充一下。我们香港跟珠江三角洲合作在金融上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我们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面向世界,前一段时间看到我们的投资大部分都亏损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外国的经济体系,也不大清楚外国的管理模式,如果我们走出去政策可以跟香港金融界合作,我觉得这是有利的,所以这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对我国经济、对香港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也有很大的作用。
2009-03-10 10:30:47
- 蔡冠深:
粤港合作,金融业的合作也非常重要,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深圳也有香港的证交所。总理已经说过了,香港可以做人民币的货币试点。我们认为,一步一步将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放在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香港和深圳都有二板市场,香港的二板市场现在不是非常活跃,那么有没有一个办法香港和深圳合作起来呢,这需要大家思考的。
2009-03-10 10:31:34
- 道琼斯通讯社记者:
刚才几位说的关于可能在香港设人民币结算中心的试点,现在最新的情况是怎样的?一家外资银行可以在香港参加人民币结算中心试点的话,这家外资银行要符合什么条件?还有实际的操作怎么样?谢谢。
2009-03-10 10:38:57
- 李家祥:
我尝试回答一下,因为提到试点有很多具体的事情,我们还不知道。但我很清楚港币跟人民币证券机制已经建立了,就看国家出台什么政策去规范这个事情。不过建立了结算中心是有利香港作为人民币管理中心,因为可以有比较多的人民币流向香港,由香港做对外管理,对港商投资内地也有很大的好处。现在兑换数量比较小,一天只可以做2万块钱。现在我们还是想看看这个试点怎么运作,我想应该是有一定的限制,地点和数量有没有限制,我们还不清楚,不过我们非常期待开放的一天。谢谢。
2009-03-10 10:39:41
- 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
我想请问陈永棋先生,湖南是“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员之一,今年金融危机当中湖南已经在14个市州中确定4个城市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在金融危机当中,请问您有一些什么好的建议,像中部这样的城市和港澳更加的合作?谢谢。
2009-03-10 10:44:21
- 陈永棋:
我相信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往内地,在中部、中西部转移是很好的方向,但是这是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才可以。现在港澳在广东省的投资,比如在纺织业、成衣和玩具业不是一个工厂,而是有很多做零部件其他的工厂合起来才可以生存。所以,在广东省的港资企业要移到湖南省或者其他的省份,不是一家公司、一家企业迁,而是整个系统、一系列的工厂配套地整个移上去才可以。
2009-03-10 10:47:14
- 陈永棋:
还有一个交通问题要解决。两年前香港政府派了很多的团到内地去考察,特别是考察江西和湖南,那时候我们认为内地非常有前途,但是3月份的雪灾让我们发现交通方面的问题很重要,如果一旦发生雪灾,整个和外面就中断了,所以这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我相信大方向是对的,但是要慢慢走。改革开放三十年,香港、澳门在广东省的投资需要十年的时间才制定,所以我们将企业移到内陆去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2009-03-10 10:47:23
- 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想请问陈永棋先生,“两会”前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的经济就业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怎样渡过当前的难关是您今年参加两会的最关注的。我的问题很简单,请问您目前是否寻到了应对的良策?
2009-03-10 10:47:51
- 陈永棋:
应对的方法最重要是有信心渡过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所以第一要有信心。
2009-03-10 10:48:28
- 陈永棋:
第二,我们大方向应该是把内销、内需扩大,使人们的消费增加,带动整个国家脱离危机。关于香港澳门的方面,我相信他们的影响比在内地大很多,因为他们是外向型的经济,所以美国、欧洲发生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香港。但是,内地真的可以从金融危机从谷底走出来的话,第二个金融复苏的肯定是香港和澳门。请大家补充一下。
2009-03-10 10:48:49
- 张华锋:
