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关情况
活动描述
- 兹定于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介绍《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本周的国务院常务会,也就是前天的常务会研究部署了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工作,审议通过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消费品这方面的情况大家很关心、很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今天很高兴请来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并就消费品的标准和质量问题和大家作个交流。
下面先请田主任介绍情况。
2016-08-26 10:00:55
- 田世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国标准化和质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16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将于近日向社会印发。下面我就《规划》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通报。
关于《规划》的编制背景:消费品质量事关民生福祉改善,事关消费持续增长,事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以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改善民生的内在需要,是扩大内需的技术基础,是促进出口的有效途径,更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消费品质量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日用品消费受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的影响明显增大,要通过改善供给质量来激活消费需求,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消费品标准和质量的重要性,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大众对国产消费品的品质信任度和品牌认可度,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加快推进,现有消费品国家标准和已经备案的行业标准近6000项,消费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其中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等行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0%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8个百分点。但是,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按照2016年4月6日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要求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质检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起草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
2016-08-26 10:02:43
- 田世宏:
关于《规划》的目标定位:我们在起草制定《规划》中坚持了市场导向、改革创新、标准引领、质量为本、开放融合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新动能,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新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规划》以5年为周期,提出到2020年实现定性和定量两类目标。定性目标是消费品标准供给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知名消费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定量目标主要有3个:一是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二是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三是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
关于《规划》的主要任务:提出了8个主要任务,一是改革标准供给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二是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三是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内生动力。四是夯实消费品工业质量基础,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五是加强消费品品牌建设,提高中国消费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六是改善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七是创新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八是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提升进出口消费品质量。
关于《规划》的重大工程:设置了7个工程专栏。一是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工程,开展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关键指标验证,提高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二是消费品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工程,建立健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与质量提升的协同互动机制。三是消费品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工程,建立多方协作、精准服务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服务新模式。四是消费品精品培育工程,引导消费品企业建立质量品牌创新中心,提高中国消费品品牌美誉度、忠诚度,打造中国精品。五是消费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跨部门、跨行业的消费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发布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信息。六是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程,以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为目标,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七是进出口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服务优进优出,提升中国制造形象。
2016-08-26 10:05:14
- 田世宏:
关于《规划》的重点领域:紧密围绕质量问题突出、消费需求旺盛和产业发展重点的一般消费品领域,着力推动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等重点领域标准和质量提升工作。加快形成以创新助推标准制定、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升级推动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
关于《规划》的保障措施:规划制定以后怎么加以落实是最关键的,为做好落实,我们在《规划》中也提出了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加强质量人才培养、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等几个方面,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健立健全质量激励和约束制度,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工作纳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各位记者朋友,消费品标准化和质量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希望大家多关心、多支持、多宣传,为我们更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进《规划》顺利实施。我先介绍这些。
谢谢大家!
2016-08-26 10:12:40
- 主持人 胡凯红:
谢谢田主任,下面开始提问。
2016-08-26 10:15:54
- 中国日报记者:
田主任您好,本届政府三年以来一直坚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消费品的标准和质量提升方面,《规划》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
2016-08-26 10:21:11
- 田世宏: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你也提到,从本届政府以来,要坚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我们这一次在规划的制定中也按照这个精神,提出了有关政府怎么在推动企业、社会在推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方面要做的工作。在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特别是体会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怎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现在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关键。我们结合这些精神和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消费品的标准化和质量工作,针对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创新活跃、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点,我们在《规划》中侧重设计一些制度上的创新和机制上的创新,坚持“放管服”协同推进。概括了一下,有七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可以给大家通报一下。
一是加快国内外标准的接轨,建立起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现在我们特别有针对性的对我国一些主要贸易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的标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研究、借鉴国外的标准化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国外的先进技术标准的要求,来促进我们国内标准水平提升,从而在实际中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同时,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在内外销产品上实现“同线同标同质”的要求,没有内销、外销产品的区分,生产线、标准、质量都是一样的。
