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文字实录图片实录返回直播页两会画卷两会视频

政协委员促进就业集体采访

  3月11日9:00,在两会新闻中心(梅地亚宾馆)多功能厅举办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赵东胜主持本次集体采访,张世平、王健林、徐冠巨、景天魁、俞敏洪等五位委员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相关站点

 正序 倒序 刷新

活动标题

  • “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集体采访

活动描述

  • 3月11日9:00,在两会新闻中心(梅地亚宾馆)多功能厅举办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赵东胜主持本次集体采访,张世平、王健林、徐冠巨、景天魁、俞敏洪等五位委员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出席:

    张世平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王健林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总裁

    徐冠巨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联主席、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景天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

    俞敏洪 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

    主持:

    赵东胜 政协新闻组副组长、中国文史出版社社长

    2010-03-10 17:11:13

  • 主持人赵东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集体采访现在开始。如何促进就业,解决好就业难的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促进就业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本次集体采访的主题是: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

    2010-03-11 09:00:40

  • 赵东胜:

    我们邀请了五位全国政协委员与记者见面,我先做一个介绍: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女士,全国政协常委、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总裁王健林先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联主席、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先生,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

    2010-03-11 09:03:13

  • 赵东胜:

    本次集体采访时间安排大约一个小时,现在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您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2010-03-11 09:04:10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委员,第一个问题,作为民营企业,如果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话,还需要政府哪些政策的支持?第二个问题,随着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您觉得作为民营企业,能为大学生就业做些什么?

    2010-03-11 09:05:18

  • 王健林:

    关于第一个问题,政府在就业方面提供哪些支持。就业是咱们国家的根本国策,用胡总书记的话来讲,就业是民生之本,温总理这次会上讲了,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前年全国就业大会,中央九个常委集体出席,表明中央和国务院很重视。但是,以我自身的体会来看,我们是创造就业比较多的,我觉得,在实践执行当中,对就业的支持政策,尤其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支持政策还不完全到位,所以你说还需要哪些支持,我觉得要把就业的政策细化,要有可执行的细则的政策,而不是出台一个文件,文件比较简单。

    2010-03-11 09:09:25

  • 王健林:

    第二个问题,民营企业对于大学生就业。其实大学生就业不光是民营企业的责任,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全国就业的八成都是民营企业解决的,从大学生就业实践来看,大多数在民营企业就业,所以民营企业成为就业的主力军了。就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2009年创造了7.3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超过两成是大学生,去年一年我们就解决了1.5万名大学生的就业,应该说做了一定的贡献。

    2010-03-11 09:10:49

  • 王健林:

    但是你说民营企业怎么样为大学生就业做更多的贡献,是分两方面,一个是民营企业自身更多吸纳学生就业,不要完全考虑成本,民营企业大多数不是垄断行业,很多也不是高科技行业,是密集型、服务型的企业,可能更多从成本考虑,农民工、或者小时工,所以本身民营企业自身应该更多地从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少考虑成本,多考虑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二方面,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包分配或者天之骄子的时代了,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要拓宽自己就业的概念,也不一定非得去政府,非得去事业单位,愿意到民营企业去就业,这样就业的路子会更宽一些。

    2010-03-11 09:12:31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主持人好,各位委员好,请问徐冠巨委员,就您本身来说,传化集团就致力于开发生产性的服务平台,浙江省也涌现出了一些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请问徐委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有说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所以请问您对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就业机会这件事情怎么看?您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在哪几个方面对就业有所促进?谢谢。

    2010-03-11 09:14:26

  • 徐冠巨: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为这个问题还有一定的准备。我觉得,政府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发展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就业开辟新的途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觉得它既是发展了产业,也是促进了就业,同时也是有效地支持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一件事情。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有机融合。我认为,工业文明应该是合作的文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重要原因就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使广大企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意义就在于为广大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

    2010-03-11 09:15:29

  • 徐冠巨:

