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农业部2017年举办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2017年农业部新闻办将继续加强新闻发布,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多来参加。今天发布的主题是:2017年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计划和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形势。发布人是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唐珂司长。今天的发布先请唐珂司长通报有关情况,发布会结束后市场司还将在旁边的会议室召开一个专家与媒体见面交流会,发布2017年“镰刀弯”地区种植面积调整,市场形势展望的专家咨询报告,欢迎大家到时参加。
下面欢迎唐珂先生通报有关情况。
2017-01-17 10:00:00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参加农业部今年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同时也感谢大家对农业市场与信息工作的支持。为深入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信息发布引导农民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预期,我们研究制定了《农业部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计划》。按照这个发布计划,今年我们将每季度召开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进行市场信息的权威发布,今天是第一次。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2017-01-17 10:00:45
一、2017年农业部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计划。从2017年1月起,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整合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产品,根据每种产品的信息内容和功能定位,采取中短长期、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无缝对接,持续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一是每日发布信息。主要发布内容包括“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这些信息每天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这个指数是农业部组织专家,在对已运行十余年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全面评估和调整基础上,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数据生成的,重点体现了粮油和“菜篮子”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每日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发布。
二是每周发布信息。主要发布内容包括“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这些信息会综合成《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统一对外发布。
三是每月发布信息。主要内容包括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猪等19个品种的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供需平衡表将于每月10日左右定时发布,供需形势分析月报于每月15日前定期发布。这些信息也都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统一发布。
四是每季度召开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盘点上一季度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预测下一季度市场走势,分析解读各方关注的市场热点问题。
五是每年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对上年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进行回顾,对当年和未来10年农产品市场形势进行展望。
2017-01-17 10:03:01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形势。2016年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价格由供求决定的特征更加明显,外部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进一步加大。从“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对2016年的测度和市场供需分析情况看,稻谷、小麦价格稳中有跌,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国内外联动性增强,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减少,畜禽产品进口增幅较大,蔬菜、水果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大蒜等个别品种价格涨幅较大。1月16日“200指数”为108.87,同比高2.31个点,比月初上涨2.02个点。其中,“菜篮子产品200指数”为110.05,同比高2.46个点,比月初上涨2.27个点。据我们分析,目前蔬菜在田面积稳中有增,猪肉维持紧平衡,水产品供应稳定,综合考虑节日需求拉动和天气因素影响,预计春节前主要“菜篮子”参加价格将会继续季节性上涨,春节后将季节性回落。我们预计“菜篮子”产品价格变化对CPI的影响不会超过去年同期。从农产品市场总体形势看,2017年在供给总量相对宽松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因素不足,下行空间也不大,“200指数”预计将总体平稳、小幅振荡。我们将加强市场信息分析预警工作,做好“200指数”的监测与发布,同时也提醒农业生产经营者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2017-01-17 10:05:04
三、“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品种产销调研情况。
2016年,我部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调整“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面积近3000万亩,今年还要继续调减1000万亩。调减玉米后种什么,始终是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后调结构不能靠行政推动,要更多利用市场信号和价格传导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近期组织农业部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等,针对“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品种,开展了2017年农民种植意向、流通渠道、市场需求调研和价格预测分析,形成了专家咨询报告,希望专家的意见能对基层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安排好今年生产有所帮助。今天,主持调研的专家也来了,欢迎媒体朋友在发布会后与专家交流。
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2017-01-17 10:07:34
感谢唐珂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
2017-01-17 10:08:47
刚才提到农业部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发布计划,2017年还将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权威发布,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想请问一下,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想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谢谢。
2017-01-17 10:09:31
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2017年农业工作的主线就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知道,这些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过去的数量不足到现在总量平衡、结构性的短缺,主要是中高档的供给不足,这就需要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要破解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农产品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周期性、季节性,很容易出现“多了多了、少了少了”,这么多年来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发布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这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也是我们国家农业市场化的实践经验。
2017-01-17 10:10:58
今年我们按照部党组的要求,下决心提档升级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前瞻性,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信息,尽可能帮助农民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做好生产经营决策。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创新农业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内在要求。
在以后每个季度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我们将不断地丰富完善发布内容,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我们一道共同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完善、提高、实现权威发布。谢谢。