二是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要实施这个制度,就是要完善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企业把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愿的进行自我声明公开,对企业自我公开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同时在政府层面上,推动第三方发布企业标准的排行榜,真正树立起企业标准的领跑者,鼓励企业制定和使用先进的标准。同时,也让社会和老百姓能了解每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执行的是什么水平的标准,增加消费品质量信息的透明度和企业标准实施的透明度,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消费的需要。
三是建立了消费品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制度。这个制度建立以后,规定了除强制性标准,以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强制认证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之外的,就取消消费品生产经营中有关标准和质量的其它市场准入限制。也就是除了强制性标准,还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执行的市场准入的之外,就放开市场准入。
2016-08-26 10:27:29
- 田世宏:
四是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督抽查制度。这里面有一些比较丰富的内容,首先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实施“三随机”,也就是要“随机抽查企业、随机抽检产品、随机选择检测机构”。要推行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信息的共享和互认,各方面、各部门、各地方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信息都要公开,公开后达到共享和互认。在这个前提下,规定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的同一企业、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6个月内任何地方和部门或者机构都不能重复进行抽查,推动实现“一个标准、一次检验、结果互认、全国通行”。这个监督抽查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
五是建立检验认证结果责任追究制度。要完善检验认证机构承担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的约束机制,更好地规范检验认证的行为。
六是完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的追溯体系,强调消费维权,要推进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管理、风险防控、消费维权和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
七是在消费品领域推动实施质量技术基础的“一站式”服务工程。大家都知道,质量技术基础是国际上通行的说法,包括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它是给企业服务的最基本的国家质量技术手段。要做到一站式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要运用“互联网+”质量技术基础的模式,来深化质量技术基础这些元素之间有机融合,把这些资源都有效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链条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真正为企业、为产业聚集区或者区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集中式的精准服务。
以上是在《规划》中从政府层面提出的一些服务企业、发展推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方面的一些举措。谢谢。
2016-08-26 10:31:01
- 中央电视台记者:
企业是标准化和质量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标准化和质量主体的作用,提升企业标准化的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这个《规划》当中有哪些鼓励的措施?谢谢。
2016-08-26 10:36:14
- 田世宏:
谢谢。确实像你说的,企业是标准化和质量的主体,在提升标准化和质量工作中负有主体责任。在我们《规划》制定过程中,也着力研究了怎样引导和鼓励企业把握市场的需求,激发企业提升标准和质量的内生动力,设计了一些具体的激励性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是要加快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什么叫标准创新型企业?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的活动,能够及时转化或者应用科技成果,在某个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就是标准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能够制定先进标准和实施先进标准,以标准创新来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通过认定一批标准创新型的企业,出台一些扶持的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标准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满足市场消费需要的一些产品和服务。
二是探索建立标准创新融资征信制度。我简要介绍一下,标准融资征信是企业在贷款融资过程中,用制修订标准的行为和能力来证明这个企业创新能力、诚信信用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把这种企业标准化能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来增加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简要说就是标准融资征信。在《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标准创新融资征信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推动“标准+金融”的合作创新模式,特别是对一些轻资产、无抵押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包括创新型的科技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此给标准化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或者一种融合共生的环境。
三是《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制度。刚才我也简单介绍了,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主要还是想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要推动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导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的认真执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标准化信息的透明程度。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社会第三方的机构对这些公开的标准进行评估,规范性的制定和发布企业标准的排行榜,更好地引导消费者更多地选择标准领跑者产品,满足市场对一些消费品质量标准信息的知晓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导消费。
2016-08-26 10:41:42
- 田世宏:
四是要加强质量人才的培养。《规划》中特别重视的就是职业技术人才素质的建设。围绕质量人才培养和职业素质人才建设,《规划》中提了几方面的具体措施,比如一是要求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把工匠企业融入到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中去;要树立大国工匠的标杆,从而能够营造一种尊重技术、推崇质量的氛围。要建立和完善体现技工价值的薪酬和荣誉制度,相信这个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发扬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二是加强质量和标准化职业素质教育,多方面培养职业技术工人,在企业里也倡导开展一些有关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企业标兵等活动,鼓励企业的员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使用新的方法,目的也是要加快一些紧缺型、创新型、高素质的质量技术人才的培养。三是实施全员质量素质的提升工程,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元”制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培训力度,同时探索建立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之间对标准化质量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更多地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也满足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同时推进校企之间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这是在人才培养的第三个大的方面。四是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福利待遇,促进劳动者由普通工人向技能人才转变。通过这些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广大普通工人都有动力来学技术、学知识,成为真正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五是加大力度,引进国外有关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的专业性人才智力,加强国际人才之间的交流,真正培养一些高素质的标准化和质量人才。
五是在《规划》里还提出了有关财税金融的激励和扶持政策,规划里提出,要统筹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的方式设立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的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消费品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质量基础能力的提升、质量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真正引导社会资源向质量品牌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优标、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同时也要推动实施结构性减税,落实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打通增值税抵扣的链条,增强企业经营活力。《规划》中还明确要求,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中要纳入有关标准的技术条件和质量安全的有关要求。