    目前,社会发展本身产生的服务业已经有很大的需求,但事实是严重滞后的,这方面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巨大的就业空间。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促进就业,我本身是有切实的体会的,我们传化集团下属的一个物流企业,传化物流创造了物流大概念当中的一个商业模式,叫做公路港物流。几年来,我们的模式在浙江成功实践之后,我们也到外省去发展,比如说在成都、苏州。我们在成都一个基地,就是在这里培育上千家物流企业,同时为这样的物流企业服务的企业又有将近五百家。

    2010-03-11 09:17:17

  • 徐冠巨:

    如果说我们每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吸纳十个劳动力,一千家物流企业就有一万个人的就业,全国如果打造这样二百个平台,就可以提供二百万人就业。同时,它的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的物流基地,辐射的区域能够降低成本40%以上,又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所以事实上,我们现在分析,中国制造业水平低、效率低、附加值低,其实是我们的软实力低,本质是我们生产服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所以类似像物流这样公路发展起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国家要像支持消费型服务和社会公共性服务业那样去扶持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上加大投资,在创业发展上加快研究步伐,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和潜力,更有效地促进就业。

    2010-03-11 09:18:31

  •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给王委员的,昨天我们在采访黄孟复主席的时候,他有一个观点,他认为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因为我们的民营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我们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如何为下一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就业作出自己的努力?第二个问题是给徐委员的,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非常难,在前不久北京的大学生招聘现场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一方面是大学生不断地在递简历,但是企业一方面又看不到他们想招的人才,对此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最好的路径是什么?谢谢。

    2010-03-11 09:22:03

  • 王健林:

    你提出民营企业如何为解决就业作出努力。我觉得,就业的问题,现在感觉有一个矛盾,就是就业的信息不对称,现在就业有很多说法,经济运行的好和坏,实际上不完全是看增长率,判断经济运行的好或不好实际上是有四个标准的,一个是增长率,第二是就业率路径,第三是企业的利润率,第四是财政收入状况。

    2010-03-11 09:22:58

  • 王健林:

    现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现在全国的就业状况不清楚,就业信息不对称,究竟中国有多少失业率?究竟有多少人未能充分就业?就业也不完全是充分的,有的上几天班,下几天岗,或者大学生究竟有多少没有就业?信息不对称。所以你要说民营企业为就业作出多少努力,我认为第一个努力就是,民营企业为中央建立一个真实的、公信力高的、完全民营就业率的,其中包括大学生、农民工就业率的信息统计渠道,改革现在的就业统计制度。现在国家统计局已经说了,从今年开始,要逐渐实行调查失业率,民营企业努力要把这个搞好,民营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就业。

    2010-03-11 09:30:21

  • 王健林:

    再有,民营企业应该更多地投身劳动密集型和服务类的产业,就是民营企业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民营企业没有必要在资源、通信或者在一些国家完全具有垄断央企的行业里竞争,这些能不能做呢?石油化工能不能做?也能做,你竞争得过中央企业吗,所以民营企业的定位更多的在服务业,在劳动力这个行业发展,这样民营企业始终能保持解决就业八成的地位,民营企业也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或者自己生存发展的机会。

    2010-03-11 09:32:48

  • 王健林:

    第三个,我觉得民营企业要能够逐渐地提高就业者的收入水平,要关心员工,给大家更高的收入。前两天我出席一个会议,我旁边一个连锁企业跟我讲,招工招不到,我说为什么招不到?你给多少钱?他说一个月给八百块钱,我说当然招不到了,你给三千块钱,人家就挤破门了。所以民营企业在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基础上,更多地提高对劳动者的支出成本,这几个方面做好了,也许就业就会更好一些。

    2010-03-11 09:33:02

  • 徐冠巨:

    刚才说大学生就业,包括我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就业,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但是我的体会是,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我认为,关注就业问题,首先是要关注创业问题,要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0-03-11 09:33:15

  • 徐冠巨:

    一个社会,创业者越多,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就越丰富,也就是越活跃,提供生产要素的就业行为就越容易,一人创业就能带动一些人就业的带动效应。以浙江的情况来分析,比如说全国每年诞生二百万家的中小企业,每个企业吸纳十个劳动力,或者安排十个人就业,我们每年就可以解决两千万人的就业,我们现在的就业任务大概是一千万左右,我感觉这样可以双倍于解决就业问题。

