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第五届“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第四分论坛在莫干山芦花荡饭店举行。论坛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治理与改革创新,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女士主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等发言嘉宾及参会代表围绕构建全球金融治理新型构架、“一带一路”战略的金融支持及风险管控、新国际贸易安排框架下的国际金融合作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展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交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徐洪才:G20框架下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首先回顾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进程,分析了现行金融治理体系的缺陷以及G20峰会对于全球金融改革的重大意义。他提出要构建“5+1”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即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和英国,再加上IMF,“5+1”要定期开会,加强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力度,及时化解各种潜在风险,有效减轻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负面溢出效应。同时,要扩大SDR的使用,完善包括SDR定值和发行方式,扩大SDR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和危机救助中的使用,扩宽SDR作为计价单位的使用范围。
二、霍建国:继续坚持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谈到美国主导的TPP及TTIP谈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重返亚太,主导全球新规则,还有抑制中国崛起。但TPP的高标准很难转化为全球统一标准,尤其发展中国家很难适应。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继续支持WTO多边贸易体制,加快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主动推动RCEP谈判进程,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稳妥推进FTAAP进程,坚决支持正在形成的新的增长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卢进勇也谈到,中国应该在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等自贸区培育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实验区。
三、朱海滨:未来三到五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怎么防范金融风险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通过信贷/GDP比率、信贷/GDP比率缺口、中国社会总债务、社会融资规模、中国债务的利息负担、债务在险比例、中国投资与信贷的效率等一些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强调了当前结构性债务问题,要摆脱和结束目前尽量以拖为主的策略,积极发展宏观债转股和债券融资,在增量和存量两个问题上同时出台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谈到,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由之路,重新审视扩张性需求政策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作用,并将推动结构性改革作为长期的政策重点。要进一步提升劳动收入占比,缩小贫富差距。要重新考虑教育与技术发展的作用,尤其是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供稿人:谭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