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6年4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2016年4月新闻发布会定于4月1日(周五)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举办,发布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清明节”期间天气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春季农业生产及森林草原防火气象服务情况等内容。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洪兰江: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气象局2016年4月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大家看到了我们播放了一个厄尔尼诺宣传片。宣传片主要介绍了厄尔尼诺被发现,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揭示了厄尔尼诺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同时也阐述了其带来严重的极端的天气气候灾害。科学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时间、范围和强度,将有助于提升人类应对气候灾难的能力,尽量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国家和政府部署调控和救灾工作提供参考。该视频目前在网上传播达到15万次,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借助你们的媒体进行传播,向社会进一步普及气象知识,促进公众理解气候事件的原理和影响,共同迎接气候带来的影响。
下面我先介绍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专家和领导: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牛若芸女士,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先生。首先我们请王志华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4月上旬天气展望。
2016-04-01 16:28:57
- 王志华: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把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3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截至3月30日,全国月平均气温5.9℃,较常年同期(4.0℃)偏高1.9℃。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华南东南部、海南偏低1~2℃。
(二)3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截至3月30日,全国月平均降水量29.0毫米,较常年同期(28.4毫米)偏多1.9%。从空间分布看,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及西部、西北地区中部局部、西南东北部、华南东部等地区降水量偏多5成至2倍,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2~8成,华北东部至黄淮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
(三)部分地区发生极端日降温及降水量极值事件
3月,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共25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分布在黑龙江及江西等地,幅度达10~15℃,其中黑龙江呼玛(16.8℃)和甘肃康县(15.3℃)降温幅度突破历史记录。全国共75站日降水量突破当月历史极大值,主要分布在江南、华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区,其中,湖北宜章(140.3毫米)及汝城(144.7毫米)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大值。
(四)华南前汛期提前16天开始
3月以来,华南地区出现3次明显降水过程,3月21日,广东省首先进入前汛期,标志华南前汛期开始,较常年偏早16天,为近7年来最早,广西、福建和海南前汛期尚未开始。
2016-04-01 16:29:35
- 王志华:
二、3月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3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3月,南方出现2次暴雨过程:8日-9日、20日-23日。其中,20日-23日的暴雨过程降水量大、强度强、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并伴有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此次过程大暴雨站数有24个,与1961年以来历年3月大暴雨总站数相比,位列第3多。有20个站日降水量突破3月历史极值,湖南宜章、汝城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值。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以上面积逾53万平方公里,其中100毫米以上面积逾25万平方公里。此次暴雨过程导致广东、江西、湖南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遭受洪水,局部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暴雨洪涝导致农田受淹,房屋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并造成人员伤亡和一定的财产损失。
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北方,较同期多年平均偏少。3月,北方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过程各1次,沙尘天气过程次数较2000-2015年同期平均值(3.9次)偏少。其中3日-4日的沙尘暴过程影响较大,新疆淖毛湖、内蒙古海都拉、二连浩特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此次过程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出行及道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晋豫陕部分地区遭受气象干旱。3月以来,山西、河南北部、陕西中部及东北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部分地区无降水,上述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同时气温偏高,导致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等地中旱以上面积达10.4万平方公里,重旱以上面积达2.1万平方公里。
3月,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预警15105条。国家级共发布预警55条,其中,寒潮预警14条、暴雨预警13条、霾预警10条、强对流预警8条、暴雪预警5条、沙尘暴预警3条、大雾预警2条。
2016-04-01 16:29:52
- 王志华:
三、3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一)3月全国大部农区光热条件好,墒情适宜,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发育以及春播开展
3月,全国大部农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4℃,日照接近常年同期,大部农田土壤墒情较好,气象条件总体对农业生产有利。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大部时段光温适宜,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发育以及春播开展。
(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出现寒潮、低温阴雨、强降水天气,影响油菜等生长发育及早稻播种育秧
7日-11日伴随着较强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和雨雪天气,日平均气温降至5℃以下,其中江淮江汉地区出现了雨转雪天气,日最低气温下降至0℃左右,局地油菜、露地蔬菜、茶树等遭受冻害。江南南部、华南东部月内降水量偏多5成至2倍,降水日数有12~20天、大雨以上日数有3~6天,并出现3~9天日平均气温≤12℃低温天气,导致早稻播种进度较常年偏慢3~5天,部分已出苗早稻长势偏弱。
(三)春播进展
截止3月底,西北春小麦、西南一季稻和春玉米、江南早稻进入播种期;华南早稻处于秧苗生长阶段,西北地区东部春小麦、四川盆地东部和华南西部春玉米已出苗。4月份全国春播将进入高峰期;预计东北一季稻和春玉米4月中下旬处于播种期;华北春玉米4月下旬进入播种期;江淮江汉一季稻4月中下旬进入播种期;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花4月上中旬进入播种期。
2016-04-01 16:33:31
- 王志华:
四、未来10天(4月2日-11日)及清明节天气趋势预报
(一)清明节天气趋势预报
清明节假期(4月2日-4日),北方大部地区有明显降温,东北和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8~10℃,局地可达12~14℃,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东部、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沙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清明节期间,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江淮、江汉、江南及华南北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黄淮中西部有小阵雨(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局地有中到大雪。