    2010-03-11 09:33:59

  • 徐冠巨:

    中国人天生就有创业的因素,是一个非常善于创业的民族,如果政府和社会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那么全面创业的热情必将得到迸发。我们市场经济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创业的社会,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创业的成果得到了迅猛发展,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迈进了真正的大创业的时代,鼓励全民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确实是一条能发挥就业的一条好渠道,是改变民生,推动区域式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更重要的出路,所以我呼吁,应该将建设创业型国家上升为最高级别的国家战略。

    2010-03-11 09:34:16

  • 徐冠巨:

    从长远情况来看,相比眼前的创业本身,我认为创业的氛围和创业精神的传承尤为重要,首先要从家教开始,培养下一代创业的梦想,培养下一代富有冲劲和智慧的创造意识。第二是在学校里培养我们的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抱负,不要想着我到大学里读书,未来就有某一个职位,我感觉,我到大学里读书,就要未来到社会上去闯荡,要创事业。刚才讲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毕业年纪很轻,有的是资本,你去闯一下,闯了以后失败了,感觉到这不合适我,我再加盟到某一些团队。

    2010-03-11 09:34:34

  • 徐冠巨:

    第三个,我们在全社会要弘扬创业的精神和文化,崇尚创业,政府要为个人创业和企业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谢谢.

    2010-03-11 09:34:53

  • 张世平:

    我再补充几句,就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刚才两位委员已经谈了他们一些看法,我觉得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有就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有就业能力方面的不对称的问题和就业需求、就业趋向的不对称的问题,当然总体上讲,和劳动力供大与求,我们的劳动力市场总量的问题,因为我国是劳动力资源非常大的一个国家,所以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2010-03-11 09:39:35

  • 张世平:

    从能力方面讲,刚才我们的委员谈到了信息对称的问题,从能力的角度来讲,这里面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在整个工作当中存在着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的问题,所以有时候我们培养出的大学生学历很高,书读得很多,但是往往和用人单位实际能力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2010-03-11 09:40:18

  • 张世平:

    再有一个是就业趋向的不对称,这又和我们现在用人单位工资收入的不均衡和劳动环境的差异也有关系。大家趋利避害,总是希望条件更好一些,待遇更高一些,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价值体现得更充分一些,这也是情理之中。大学生在选择就业上,如果我们都是身为父母,在自己孩子的就业选择上,我们也会希望孩子能够选择一个更能够发展自己,环境、待遇、保障各个方面更好的工作,现实当中又存在这样一些比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2010-03-11 09:40:40

  • 张世平:

    还有一方面的问题,也跟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有关系,刚才徐委员谈到了这一点,什么是理想,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我们的大学生应该怎么样去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力量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这里面也有一个教育引导的问题。

    2010-03-11 09:41:23

  • 张世平:

    因此我觉得,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要从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方面来推进,使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现行的这样一些教育的重点能够更加体现目前现代化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能够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能够发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技能方面的培训,我们需要高端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需要不同层次的、不同方面的技术人才,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在职业教育方面应该很好地发展。

    2010-03-11 09:41:58

  • 张世平:

    此外,刚才也谈到这一点,就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当然,在创业方面,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从家长的角度考虑一个问题,希望孩子们先到一个单位工作几年,然后再出去创业,也有这种情况,也有的一开始就去办小企业,靠自己的努力打一番天下。在这方面,政策上应该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中小企业在安置就业方面,我们的中小企业具有重大的吸纳的作用,要能够从政策的倾斜上鼓励中小企业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还应当积极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特别是择业观念的引导,鼓励、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往远处看,能够看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自身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自己的岗位。

    2010-03-11 09:44:01

  • 张世平:

    当然还有一条,就是我们在用人单位的规范上、工资分配趋向合理的努力上,以及我们用人单位环境的改善上,我们也要做大量的工作,能够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有更多的岗位可供选择。我想,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社会、企业以及我们自身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10-03-11 09:46:37

  • 俞敏洪:

    既然刚才讲到了创业,我用一分钟的时间讲讲创业。刚才徐老师和张老师都讲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我的观点是不同的,要不要鼓励创业呢?我觉得是要的,我常常说,人生一辈子如果没有创过一次业的话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方向是,面对大学生工作难,大家就拼命鼓励在大学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就去创业去,但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大学生的人生经验,由于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等,面对创业的环境,他们都是不够的。

    2010-03-11 09:47:07

  • 俞敏洪:

    所以我认为,我研究了世界很多教育体制,没有发现像美国这样的一个就业很充分、鼓励创业很充分的国家,在大学的时候就鼓励每个大学生自己开公司去,我们常常一讲就是比尔盖茨,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大学都没有上完,在自己的车库里就研究出了微软来,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天才,这样的天才在全世界是可以数得出来的。我认为,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去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带来了几个不利因素。第一个不利因素就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因为大学是一个学生面对社会现实、认真研究并且学习的地方,现在你们看到,从中国的每一个大学就可以看到,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开始就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因此他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我说的学习当然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学习。

    2010-03-11 09:48:35

  • 俞敏洪:

    面对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我也是比较们迷茫的,中国大学设置一方面讲就业问题,一方面很多的课程设置脱离社会现实,并且是落后的,知识更新速度是不够的。其实一般大学课程的设置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研究性人才的方向。这个研究性人才的方向不一定是为了某一个具体工作岗位,赚大钱的岗位,而是这些研究性人才出来以后,其实国家现在给予大量的资助,研究某个领域的高精尖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的。

    2010-03-11 09:49:58

  • 俞敏洪:

    二是实践性的人才,也就是这个专业设置的时候,就是为了未来一个很好的岗位做准备的,现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大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到处递简历,但是挑人的单位挑出的人才却很少的情况,就是大学教育与现实脱节的明显的证明。我这儿每年收到的大学生的应聘简历大概至少是十万份,我们中间能挑出的马上能用的人才最多是一两千人,其余至少要经过半年左右的培训才能上岗,也就意味着大学教育是脱节的,一方面鼓励创业,一方面教育又脱节,这是一个问题。

    2010-03-11 09:50:26

  • 俞敏洪:

    我想说的是,鼓励学生创业这样一个概念是带来了一种问题,就是大学四年,到底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学什么东西,如果大学生要学创业的话,请问大学里老师有几个是自己干过创业的,请问有几个老师能够教学生真正的创业水平以及创业中间遇到困难的讲解?我是看不到这样的情况。现在就变成了我们和王健林这样的企业被老师拽过去给大学生讲创业。我去的第一讲就是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2010-03-11 09:50:46

  • 俞敏洪:

    第二是给学生带来了心态上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这个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心态就变得浮躁,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我看到的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失败以后,大学生出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他通常不会反思自己,重新静下心来认真琢磨怎么样积累经验再次创业,通常是会怨社会,觉得中国社会太黑暗,太不公平,认为这个社会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当然有部分事实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他怨人心,比如他创业的时候一般要跟几个同学一起创,通常创着创着就打架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不会总结自己作为领导人或者作为团队领袖,自己凝聚团队的能力不够,他往往把问题归结在跟他一起创业的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此以后对人失去信心。

    2010-03-11 09:51:31

  • 俞敏洪:

    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年轻的孩子一旦对社会失去信心、对人失去信心以后,请问他未来振作的机会有多少?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有这样一批人在社会上,大学生就业,没有参加工作就创业,创业失败了,从此以后就变成了很难描述的这样一种人群,对未来既没有信心了,又不愿意去工作了,不愿意有工作的心态。所以我通常这样鼓励,我是比较坚持大学生毕业先工作,不管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因为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的,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我就希望他到我这里来实习,我言传身教,告诉他怎么样面对各种困难,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我可以言传身教。

    2010-03-11 09:52:41

  • 俞敏洪:

    第二,他可以积累经验,观察老板是怎么样干活的,跟同事打交道,学会在人群中间尤其在利益和权力的人群社会中间,因为大学的人群是不涉及到利益和权力问题的,一进入单位以后,权益跟利益问题的时候,跟人群怎么样打交道,并且怎么样让自己在一帮人当中变成领袖人物,变成大家很服气的人物。