陈委员说香港是外向型经济,外面的经济形势对香港影响非常大,包括国内的经济复苏对香港的影响也很大。我们香港没有天然的资源,所以没有工业和农业,就是靠服务业,服务业因为金融情况下滑的时候,我们发展服务业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我们希望国内的经济可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尽快复苏。中央决定用四万亿振兴我们国内经济,提高我们的消费,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光靠政府的行为是不足够,应该提倡全民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们都有信心去消费,企业肯投资,这才可以带动经济复苏。
2009-03-10 10:49:23
- 张华锋:
人们的存款还是很大一部分的,要他们拿出来消费还是要动一点脑筋。如果提高我们的社会福利、提高我们医疗福利,人们肯消费的意愿就要提高,所以从政策上希望中央政府加大力度,把社会福利和医疗福利提高,这可能对消费会有帮助的。
2009-03-10 10:56:52
- 蔡冠深:
我补充一下。除了刚才陈先生提的内需和服务业以外,香港跟内地的融合非常的重要,在珠三角发展纲要公布以后,我们最近看到了很多的成果。举个例子,珠三角有五个飞机场,以前是没有具体协调的办法,最近五个飞机场的领导聚集在一起把方方面面定位说的很清楚,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像广州、深圳、珠海等等都有,所以与内地的合作是我们发展新的契机和新的方向。谢谢。
2009-03-10 10:57:31
- 中国信息报社记者:
我想请教港澳委员,你们能不能用四大指标,比如地区生产总值、就业率、进出口指标和物价指标描述一下国际金融危机对港澳地区的影响程度,我们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谢谢。如果能用数字来描述,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
2009-03-10 10:58:17
- 许健康:
两会期间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百年以后的今天,他们滞后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像中国,我们三十年的发展很快,为什么呢?就因为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加上社会分工很细,所以办一件事要折腾很久,没效率,我们中国有科学的社会主义,把效率提高,把很多好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中国有这么快的发展。
2009-03-10 10:58:35
- 许健康:
这一次金融危机对港澳、对大陆的影响是不同程度的影响,港澳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我们是不是要检讨、是不是要提升、是不是要鼓励,还是说我们就发挥中国的价值。我认为我们港澳某些程度要学内地的管理,为什么呢?纵观三十多年来,从邓小平先生提出来的“实事求是”,到江泽民主席的“三个代表”,到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都是连贯在一起,要与时代接轨,所以我们港澳没有问题,我相信大家要冷静下来总结自身的经验,又要学习内地的管理水准,很快香港、澳门会跟着内地的复苏尽快地走出金融危机。
2009-03-10 10:58:49
- 蔡冠深:
我用数字来回答你的问题。香港去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了,是很久没有出现的现象。今年我们财政司估计香港整年的负增长可能达到2.5%,这个数字在网上查一下可能准确一点,因为我的记忆力有限。香港的失业率也在上升,这也反映出香港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我们的失业率达到了4.5%,有些人说可能会到6%也说不定,这个也说不准。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到香港的经济受到了影响,今年大家都问香港的财经官员,说今年的经济是不是见底了,他们也没有回答,我们对香港经济的看法是不容乐观。
2009-03-10 10:59:08
- 李家祥:
我很快补充一下。长期来讲,我们看到香港历史上最差的现象是失业率达到8%。世界金融危机还是一拨一拨的来,我们很难说对长期的预测怎么样,前途还是不明朗。中国内地现在是拉动内部的经济,做了很大的反经济周期的投资,这是利人利己的措施,对香港来讲也是有很好的影响。我们现在措施比较短期,长期来讲还希望美国经济复苏、西欧经济复苏,机器不能发动,我们全球的增长就不能继续。长期来讲,我们还有不明朗的因素,还要看我们对外出口国际金融,香港是比较对外开放经济体系,不单对内地,也要对外,所以两方面还要全面发动,我们才可以复苏。我相信我们中国渡过金融危机以后,一定会更强、更大、更国际化。
2009-03-10 10:59:24
- 香港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请问陈永棋委员,据我们了解,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您就在江苏无锡投资纺织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您不断地在内地投资工业生产,可以说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您对投资方面有哪些高见?
2009-03-10 11:02:41
- 香港记者:
第二,想请问颜延龄委员。据我们了解,您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了许多贡献,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您觉得慈善事业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2009-03-10 11:07:59