应该说,对企业的这些激励引导措施非常多,我是从五个大的方面给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实际上规划内容可能更丰富一些。
2016-08-26 10:52:12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主要的消费品领域和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要达到95%以上,请问田主任,目前我国消费品领域的国际对标率如何?要达到95%的目标,将来会如何推进?谢谢。
2016-08-26 10:55:22
- 田世宏:
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现在我们国际对标率的现状,二是下一步如何推进实现这个目标。
我先介绍一下国际标准对标率的现状。近几年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推动提高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也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鼓励采用或者转化国际标准。大家都知道,随着现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品的品种种类也非常丰富、多样化,我国消费品的标准怎么能够适应这个发展,这是对标准化工作的一个考验和挑战,要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所以我们一直大力推动中国消费品标准体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对比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根据统计分析,目前我们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纺织品、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钟表、纸质品、洗涤用品等主要行业,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基本都超过了80%。这里说的国际标准主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这两大国际标准组织所制定的标准。跟他们比较,我们的转化率在刚才几个行业里超过了80%,这是一个平均值,有的可能更高,有的还低一些。
二是我们积极开展了国内外标准的比对分析,这个比对分析工作也是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的工作。从2014年10月开始,国家标准委联合有关行业部门、地方共同实施了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了首批消费品安全国内外标准的比对工作。这个比对工作侧重在12个重点消费品领域,与770多项国际或者国外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对这些技术法规标准中3800多项技术指标逐一进行了对比。因为标准主要是技术指标的一些规定,所以在标准对比的时候都要具体到每一项技术指标的对比,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过程。从这3800多技术指标对比来看,我国消费品安全标准中有3000项左右技术指标与国际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能都保持一致性,占到79%的比例。有一部分消费品的安全指标比国外略高,比如在储水式电热水器的防电墙要求、电压力锅和豆浆机这些液态加热器的安全要求、纸质品的卫生要求等方面,我们是不低于国际标准的,甚至领先国际标准。再有,比如像烟花爆竹这样的传统优势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们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我们标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2016-08-26 10:58:46
- 田世宏:
再有,我们也在推进中国企业,中国的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中去。在这里我顺便也给大家通报一下,经过国务院批准,我们在9月10号-14号还要承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在这期间国际上会有ISO的成员,大概有163个成员体的代表,将近700多位外宾都要参加这个国际会议,所以也希望在座各位媒体朋友也都可以多关注这次国际标准化界的盛会。我们也想利用这样一些方式来推动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来。
目前来看,在国际上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烟花爆竹、制鞋、钟表这些领域,我们都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这两大国际组织的10项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的主席、副主席的职务或者是秘书处、联合秘书处工作。这两大国际组织制定某一领域内的国际标准,都要成立相应行业领域内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我刚才介绍的这两大组织,它的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我们有10个承担的主席、副主席或者秘书工作,实质性的参与、甚至以我为主承担国际标准制定。同时我们在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领域,还有纺织品和制鞋这种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玩具等热点安全领域,我们也在推进有关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这都是我们主动作为的一些事情。
当然,从整体来看,对比来说我们也有一些还需要向国际上看齐,甚至要追赶他们的。比如在一些化学物质的限量安全要求方面,国外更多的都是通过一些技术法规,重点建立的是一些跨领域或者全产业链的通用技术要求,而我们可能重点还聚焦在具体产品的化学安全要求上,所以这个是我们跟国外有差异的,也是我们要追赶的。因为跨领域、全产业链的化学安全要求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实验验证,我们现在为了满足产品需要,重点还是对单个产品做得多,领域性的、产业链的还相对少一点,这是我们要追赶的。这是我们跟国际对比的状况。
2016-08-26 12:00:17
- 田世宏:
在《规划》里确定了我们跟国际上转化率要达到95%这个目标,我们感觉确实是一个挑战,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也有信心跟国际标准看齐、对标,甚至我们要参与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具体这些措施在《规划》中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工程项目,就叫“实施国内外标准接轨工程”,中国标准要跟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这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几项:
一是建立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要加强对主要贸易过程和“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之间的标准比对分析交流,从而来提升我们国家的标准水平,真正推动实施内外销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
二是加快中国标准的“走出去”,积极鼓励中国企业、中国技术专家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这些方面要提供一些支撑性的措施,来推动我们的优势产业技术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我们在推动提高国内外标准的一致性上,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标准,同时要把我们的传统领域、优势领域的标准也要向国际标准推进转化。
2016-08-26 12:02:11
- 田世宏:
三是要加快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比对的数据资源的建设。要制定一个标准需要大量的数据,各种数据,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已经形成的技术成果,所以比对的数据资源的建设非常重要。我们针对一些重点消费类产品和大宗进出口产品,要组织开展质量标准,还有与国际标准甚至出口标准的比对,就一些国内外标准的关键指标和实验方法也要进行验证,我们也正在推动标准的实验验证的一些试点工作。
四是要加快转化重要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我们要加快转化,重点是要跟主要贸易国之间实施标准互认,标准互认工作也是这次提出来做试点的一项工作,我们要跟主要贸易国之间把我们的国家标准和他们的标准进行互认。为此,可能还需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中国消费品标准要制定外文版的,便于跟国外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目前我们的标准大家看到的都是中文版,外文版的标准还比较少,尤其是多语言的外文版的中国标准还比较缺乏,我们也要加大力度来推进。
五是在一些重点领域要建设一批消费品的标准化示范区。我们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探索形成一些真正实践中的经验,树立标杆来推动我们国家消费品标准更快的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能够促进我们国内消费品标准质量的提升,推动消费品产业的发展,也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消费品的需求。我就说这些,谢谢。
2016-08-26 12:05:43
- 主持人 胡凯红:
今天吹风会到此结束。
2016-08-26 12:06:00
- 田世宏:
谢谢胡局长,也谢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欢迎大家关注我们ISO的大会,需要这方面的信息合作,我们加强联系。谢谢大家!
2016-08-26 12:07:08
图片内容: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即将开始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
-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发布会
-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关情况.jpg
-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回答记者提问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记者
- 中国网对吹风会进行现场直播
数据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28065/152_1_0101_desc.htm
图片大图: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宗超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宗超
-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
中国网 宗超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关情况.jpg
中国网 宗超
-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记者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网对吹风会进行现场直播
中国网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