    2010-03-11 09:53:37

  • 俞敏洪:

    第三,思考自己未来创业的专业方向。比如说未来你做培训,那你进的机构肯定最好的是新东方。未来你想要进房地产业,最好的机构是王健林的万达。通过对王健林观察一段时间,觉得他们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这时候创业的成功率比较高,即使是失败的时候,你也看到了人的起起落落。我也曾经想过,假如我从北大一毕业出来就创业的话,我现在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2010-03-11 09:54:06

  • 俞敏洪:

    我在北大干了6-7年,又在培训机构二年这个时候我认为,既懂得了正规的教育,又懂得了培训教育,重新创业就成功了。大家也不应该说我二十九岁开始创业,三十岁开始创业,其实我真正创业是三十一岁,二十九岁进的培训机构,三十一岁成立新东方,到了四十多岁到美国上市也不错,同时带动了一万五千人的就业,新东方现在有接近一万五千个员工,这也不错的。

    2010-03-11 09:54:27

  • 俞敏洪:

    这意味着,尽可能给孩子们一个沉静的心态学习,并且让他们了解社会,但是给他们一个勇敢的心,未来走上社会去创业,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时机。有时候不仅仅是时间问题,在英文中有两个词,一个叫TIME,就是时间;另外一个词就是时机。什么时机进入能够成功,打仗的时候,早上打会成功,还是晚上打会成功,是一样的概念。

    2010-03-11 09:54:59

  • 俞敏洪:

    所以,我不要盲目地鼓励创业,但是我认为应该支持创业,我认为人生一辈子不创一次业一定是一个遗憾,在座的各位记者一定要有一个理想,自己做一个传媒公司,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010-03-11 09:55:58

  •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问王健林先生。关于物业税的问题,这个物业税对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提这个问题是认为,在美国的共和党认为新的税对就业有坏处,但是有些中国人,比如说娃哈哈的总裁说,如果有一个物业税,对房地产管理人员有好处,就是给他们很多新的工作,所以我要问你,你认为物业税对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2010-03-11 09:57:22

  • 王健林:

    你的问题提得很牵强。物业税第一还没有推出来,现在判断它对就业有多少影响,这个很难讲。但是你说物业税对就业的促进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果从零售业、商业企业来看,我觉得可能是消极影响大一些,为什么呢?商业房地产或者小业主往外出租要交税,会不会增加租金?会不会影响创业的小户来租用这种房屋?但是这个事情,应该说都是一种预判,物业税在中国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今天是谈就业的议题,就物业税的探讨以后有时间再说。但是要问它对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现在真不好评估。要说出台一个税对就业有积极的作用,我觉得不太可能,真正要有推进作用,不是靠加税,而是靠减税。

    2010-03-11 09:58:12

  • 广东南方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俞敏洪先生,您当年在北大贴小广告的的经历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实很多人都上过您的东方培训课,我就上过高级口语的课。我们都知道,创业的成功其实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复制的,虽然您成功了,很多人成功了,但是很多年轻人想去创业,想遵循您的路子,可能并不能走到头。我的问题是,作为一名前辈,创业的成功者,同时又是全国政协委员,你们能够给这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什么样实际的帮助?能够使他们走向成功。第二个问题请问张世平女士,前两天听了您的大会发言,印象非常深刻,您提到百分之二十多的员工五年没有加过工资,另外一线的职工和企业高管的收入相差将近18倍,我们关注的是您怎么样看待现在珠三角民工荒的问题,对于保障他们基本的权益,使他们更有积极性去就业,咱们全国总工会可以做些什么?谢谢。

    2010-03-11 09:59:21

  • 俞敏洪:

    下面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怎么样对学生提供创业帮助的问题。我们能够提供的帮助是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说的,学生创业的领域是不太一样了,比如有的学生想开饭馆,有的想做培训,有的想做高科技,我们一般能做的事情,我们企业家中间有一个小联盟这样的东西,大范围来说,我们一般会走进不少大学,给学生讲创业当中会碰到的问题,还有解决的办法,大范围的事情,团队建设等等,面对社会碰到的问题应该注意的心态、解决方案等等。