- 颜延龄:
不能说我做了很多的贡献,是近年来对一些慈善工作方面的关注。因为去年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这种影响,从去年到现在可以说关注的重点都在灾区的重建方面,所以在灾区重建方面我们正在商量怎么样把我们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其他的慈善工作也不足以提了,现在主要还是灾区重建方面的工作。
2009-03-10 11:08:09
- 陈永棋:
谢谢你的问题。我们的家族在1979年就开始到内地投资了,第一个投资的企业是在江苏省无锡市跟国棉一厂合作。1979年和80年代初,我记得我们从香港到无锡要几天的时间,要从香港坐船到澳门住一个晚上,然后在澳门坐小汽车去广州需要一天,然后在广州住一个晚上做飞机去上海,到了上海去无锡的火车就全部开出了,所以又要在上海住一个晚上,然后坐火车去无锡坐三个晚上。现在我们去无锡直接从香港坐飞机两个小时就到了。现在香港、澳门在开放的时候,很多的企业都和我们一样,为国家的开放做了很多的事,也为我们很多的港澳企业带来了很多投资的机会、发展的机会。从小的企业成长为了大企业,三十年来,我们港澳都是这样在内地投资的,工业是第一个,然后就是服务行业、第三产业。
2009-03-10 11:08:27
- 陈永棋:
我们感觉到这三十年来,香港、澳门是跟着国家的政策才可以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现在金融危机来了,在哪里投资好呢?拿什么货币最好呢?我相信最好的货币就是人民币,港币和人民币有一个无形的挂钩,所以港币也是很好的。还有现在我们投资的一个方面,我现在最好的投资是在内地,投资什么呢?就是按照我国的政策,在内销方面多做一点事。我们的产品以前是送到欧洲和美国的,现在市场是在内地、在中国,这是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但是也要小心,因为金融风暴不会很快地过去,所以风险是有的,但是危中有机,怎么样把危机变成是机会,那就要看每一个投资者、每一个企业家有没有眼光了。谢谢。
2009-03-10 11:08:42
- 许健康:
我补充一下。讲到投资,我认为中国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出口、消费、投资的问题。我刚才想了一下,本来我们发展了三十年,有一些泡沫现象或者是不好的现象也好,要进行宏观调控。突然来了一个金融海啸,我们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对中国经济进行调整,某些程度来讲,是我们中华民族和西方经济强国缩小差距的一个机会,所以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2009-03-10 11:11:43
- 许健康:
所以在投资方面,我认为政府应该更注重的是扶持税收优惠,计划国民投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这种自然规律的现实一定会出现,我们落后了几百年了,也该由我们东方来发展了。所以国家要从大的方面激发大家的热情,让投资者有信心,政府还是有限度的去做一些事情。希望国家的决策者尽量鼓励企业,不管内资、外资、社会各个阶层,这样我们中国的发展更快。谢谢。
2009-03-10 11:12:40
- 澳门记者:
请问颜延龄委员和许健康委员,这次金融危机对澳门的房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昨天有消息称广东省要出台一个政策,欢迎澳门人到广东去买房。现在大陆人去澳门买房的政策不是很完善,请问二位委员,在您二位相关提案当中会不会有相关振兴房产业的规划?下一步会不会出台惠及大陆人去澳门买房的政策,因为很多大陆人都想去澳门抄底买房,不知道二位对此是什么意见?
2009-03-10 11:13:35
- 颜延龄:
澳门的房地产业在去年开始有调整,其实因为往前几年,澳门的房地产业是发展的比较快,房价的上升也比较快,一连上升百分之几十,历史的高位。所以实际上按照发展规律来说,也该调整了,不能只上不下,刚好碰到下半年的金融危机,所以下的更快一点,这几年澳门房地产业主要还是外资,外资的比例占的很大,外资的比例可能比国内来买房的内资更多。这次实际上因为这次金融风暴是从欧美刮起来的,所以从欧美的这些企业先出问题。看澳门的房地产都是因为放弃大的楼盘,国内到澳门去购买的比例上还是不大的。所以我现在还看不到对这个行业有专门的契机,因为现在澳门应该考虑的是整体在金融危机下怎么抗风险。
2009-03-10 11:14:19
- 颜延龄:
澳门除了房地产业比较明显的影响,澳门的主业在旅游产业,去年开始也有一些调整、已经有一些下滑,但是这个下滑不是像我们想象的跌的很厉害,只是前几年的高增长,现在放缓了,增长速度慢了。预测09年的总收入跟去年也差不多,因为前几年每年是双位数的增长,现在一个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一个是受国内自由型政策的调整,都对这个有影响,所以可以说现在澳门有几个问题,房地产业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前几年澳门GDP增长那么快,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来投资大型的酒店设施,每年上千亿的投资,所以刺激澳门的GDP上升这么快。现在这些国际资本,美资出问题了,所以有些项目要换换了,有些停顿了。所以这要跟整个的国际上的金融环境是有关系的。但是真正的澳门的收入不会下滑的很多,上升的速度会放缓。所以总体经济情况还是乐观的,许先生有没有补充?
