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兴:今年莫干山会议共收到论文100多篇

由中青年改革与创新论坛、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国合现代资本研究院、民生银行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共同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作为支持和指导单位的第五届“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新莫干山会议•2016)”将于2016年9月24日-26日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举行。

以下是文字实录:

刘建兴: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中青年代表和媒体朋友们,又是一年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又是一群高朋满座,群英荟萃的改革盛会,再一次莫干山以它博大雄厚宽容的胸怀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的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学习不同的专业,从事不同的行业,尤其我们在某些具体的观点上可能还针锋相对,但是我们共同受到莫干山的感召,我们相聚于此,共同为中国的改革,尤其是金融领域的改革献计献策,为民族国家的未来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奉献我们青春热血。

根据会务组的统计,今年莫干山会议共收到论文100多篇,参会申请400多人次,很遗憾,由于会场和接待能力的限制最终确定参加会议的45岁以下的中青年代表88人,45岁以上特邀代表34人,合计正式代表122人,在其中有女性代表20多人,还有最年轻的代表24岁,在此我谨代表论坛的主办单位中青年改革与创新论坛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在会议研讨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中青年朋友,向以贾康老师为代表的参加第一届莫干山会议的经济学前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五年前倡议发起新莫干山会议,对弘阳传承莫干山精神做出重要贡献的曹文炼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对多年来对论坛给予大力支持的莫干山管理局表示充诚挚的谢意,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师长的引领、铺垫和支持,我们这一辈中青年学者才得以相聚一堂,谱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故事。但是站在今天莫干山这个神圣的讲堂上,我想把我的思绪追溯的更遥远一点。

2500年以前,夫妻铸剑匠师莫邪和干将以他血肉之躯铸剑,莫干山因此得名。虽然是传说,但是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敢于牺牲的精神,并且世代相传,也已经融入了莫干山的一草一木,1500年以前,一位云游四方的高僧来到莫干山对这里的林泉幽壑流连忘返,这里的每一句每一声都让人体会到个体生命的微弱、渺小和短暂,但正是一个个微妙的生命连接不断地沉吟和呼唤延续着千年不断的香火,那一头连着隋唐,这一头连着我们的历史。莫干山上下都是18盘,而社会都是采取螺旋形前进的,历史是曲折的,但是历史更像是在曲折山路上展开的接力赛,或是险情不断的陡坡,或是风景怡人的平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机缘和使命,都需要接待前人递过来的接力棒,把最难的槛爬过去,32年前,不讲身份,只听思想的中青年代表相聚莫干山,提出了价格双轨制,为80年代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从此脱颖而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有的还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领导人,莫干山会议是那一代中青年树下的历史丰碑,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中青年缅怀改革的圣地,畅谈改革的讲坛和推动改革的起点。

三年前就在这个舞台上,有一位中青年不客气地请几位上一代中青年把位置让出来,特别经过媒体渲染,这似乎表达了新一代中青年的心声,一部分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作为这一代中青年当中的一员,我始终问自己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拿什么来拥抱属于我们的时代?中青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人近中年,我们有了对人生、社会、家庭更深的体悟,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充满荷尔蒙的豪言壮语,更多是默默承受和慢慢耕耘,正如前贤所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我想这是我们倡导莫干山精神应有的内容。

青春是短暂的,个人是渺小的,只有把个人放在时代潮流中才能看到意义。今天我们相聚在莫干山,或者文辞璀璨,或者雄辩如流,然而20年之后,30年之后,到底这会给历史留下什么呢?是永久消失于时空的黑洞,还是被历史的闪光灯所捕捉,当我们的孩子成为再下一代中青年之后,他们又会不会评价我们今天在这里的所言所思所感呢?在这里我不由想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讲道:“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天我作为莫干山会议的组织者,实际上是这个会议的一个服务员,但是我想跟在座的我的同龄人也喊一句——朋友们,尽情绽放你们的文采,你们的思想,你们的情怀,五千年的历史今天从莫干山的上空看着我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