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陕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戴征社
2016年以来,陕西省按照国家对综合医改试点省的要求,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提供,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按照自下而上、由点及面、先易后难的路径,扎实推进新一轮医改,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一是基础性改革基本到位。医改推进机制完善有力,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得到落实。医改制度框架全面形成,围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监管、支撑保障体系的各项配套政策已经出齐,改革进展基本符合预期,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医改之路。二是关联性改革协调推进。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工作全面推进,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城乡统一,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加快推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组建的55个医联体辐射基层医疗机构1000余家。县镇村一体化、对口帮扶、远程医疗不断拓面,分级诊疗初见成效,有1/3的县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三级医院诊疗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三是标志性改革明显突破。县级公立医院实现新旧机制转换,107个县区全部建立财政投入补偿机制,118家县级公立医院拥有用人自主权,159家县级公立医院拥有收入分配权。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按照属地化原则同步推进驻陕高等院校医院、部队医院和省直医院改革,实现全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
2017年是陕西加快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健康陕西建设的开局之年。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推进健康陕西建设为统领,以综合医改试点为抓手,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示范带动,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公立医院、基本医保、药品供应、综合监管等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加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为卫生与健康事业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是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团队化服务,2017年,全省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通过医联体+全科医生的模式推进城市三级医院门诊向社区延伸,合理分流大医院门诊患者。推广医疗集团和医联体改革模式,打造一批以医联体、医疗集团和县镇村一体化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医疗机构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探索以医疗集团等共同体为对象的医保总额预付方式改革,建立起内部上下转诊机制,合理调节患者流向,积极推动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向下转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首诊比例。今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县达到90%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
二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成立省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从今年4月1日起,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同步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巩固提升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起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突出公益性的收入分配制度。
三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稳定参保率,提高人均筹资标准和报销水平,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优化各类医保经办衔接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省内异地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强药品短缺情况监测,解决低价药、儿童用药等紧缺药品的生产供应问题。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两票制”,实现城市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采购全覆盖,全省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网上采购率达到95%以上。压缩配送企业数量,三级医院药品、医用耗材配送企业分别不超过15家;二级医院药品、医用耗材配送企业分别不超过5家、15家。确立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采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医疗集团、采购联合体、跨省采购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开展联合采购、带量采购,降低医用耗材费用,进一步挤出药品耗材中的水分。为切实保障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用药需求,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可分别使用30%、20%的非基本药物,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可及。
五是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完善医药卫生法规和标准,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创新医疗服务、药品供给、医疗保障等领域监管方式,强化全程监督,提升依法管理能力。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和院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健全医患纠纷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医闹和伤医事件,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六是统筹推进其他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实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今年培训住院医师500人、全科医师500人。加强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围绕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全面实施6种重点传染病防控策略,强化健康宣传与促进。加快市县区域信息平台、三大基础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共享健康、诊疗、检验、用药等信息,加快实现“百姓一张卡,政府一张屏”的目标。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扩大在线预约诊疗、远程会诊、远程病房等项目实施范围。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为社会办医留足空间,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加大对各地成熟医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