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所谓“慢就业”,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中国特有。但问题在于,很多年轻人“慢就业”往往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有的是对职业期望太高、要求太多,又或者干脆是对进入社会产生畏惧感,于是一拖再拖,才拖成了“慢就业”。可以“慢就业”,不能“不就业”,一定要避免一再拖延就业。

最近几年,我们把毕业后没有直接进入职场也不打算继续深造,选择推迟就业的现象称作“慢就业”,而且这种现象呈现增长的趋势。据2023年5月国内某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发布《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2023届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人数占比从15.9%提升到了18.9%。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慢就业”现象并非中国特有,在全球其他国家同样存在,例如欧洲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有大批的年轻人处于失业和慢就业状态;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等高福利国家也出现一些年轻人延迟就业;日本、韩国由于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不匹配,加上职场竞争压力增大,也导致了毕业生毕业后延迟就业。可以说,“慢就业”是全球性的现象。

一、“慢就业”人群的分类

在我国,虽然没有非常详尽的“慢就业”人群分类统计,但根据我们和高校就业负责部门的沟通,“慢就业”人群中本科生毕业生占据多数,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同学是因为首次考研失利不甘心,希望毕业后复习半年再考一次,以圆研究生的梦想。2022年我在山西太原出差时,住在一所高校对面的酒店里,中午吃自助餐,发现有很多学生模样的孩子在餐厅吃饭,我找了一个孩子打听,是不是因为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所以来酒店吃饭?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全都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因为首次考研失利,选择全职复习考研,酒店有两个楼层被考研辅导机构改造成了宿舍,供大家在这里安心复习,考研辅导产业不光渗透到了在校生中,还渗透到了毕业生中;

第二类毕业生,首次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失利,根据《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国家统招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两年内,未缴纳社保,未从学校转出户口档案的,统一以应届生身份对待。所以很多同学希望能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将考公进行到底;

第三类同学既不考研也不考公,也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于是选择先回家待业,这些同学将这样的状态自嘲为“全职儿女”,他们在家中帮助父母收拾家务,作为回报,父母每月支付给他们不等的生活费用。

还有一类同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全职工作,而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专业技能选择了兼职工作,比如有艺术专业同学选择了艺术培训,一些传媒专业的同学选择运营自媒体等,这类同学追求的是时间自由的同时,还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赚取生活费用;

二、“慢就业”如何破?

有些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有学校和学历的偏好,而有些单位则更看重相关的工作经验,我们不能将社会上的某一类现象概括成这个社会的整体状态,因为社会是包罗万象的,而我们的选择也是可以多样化的。这节课将给不同类型的同学一些务实的建议,尝试着打破“慢就业”的枷锁:

(1)做胜率高的事情

无论考研还是考公考编,需要大家理性看待胜率。客观来看,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是二战还是三战,录取的概率都不高,并且随着参考的人数增加,竞争会更激烈,与其盲目考研考公,不如寻找胜算更大的就业机会;

(2)理性看待应届生身份

很多人认为保留两年应届生身份是一种求职优势,但我要告诉大家,与其说应届生身份是一种政策性优惠待遇,倒不如说这是社会给应届生的包容。因为在职场中,无论你从哪里毕业,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应届生=缺乏经验和专业能力,稳定性差”。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应届生身份。

(3)打破错误的等式效应

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有各种等式,举个例子:去名校=好就业、高学历=好就业、热门专业=好就业、公务员=轻松收入稳定等等。考研考公并不是真正的求职目标,他们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多数人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为了考研而考研,为了考公而考公,我曾遇到不少同学即使马上就要博士毕业却一脸迷茫地告诉我不知道想做什么。是时候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了,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你的天赋和擅长的领域到底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才是打破“慢就业”枷锁的钥匙。

(4)从建立人际联结开始

除了个人的学历、能力以及学校背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建立广泛的人际联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在于认知的差别,与其闷头闭门造车,不如主动去向外界拓展认知空间,与他人建立联结,本身也是获得心理安慰和支持的有效途径,在焦虑和抑郁发生前,让自己有更多的释放渠道,才可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总结一下,从校园走向职场,是每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完成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过往的时光很多同学是在被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在稍稍经历求职的挫折后就选择了逃避和退缩,这本身就是一种未成年心理在作祟,为自己负责,为自己承担一切选择的后果,能够并且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困境,这才是一个成年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