(二)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未来10天,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新疆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左右。
未来10天,东北部分地区及南方大部降水量有10~30毫米,其中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累积降水量有50~80毫米,江南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可达110~230毫米;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7成。华北大部、黄淮中东部等地降水量不足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2016-04-01 16:34:25
- 王志华:
(三)主要天气过程
4月2日-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华北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8~10℃,局地可达12~14℃,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沙尘天气,南疆盆地局地有沙尘暴。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有大暴雪。江淮、江汉、江南及华南北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5日-7日,江汉、江淮、江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9日-11日,江南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2016-04-01 16:34:38
- 王志华:
五、3月森林草原防火气象服务情况
(一)3月全国火情气象卫星监测情况
气象卫星监测发现,3月全国共有2042个火点 ,较2004年以来同期平均值偏少约8%,较2015年同期平均值偏多约67%。从区域分布来看,火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其中,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火点个数为1579个,较2004年以来同期平均值偏多约274%,较2015年同期偏多约95%,西南地区火点个数为185个,较2004年以来同期平均值偏少约67%,较2015年同期偏多约27%。
(二)3月森林草原火险气象服务
3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制作并发布《未来三天全国森林火险气象预报》产品31期,《未来一周全国森林火险气象预报》产品4期;自3月15日全国进入春季草原防火期以来,共制作并发布《未来24小时全国草原火险气象预报》15期。为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农业部草原防火办提供决策参考,并及时通过晚间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提醒公众注意用火安全。
(三)提前做好“清明节”假日期间气象保障服务
3月29日,为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制作提供了《2016年3月31日-4月6日全国森林火险气象预报》,为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制作提供了《2016年“清明节”期间全国草原火险气象预报》。
(四)甘肃省迭部达拉林场的林火扑救气象保障服务
3月2日,甘肃省甘迭部县腊子口林场和达拉林场相继发生森林火灾,于3月11日扑灭,14日正式报灭。3月2日-14日期间,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及时与国家林业局会商当天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与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首次联合发布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甘肃省气象局为林火扑救提供了现场气象服务和人工增雨作业服务。
2016-04-01 16:34:48
- 王志华:
六、关注与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4月,北方多大风、沙尘天气,气温起伏明显,天气冷暖交替,南方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将有所增多,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各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交通和生活、健康的影响。
“清明节”小假期出游,需注意关注天气变化。清明假期,北京、洛阳、杭州、彭州、莽山、桃源迎来赏花高峰期,北方大部天气晴朗,但昼夜温差大,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有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多发,公众出游赏花需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交通安全,防范地质灾害和雷电天气。清明假期正值扫墓祭奠前人之时,但北方天干物燥,需注意用火安全。
加强监视巡查力度,做好重点地区防火工作。春季全国大部林区火险等级偏高,需加强林区巡防和火源管理,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公众需防范气温起伏引发的疾病。4月,我国气温将呈现多起伏、昼夜温差加大的特点,容易引起感冒等身体不适,心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病。公众需及时添加衣物,特别是早晚要注意保暖。
北方需防范大风和沙尘天气对交通、健康的影响。4月仍是沙尘天气多发季节,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大风和沙尘天气对于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的不利影响。体弱多病者在沙尘天气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2016-04-01 16:35:18
- 王志华:
华南前汛期需防范地质灾害。华南暴雨天气增多,需加强防范暴雨、洪涝及强降雨叠加效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加强防范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4月全国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有所增多,各地需及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强对流天气给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新疆需防范融雪型洪水。随着4月气温升高,北疆地区积雪将加快融化,需加强防范降雪和气温变化引发的雪崩、局地融雪型洪灾等次生灾害。
2016-04-01 16:35:33
- 王志华:
(二)4月农业生产建议
预计4月份,东北地区大部农区降水偏多,北部气温偏低,可能出现低温春涝,不利于春耕春播工作开展。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黄淮等地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西北地区中东部、黄淮东部降水偏多,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春播;但华北南部、黄淮西北部等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农田可能出现土壤缺墒。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5~8成,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强降水天气,对夏收作物产量形成和春播不利。江南华南水热条件接近常年,对早稻播种育苗和移栽有利。
北方麦区要加强分类管理,促进冬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北方冬麦区注意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并做好条锈病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华北南部、黄淮西北部等地应注意墒情变化,适时灌溉,防御干旱不利影响。
北方春播区应适时适墒播种,东北地区要注意防御低温春涝。北方春播区应根据土壤解冻和气温回升情况适时适墒播种;东北地区需及时整地,注意防御低温春涝;华北、黄淮等降水偏少的地区应及时造墒播种,促进顺利出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应防范低温阴雨、强降水的不利影响。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需做好冬小麦、油菜水肥管理,强降水过后及时排涝降湿;及时播种一季稻、玉米和棉花等春播作物。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注意防御低温、阴雨寡照的不利影响, 加强冬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监测防治。
江南和华南加强早稻水肥管理,培育壮秧、适时移栽。江南华南要加强早稻水肥管理,注意以水调温,培育壮秧,根据秧苗生长状况适时移栽早稻,移栽后注意控制水层,促进禾苗早生快发。
2016-04-01 16:35:42
- 洪兰江:
谢谢王志华司长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我们记者提问环节。
2016-04-01 16:35:52
- 中国科学报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科学报记者,请问一下超强厄尔尼诺目前监测情况如何?对汛期有什么影响?