    2010-03-11 09:59:52

  • 俞敏洪:

    就具体某一个领域,我们是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指导,比如李开复对高科技的尤其是跟互联网相关的领域做了一个创新工厂,我也是其中一个股东之一。他的方法是,让这些有创意的、有想法的年轻人但是又还没有成熟环境的人,如果他自己去创业,又要组团队,又要跟工商管理打交道,跟社会打交道,可能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那个方面,真正的创新意识就没有了,他做创新工厂的目的就是让有创意的年轻人能够一心一意把创意做大,我们提供的氛围提供的什么?我们包括帮助他解决人才问题、人力资源问题,还有财务管理问题,还有公司结构问题,直到项目做到一定程度就像鸟能够飞出去一样,再让他独立化。

    2010-03-11 10:00:18

  • 俞敏洪:

    我是鼓励大家去创业,这次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把培训、娱乐、健康、老年等等作为重大的消费领域给提出来了,培训确实是一个重大消费领域,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在增加,我给大学生提供的帮助是,一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的实习基地,第二是鼓励包括我手下的人出去创业的,新东方每年都有上百个人出去自己办学校或者办公司,我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办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事情,怎样才能成功,让他们尽可能把创业做成功。甚至有的老师说,我要创业,但是我没有钱,能借给我点钱,我还把钱借给他们。我觉得培训人的创业精神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当初不从北大创业出来,也就没有今天,传帮带还是中国的古话,传帮带还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2010-03-11 10:00:34

  • 王健林:

    我补充一点,刚才这位女士提的对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建议,我觉得最大的建议就是要敢试敢闯。你没有这个胆量,就业环境的好坏,成功率高低是一方面,首先现在大学生出去创业少,最大的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人是80后,温室的花朵,父母呵护中长大,缺乏创业勇气和胆量。俞敏洪老师当年在培训机构已经是高级职员,我三十来岁创业的时候,已经是政府的处级干部,我们的环境很好,就是不安于现状,敢于闯,可能闯一百个人,只成功五个人,但是不要害怕,你试都不敢试,永远也不会成功。所以大学生不能创业,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创业勇气,不敢去试,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建议。

    2010-03-11 10:00:59

  • 张世平:

    我来回答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问题。我在这次政协会上就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保障职工收入分配权益做了一个发言。我们这个发言其实是在工会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是在去年的10到12月份,曾经在10个城市抽查了五百个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还有国有企业的五千名员工做了抽样调查。另外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关注这方面,开始一些调研,综合的方方面面数据形成的。

    2010-03-11 10:01:34

  • 张世平:

    正像刚才这位记者谈到的,我们也感觉到,收入分配问题反映非常强烈,而且问题也比较突出,突出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低收入群体的数量在增加,而且集中在一线农民工,再有是收入差距,几倍、十几倍,而且这种差距反映在行业之间,也反映在行业当中的高层和普通劳动者之间,还反映在城市的正式工和农民工之间。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光是初次分配,还有二次分配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的问题。社会保障,现在大多数特别是农民工往往也是参保率比较低,包括一些企业年金、补充保险也落不到普通农民工身上,因此这需要我们大声疾呼,需要我们代表广大的劳动者,代表更多低收入的群众呼吁,去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2010-03-11 10:01:59

  • 张世平:

    刚才谈到民工荒的问题,民工荒问题的出现跟刚才谈到的收入分配低,企业的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只是因素之一。产生民工荒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跟东部地区经济回暖,用工需求总量增加有关,和前一段受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趋向改变,现在很多到西部去了, 而且西部工资增长幅度一定程度上还高于了东部,这也跟我们现在提供的就业信息以及对劳动力的需求之间的不对称有关。

    2010-03-11 10:02:18

  • 张世平:

    谈到民工荒,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跟现在的农民工在这样一些劳动的环境当中得到的低报酬、高强度和劳动环境差,社会保障方面的企业低等等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积极地呼吁,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对于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无疑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010-03-11 10:02:30