2017-01-17 10:12:24
我们注意到,从去年7月份开始农业部发布了玉米、大豆等5个品种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请问为什么要发布这些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这些平衡表又是如何形成的?谢谢。
2017-01-17 10:13:21
感谢你的关注。正如你刚才所说,从去年7月份开始,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每个月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定时发布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和食用植物油5个大宗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平衡表发布后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包括播种面积、产量、进出口、消费等基本信息,不仅体现了过去和现在供需的情况,而且预测了未来供需的形势。简单说,就是通过一张表来告诉市场主体,某种农产品是多了还是少了。编制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主要手段和通行的做法。尤其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及全球主要国家重点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几乎成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晴雨表”。
2017-01-17 10:14:08
编制和发布这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也借鉴了国际经验和做法,在数据的会商、模型的运算等方面做了改进和创新,在每次平衡表发布之前我们都会开展两轮会商。第一轮是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开放会商,形成充分的共识。第二轮是与气象、遥感等部门的闭门会商,就关键的生产数据进行动态的调整。2017年,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发布日期已经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预告,会准时进行发布。同时我们考虑拓展品种范围,条件成熟时还将推出世界上主要农业大国重点农产品的平衡表,为全球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做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
2017-01-17 10:16:44
我们注意到,农业部对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的监测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也发布了全国农产品价格指数。我看到今天发布会提到的是“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请问为何做出这样的改变?这两个指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何区别?谢谢。
2017-01-17 10:18:18
农业部对批发市场价格的监测和发布,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从2005年正式发布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十多年来,这个指数在反映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加上新旧批发市场更迭,原有指数在样本品种、样本市场、权重设计等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不适应,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度的调整和完善。与原来的指数相比,现在的“200指数”在品种选择上更注重代表性,比如原来的指数中水产品只有五种淡水鱼和两种海水鱼,现在一下增加到49种,囊括了贝类、藻类、虾蟹等产品,更加全面反映不断丰富的水产品市场情况。目前的“200指数”选定了111个交易品种作为样本品种,除了刚才说的49个水产品外,还有32种蔬菜、11种水果、7种畜产品、7种粮食和5种食用植物油,更具有品种的代表性,权重的设计也更加精细、科学。
此外,“200指数”接入了一些运行成熟的电子结算批发市场的实时数据,采价效率更高,数据也更精准。我们考虑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将这个指数打造成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风向标,更加真实的反映市场的温度,推动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发挥市场信息在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市场消费和服务决策中的作用。谢谢。
2017-01-17 10:19:26
在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改革中,“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受到广泛关注,对农民来说,下一步应该改种什么,这个结构将怎么调,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唐司长刚刚也说到咱们是组织专家对“镰刀弯”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调研,这个调研现在有没有初步的结论?会对农民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谢谢。
2017-01-17 10:21:48
“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任务重,玉米面积调下来以后种什么,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了给“镰刀弯”地区调结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去年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涉及结构调整的20个重点品种产销形势进行了专题调研,对2017年的市场形势进行了预判。调研结果形成了书面的材料,我们已经印给在座的记者朋友。我在这里把专家的调研结论简要介绍一下,“小、杂、散、乱”是当前杂粮杂豆的种植及经营特点,2016年虽然种植收益整体有所下降,但多数品种价格同比较高。2017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减,预计杂粮杂豆总供应量增加为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调研显示,多数品种需求增长不大,专家建议农户合理安排生产,注意防范价格下跌风险。几个主要蔬菜品种,预计2017年市场将总体保持稳定。从调研结果看,除黄瓜种植意向略有下降外,其他品种都是增加的,这就使得保持价格稳定的压力加大。种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会往下跌,这是市场供需规律作用的结果。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天气、市场行情等变化,地方农业部门也要加强信息引导,推动产品均衡上市。谢谢。
2017-01-17 10:23:46
关于东北地区今年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改革措施。想请问唐司长,措施改革后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当前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形势如何?农业部又应该怎样来面对改革以后面临玉米市场下跌和农民卖粮难风险?谢谢。
2017-01-17 10:26:34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关心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粮食收储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场硬仗。2016年以来,各个部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2017-01-17 10:27:14
从东北新玉米上市的市场运行情况看,玉米收购价格回归市场,国产玉米市场竞争力提升,玉米及替代品如大麦、高粱、DDGs等进口下降较多,饲料和加工消费性恢复性发展趋势明显,一些饲料企业、加工企业过去都是开工不足,现在开工率明显提高,阶段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这些都表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定改革信心。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集中上市期东北地区运力紧张,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风险加大等。据我们监测,2017年1月份以来,东北农民玉米销售的价格基本平稳,30个水(湿粮)的玉米地头价每斤是5毛钱,比2016年年底跌了4.4%,比去年同期跌了30.5%。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展总体顺利,据国家粮食局监测,截至1月11日,东北地区累计收购玉米4879.5万吨,同比减少3657.6万吨,收购进度与2013、2014年两年基本相当,与2013、2014年两年同期平均收购量相比减少了97.1万吨。
下一步,农业部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巩固和强化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市场格局。同时统筹运力调度,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完善信贷担保政策,加强农户储粮能力建设,千方百计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卖粮难”。我们积极参与中央有关部门的协商机制,提出政策创设建议,比如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想方设法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出应有贡献。谢谢。
2017-01-17 10:28:42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7-01-17 10:35:35
图片内容:
图片大图: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网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