2009-03-10 11:16:56
- 许健康:
趁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的房地产业。我是这样看的,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在近十年来,政府推出了城市化进程,营造了一个发展的机会,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他们的努力把土地变成产品,让我们的老百姓能找一个好的归宿。政府和开发商做出很多的努力,但是这个社会往往是因为市场的问题、房价的问题,所以社会上不是很公平的看待这件事,希望大家正当地看一个产业,中国的房地产业贡献是很大的。因为人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环境,安居乐业,这几年有这个条件让大家安居乐业,希望大家对这个产业正确看待,我也相信国家经过这次的调整以后,它会向着健康继续发展,13亿人口,一个可怕的数字,加上经济一直向好,潜力多大,没有办法去想。澳门回归以后就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了,澳门是一个我们向往的地方,虽然地方不大,但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对祖国改革开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相信紧接着我们澳门会随着金融危机慢慢消退的这种改变,澳门的明天会非常美好,鼓励大家有机会去澳门投资,肯定会得到一个你想想不到的回报。谢谢。
2009-03-10 11:19:24
-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这次机会我们还是给港澳记者。
2009-03-10 11:20:02
- 大公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常常说中央特别照顾香港和澳门的特区政府,我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想过,香港怎样回馈中央,你们说三地要好好的协调,有人说比较被动,我想问一下,你们觉得香港怎样好好的与内地协调。
2009-03-10 11:20:21
- 蔡冠深:
在这方面我们感觉香港跟内地的协调是不是可以采取主动的办法,比如说以前的“十一五”计划里面香港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我们就没有参与国家规划的讨论。最近,粤港澳珠三角这个规划中把香港也纳入进去,我们很高兴,把我们也考虑进去了。
2009-03-10 11:20:38
- 蔡冠深:
我们想,香港是不是也可以参与规划的讨论,比如珠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的标准、行业标准、产业整合等等,我们可以预先讨论。比如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香港可能也能够多参与一些意见,我感觉这些做法对香港跟内地的融合是有好处的。
2009-03-10 11:20:53
- 颜延龄:
关于这个问题我补充两句。今年是澳门回归十年,中央一贯对我们澳门有很多的支持,特别是在金融风暴发生了以后,习近平一月份到澳门,带去中央对澳门金融危机之后面临困难的关心。澳门应该有什么回馈呢?澳门就是把澳门搞好,把澳门经济搞上去,一国两制能够在澳门成功实现,这就是对中央的一个回馈。再一个就是澳门的企业到内地来投资,从总量上来说,澳门在内地的投资总量可能比不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如果从澳门这么一个狭小地方的比例上,应该说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你们也可以查查商务部的资料。
2009-03-10 11:21:57
- 颜延龄:
第三,澳门人对我们祖国是有深厚感情的,所以每一次祖国碰到自然灾害可以看到澳门的反应是非常快的。去年的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包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的升空,澳门人都尽自己的力量来参与这些事。所以这也是澳门人对国家的一个关心和回馈。
2009-03-10 11:27:17
- 颜延龄:
特别是汶川地震后灾区的重建,澳门也提出一个50亿的援助计划,现在正在开始实施。种种这些都是澳门对国家厚爱的回馈。
2009-03-10 11:27:49
- 陈永棋:
香港搞好一国两制,香港可以很成功的给全世界看一国两制是一个解决历史留下来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台湾看到香港的成功,对于我国的统一是可以有所帮助的,这是香港为祖国的一点贡献。
2009-03-10 11:29:00
- 陈永棋: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为什么这么成功呢?一开始是香港、澳门,特别是香港的企业在内地投资,给国家的商会、国家的就业、国家的资讯方面都有很大的资助,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成功,使我国变成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再过几年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港澳是做了很多的贡献的。港澳现在是遇到了一点困难,很感谢国家给我们的支持。我们香港的同胞、澳门的同胞到内地是没有限制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互利互动的,所以我们期望香港、澳门的同胞给国家多一点的贡献,也期望尽快在经济上跟国家,特别是广东省联合起来,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2009-03-10 11:29:36
- 主持人:
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委员、谢谢各位记者。
2009-03-10 11:29:54
图片内容:
六位港澳委员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接受集体采访
六位港澳委员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接受集体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健康
本次会议主持人
全国政协委员、恒丰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锋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恒和企业集团主席颜延龄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李汤陈会计师事务所首席会计师李家祥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陈永棋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社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社记者提问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提问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
集体采访结束
集体采访
数据地址:
相关新闻:
- 港澳全国人大代表网页开通
- 习近平:港澳地区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繁荣稳定
- 汪洋:将成立粤港澳合作领导班子 加强珠三角合作
- 何厚铧会面曾荫权 强调港澳关系会更趋密切(图)
- 澳区人大代表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务实重视港澳
- 杨洁篪:外交部积极为港澳参与国际活动创造条件
- 港澳人大代表谈粤港澳合作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 “师奶”珠海展风采 珠港澳妇女健身大赛举行
相关专题:
图片大图:
六位港澳委员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接受集体采访
中国网 阎玥
六位港澳委员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接受集体采访
中国网 闫玥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
中国网 闫玥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健康
中国网 闫玥
本次会议主持人
中国网 闫玥
全国政协委员、恒丰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锋
中国网 闫玥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恒和企业集团主席颜延龄
中国网 闫玥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李汤陈会计师事务所首席会计师李家祥
中国网 闫玥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陈永棋
中国网 闫玥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闫玥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闫玥
人民日报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闫玥
经济日报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闫玥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闫玥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闫玥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
中国网 杨楠
集体采访结束
中国网 闫玥
集体采访
中国网 闫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