  • 张世平:

    从工会的角度,我们能够做的工作,我想我们第一条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翔实的数据,来积极地反映我们的建议,畅通利益诉求的渠道,反映广大劳动者的要求和呼声和一些困难,积极地提出我们的建议。我们这次参加政协会,工会界包括很多方面的同志们都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也通过我们的努力,积极地推动相关的立法,比如说工资条例的出台,还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怎么样加大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当中的比重,加大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当中的比重,这也是想通过我们的声音,想通过我们调研的结果,通过我们提出的建议去影响决策、推动决策,推动政府能更多有利于广泛劳动力提高工资收入,促进公平正义的政策的出台,这是我们做的最主要的工作。

    2010-03-11 10:02:50

  • 张世平:

    再有一个工作,就是工资集体协商。实际上,现在我们推进三个机制的建立,一个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建立,一个是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建立,还有工资增长机制的建立,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是集体协商。实际上这个制度已经实行了多年,但实际上实行当中也还是有一些问题,集体协商能不能做到位,到底有多少企业做了集体协商,能不能协商得了,能不能协商得通,协商通了,是否能够落实,不落实怎么办?这里面有很多环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怎么样实实在在地落实工资集体协商方面,要和方方面面一起联手,来落实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2010-03-11 10:03:20

  • 张世平:

    再有一个工会方面要做的工作,把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维护劳动力特别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我们所做的一些品牌性的工作,一些具有特色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的共同约定行动,我们的农民工援助行动,我们对于困难家庭大学生的救助行动等等,我们要把这些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能够让它长效制,产生更大的效应。

    2010-03-11 10:03:33

  • 张世平:

    比如说共同约定行动,特别要向一些民营私营企业、中小企业作为下一步开展活动的重点,从企业的角度怎么样维护职工的权益,从职工本身怎么样和企业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约定,保证我们职工保岗位、保就业,然后促进职工劳动环境、劳动条件方方面面的改善,这是我们的一个着力点。在农民工援助行动方面,我们也在发展一些基地的建设,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包括就业方面的培训,还有一些法律方面的援助,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些着力点。

    2010-03-11 10:04:09

  • 张世平:

    此外,我们还通过工会自身的法律援助方面的机构,比如我们的一些热线,还有一些帮扶中心,各种各样的阵地,更多地为我们的职工排忧解难,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使我们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更加落在实处。

    2010-03-11 10:04:28

  • 祖国杂志社记者、今晚经济周报特约记者:

    有一个问题想请问景委员,接着刚才张世平委员讲的南方用工荒的问题,我们曾经做过一些调查,也和一些企业家聊过天,有些企业家说,他说我一年通过外销可能只挣一百美元,如果我给一百个工人发一块美元的工资的话,我就没有利润了,我们听到这样一个例子以后,就有一个想法,我们想问一下景委员,用工荒这种现象和相关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附加值高低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有这样的联系的话,从研究者和学者的角度,您认为它的解决之道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另外我们正在热议的教育改革,其中是不是会有一些举措能够对这种现象有一些应对之策?谢谢。

    2010-03-11 10:04:50

  • 景天魁:

    用工荒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警醒,提醒我们要把就业的问题不单纯看作是一个就业的问题,用工荒的问题也不单纯是看成用工荒的问题,要和我们国家整个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联系在一起来看。如果按原来的低端产业来讲,它发展的产品,包括就业的容量确实有限,现在农民工的工资,总不能像过去那样十年不给人家涨工资,肯定人家不干了,我们有一些加工制造业的产品利润本来就很薄,你叫他把工资涨上去,刚才王主席讲的涨到三千块钱的一个月,他们有那么多钱吗?所以,整个都有纳入到提高帮助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来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有这样一个思路来解决包括用工荒在内的就业难的问题。

    2010-03-11 10:05:09

  • 景天魁:

    一方面,企业和政府要想办法大量地组织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另外一方面要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低端产业的企业产业升级。因为你再不升级,包括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也不妙,你非得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路上走了。所以,政府在这个时候应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是帮助他们向高端的产业发展。

