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我们经常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职业选择同样是如此。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职业选择,如何判断一份职业是否合适呢,我们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般来说,影响我们职业选择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
1.影响职业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成长环境:父母亲友的从业经历会影响到子女,例如有些医学世家、教育世家、商业世家等;
(2)学校的学科特色:理工农医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和他们专业特色相关职业的概率会比较大;
(3)同侪的职业影响:身边同学或朋友的选择也会影响个人的判断,例如这些年考公务员、考编制的大潮,也带动了不少同学跟风、随大流一起加入;
(4)社会需求的影响:例如近些年随着老龄化、宠物饲养、宅男宅女的增加,围绕着这些群体展开的养老、托养、外卖到家等职业也随之兴起;
(5)重大经历的影响:有些同学会因为过往生命历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而引发职业的决策,例如有人会因为某位重要的亲人过世而选择攻克医学难关,有些人因为受到军人的救助而选择入伍从戎;
2. 影响我们职业决策的自身因素:
(1)能力素质:求职者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软性能力(沟通表达、应变抗压等能力),还包括个人的生理特点,例如身高、体力耐力等,都可以直接匹配到具体的职业;
(2)性格特点:个人的性格底色有时也会对职业选择起到决定作用,例如,内向与外向的人在选择职业上就会有差别,情感丰富和过于理性的人选择职业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性格测试工具有九型人格、MBTI等;
(3)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内在对事物的优先排序,我们会根据喜好、重要性、优劣等对要处理的事情做出排序,例如:有同学的理想是帮助他人,那么他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或者进入慈善组织工作。我大学的一位同学小裴,非常乐于帮助他人,毕业后加入公益组织,薪资不高但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每次聊到工作,她都十分自豪而且眼里有光;有人将收入作为选择一项职业的首要条件,那么他就会优先选择收入高的行业和职业,我辅导过的一位同学小张,本科毕业就进入了生物医药行业担任销售工作,凭个人能力和付出可以挣出超过同龄人工资,同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比来看小裴和小张对于工作的认知不同,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都十分满意并在各自的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妨将你对一份职业的预期回报做一个清单,列出你看重哪些条件,做一个优先的排序;
(4)个人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的是兴趣可以像老师一样指引着我们跟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探索和选择,例如,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上大学的时候就对编程异常感兴趣,最终走上了IT创业的道路;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从小对科学技术痴迷,最后成为工程师,创造了特斯拉、SpaceX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探索个人职业兴趣常用的工具是霍兰德职业兴趣评测;
3.什么是合适的职业呢?
一份合适的职业既能满足外部环境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我们内心的需求;既能创造出社会价值,又能让个人得到物质与心理的满足;既能让我们的特长得到发挥,又能满足我们个人的兴趣偏好;但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区分想做和能做
很多求职的同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想做XXX工作”,但我们追问他是否具备做这份工作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所以想做和能做之间有时是存在差距的,有效区分想做和能做,明确的认知它们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做好求职准备的重要一步;
(2)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
个人的职业发展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兴趣是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被认识和发现的,并会随着我们的认知和能力的提升而发生变化,所以保持一颗不断探索的好奇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推荐书目: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小时——你的兴趣管理书》
一本可以让你发现,并有效管理兴趣的图书,让你从众多兴趣中找出真正可以坚持的,并且可能成为职业的兴趣;
《思维破局》
结合作者20年的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生涯中近1000个实际案例,从思维破局、职场投资、个人能力管理、资源活用、理性选择、行动模型等六个角度,来帮助读者进行职场上的观念更新及行动纠偏,从而更理性、系统地做出工作、职场、人生的选择,把握机遇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