2016-04-01 16:36:04
- 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表明:厄尔尼诺在2014年9月开始形成,到2015年11月达到峰值(2.9℃)后,目前处于继续衰减状态。截至2016年3月28日,3月尼诺3.4区海温指数为1.7,比0.5高了1.2。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19个月,累计强度为28.6℃。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对全球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印度半岛等地频遭暴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 亚国家经历了20年来最严重旱灾,导致森林和农田大火频发;印度受到了罕见高温过程的袭扰;澳大利亚夏季遭受高温热浪 侵袭,引发森林大火;南非、埃塞俄比亚等国出现了严重干旱,导致非洲多国粮食严重减产;巴西等地出现了持续性的干旱 ,拉美多地出现了暴雨洪涝,美国东部地区许多城市圣诞节打破了同期最高气温记录。
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去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呈现“南多北少”的降 水分布特征。入秋以后,南方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特别在11月广西、湖南和江西等地出现罕见“冬汛”。去年冬季, 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创历史最多记录。
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继续衰减,于2016年5月结束,随后的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进入正常状态。大气对厄尔尼诺的响应有一个滞后性,国家气候中心会加强实时监测和滚动预测,面对灾害审慎应对和科学决策。
2016-04-01 16:36:24
- 中国气象报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气象报记者,请问今年我国沙尘天气如何?在历史上四月份沙尘天气有什么特点?
2016-04-01 16:36:40
- 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1-3月,北方出现3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过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较2000-2015年同 期平均值(5.6次)偏少2.6次。
2016年首次沙尘天气出现在2月18日,与2000-2015年平均首发时间接近(2月15日),较2015年(2月21日)偏早3天。2月 18-19日,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青海西部局地出现沙尘暴。受其影响,上述部分地区出现轻至中度污染,局地达到重度污染。
3月,北方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过程各1次。3-4日,受冷空气南下影响,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并出现4-6级偏北风,局地7-8级,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其中,新疆淖毛湖、内蒙古海都拉、二连浩特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 此过程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出行及道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历史上四月沙尘天气过程特点: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接近全年沙尘天气过程的82%,其中4月是沙尘天气过程最多的月份,约占全年沙尘天气过程总数的35%。2000-2015年,每年4月平均发生4.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 扬沙天气1.5次,沙尘暴2.4 次,强沙尘暴天气0.8次。
2016-04-01 16:36:58
- 科技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科技日报记者,之前水利部官员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谈到今年的汛期或者气象年景不太好,我想知道关于今年汛期的预测,是不是今年的气象年景会偏差?
2016-04-01 16:37:08
- 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有一个基本的结论,2016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主要是考虑到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超强厄尔尼诺的次年,像2016年这种情况,它对我国主汛期的影响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关注到,可能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情况比较严峻,但是厄尔尼诺只是一个年际尺度上的重要信号,影响到我国主汛期的气候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副热带高压系统活动或者长时间稳定等情况,另外还有来自热带海洋水汽输送的特点,所以说今年总体老说我们预估了气象年景,但从预测的角度来讲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每次厄尔尼诺的出现,对全球和我国气候的影响有共性以外,每次的特点还有不同,不是厄尔尼诺发生后气候就必然会导致某种特定的异常,所以我们气象部门也密切关注各种因素包括季风系统的活动以及来自热带也包括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变化转折等。
2016-04-01 16:37:34
- 洪兰江:
好,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光临,今天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6-04-01 16:37:43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介绍情况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牛若芸出席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现场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介绍情况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牛若芸出席发布会
中国网 张若梦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张若梦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