    2010-03-11 10:05:35

  • 景天魁:

    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有前景的,特别是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经济跃升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吸引企业向这样一些方面去发展。我们国家的就业问题,说起来很困难,但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我们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困难,所以一方面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我们就业的空间也很大,可以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会开辟出一些很有前景、很大的就业空间,比如说刚才讲到的生产性的服务业。

    2010-03-11 10:05:47

  • 景天魁:

    我们国家还有一大块就是生活性的服务业。这个生活性的服务业,从就业容量来讲,很可能比生产性服务业还要大,特别是随着老百姓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要提升,对社区服务业、老年服务、病人看护、社区家庭医生、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的一些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方面的服务业,我估计将来会比那些制造业吸引农民工占的分量要大得多。

    2010-03-11 10:06:02

  • 景天魁:

    要引导大学生往高端产业发展,包括刚才讲的创业,要引导农民工向生活服务业发展,向这个领域进军。咱们简单算个账,我国城市有1.9亿个家庭,不用多说,就算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有服务需求,那就是1900万,这是很大的就业容量,而且还不止这些。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农民工,服务业也需要大量的高端的包括大学生,也是需要往这方面来看一看的,不要都往企业指。现在国家已经把社区工作者列入一个职业行列了,这在发达国家都是很庞大的队伍,它的容量绝不是按百万计的,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国来说,都是按千万来计的,所以都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容量。所以民工荒给我们提示的,是像中央要求的那样,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的角度,全盘考虑,包括就业在内的这些发展的问题。

    2010-03-11 10:06:30

  • 赵东胜:

    由于时间和场地的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10-03-11 10:07:03

  •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记者:

    请问景委员一个问题,刚才提到用工荒的问题,我们现在关注到一个矛盾的现象,就是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像大学生就业现在越来越困难,今年将近七百万大学生要毕业,同时技能型人才就业又是很热门的,一方面是用工荒,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您怎么样看待这个现象?是不是和我们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根本问题相关?谢谢。

    2010-03-11 10:07:23

  • 景天魁:

    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我们现在就业困难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绝对不是说我们国家的大学生多了,或者没地方发展了,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很高的发展速度,这样一个阶段,同时我们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还特别旺盛,目前我们国家就业的问题是结构性的,怎么样化解这个矛盾,需要我们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用工制度、薪酬制度发生一系列的转变。比如说我们过去基本上是高校管高校,设置专业就开课,讲完了毕业证一发,你就业去吧。

    2010-03-11 10:07:47

  • 景天魁:

    去年,我在全国政协会上提出一个“大就业”的概念,意思就是说,我们的高校可以在教育阶段,比如说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就和一些企业挂钩,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开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就业马上就能用的技能培训,把企业和教育衔接起来。另外,我们的就业部门也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要把各个部的职能,包括工会的职能、财政部的职能,各个部的职能也统一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现在就业的问题。

    2010-03-11 10:07:59

  • 景天魁:

    关键的问题是,要在毕业和就业之间搭上若干个桥梁,建立起若干个环节,现在是脱节的,大家一毕业,除了去人才市场递个表之外就没有别的招儿了,所以在制度设计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因为时间的问题,这方面的话题很多,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就业问题的出现不是一个坏事情,它是推动我们整个国家往高的层次来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动力。

    2010-03-11 10:08:10

  • 赵东胜:

    集体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0-03-11 10:08:18

  • 中国网: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网友关注!

    2010-03-11 10:08:39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lh/100311a.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3月11日9:00,在两会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

    中国网 杨爱博

  • 媒体早早到场等候

    中国网 杨爱博

  • 中国网将对此次集体采访做现场直播

    中国网 杨爱博

  • 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

    中国网 杨爱博

  •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联主席、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

    中国网 杨爱博

  •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

    中国网 杨爱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

    中国网 杨爱博

  •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总裁王健林

    中国网 杨爱博

  • 张世平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

  • 俞敏洪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

  • 美国广播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

  • 南方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

  • 王健林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

  • 景天魁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

  • 中国劳动报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